APP下载

河南省人民医院:打造医疗精准扶贫样本

2019-03-25白韵之

民生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脊梁强直性脊柱炎

白韵之

河南省人民医院针对需要手术的贫困患者,启动“八方援·中国梦·脊梁工程”救助项目,对贫困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救助。

21岁的李超(化名)来自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孙庄村,患强直性脊柱炎、双侧髋关节强直,导致肌肉萎缩,全身多关节疼痛。虽四处求医,但一直没有很好的疗效,李超的病情始终在加重,患病8年,只有卧床“等死”。疾病带给他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有心理上的煎熬,他无法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更无法忍受年迈的父母还要照顾他,带他奔波求医。

在驻村第一书记秦倩的帮助下,2017年7月21日,李超进行了“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近一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后,曾经常年卧床、满身压疮的李超终于可以挺起脊梁、下床行走。

让李超“脱胎换骨”迎来全新人生的是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脱贫攻坚项目——八方援·中国梦·脊梁工程。李超向该项目申请到五万元的医疗救助金,成为该项目的首批受益者之一。

脊梁畸形千人救助计划 托起人民健康的“中国梦”

脊柱侧弯畸形和强直性脊柱炎是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两大疾病,发病年龄小,致残率高,偏远地区和山区发病率更高。这类疾病除了影响患者的体形和外观之外,严重者可能影响心、肺等诸多脏器或压迫神经瘫痪,导致严重后果。高昂的治疗费用使患者和家庭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压力,多数家庭因无钱医治导致病情持续发展,继而造成因病致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

自2017年6月起,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就针对需要手术的贫困患者,启动“八方援·中国梦·脊梁工程”救助项目,结合智善公益基金、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以及河南省人民医院推出的惠民政策,对贫困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救助。

这项救助包括,开展“脊柱健康校园行”活动,对青少年免费进行脊柱侧弯筛查及科普知识巡讲;对贫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减免药物治疗费用;对于脊柱侧弯早期患者进行免费锻炼及健康指导;对评估后需要支具治疗贫困脊柱侧弯患者,免费提供矫形支具;对评估后需要手术的贫困脊柱畸形患者(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提供1万~5万元手术费用补贴。

“我在两三岁时,就被家人发现两只手胖瘦不一样,背部有明显的隆起,外观上与正常人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以及医疗不发达,没有过多的治疗。2018年,获知河南省人民医院对青少年脊柱侧弯救助的消息,积极赶来检查,后期进行手术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很感谢河南省人民医院,让我挺起脊梁做人!”患者孟浩(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讲到。

截至目前,“八方援·中国梦·脊梁工程”在河南省各县累计进行义诊50余场,现场接诊近1万人次,培训基层医生3000余人,开展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矫形手术200余台,累计慈善捐款500余万元。

2019年1月23日,“脊梁工程千人救助计划”启动仪式暨“中国梦·脊梁工程”大型免费复诊和集中康复培训活动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举行。未来3到5年内,在智善公益基金会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医疗惠民政策等社会资金的帮助下,1000名患有脊柱侧弯和强直性脊柱炎的青少年将“重塑脊梁,成为国家栋梁”。这将进一步改善贫困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现状,为国家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宏伟战略目标奉献力量。

“‘脊柱畸形千人救助计划是对前期公益行动的进一步扩展和升级,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对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该项目负责人高延征介绍。

医者仁心+完善设施 助贫困患者挺起“脊梁”

高延征,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主任、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主委,30余年矢志不渝地耕耘在脊柱外科领域。他了解脊柱畸形病人的“痛”是一种难以挺起身板的身心之痛,脊柱畸形矫形术的难度,堪称脊柱手术的“珠穆朗玛峰”,稍有不慎,就会损伤脊髓,造成瘫痪。“作为省级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生,就要做别人不敢做、不愿意做的手术,我们有责任为不好治、没地方治的病人找一条路。”

自谦“小医生”的高延征,不断攀登骨科学术与技术的巅峰。为增加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高延征及其团队发明和改良的20余件器械荣获国家专利,其中,其自行研制发明的颈椎记忆钢板(GYZ钢板)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通过国家质量标准检测应用于临床。该技术以价格低廉、操作简单、质量可靠造福广大患者,是颈椎病治疗方法的又一重大突破,填补了省内和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治愈了2万多例患者。他用1年多的时间带领团队四处奔波,足迹遍布全省50多个偏远山区,筛查义诊。目前已找到138位脊柱侧弯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为他们成功手术。他关心患者疾苦,四处募集善款,主动与共青团河南省委及4家基金会联合,开展“‘八方援·中国梦脊梁工程”专项救助行动,解决了贫困患者的部分医疗费。通过慈善基金+团队精湛的技术,捐助救助善款300余万元,让200多贫困残疾的患儿挺起脊梁,重归美好人生!

6岁的小涵(化名)来自河南南阳偏远山村,出生时就查出了严重的脊椎病。多年来四处奔走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病情也并未好转。一天天长大,小涵的身体变得“扭曲”——胸椎先天性的半椎体畸形随着身体的发育引起严重的脊柱侧弯和胸廓畸形,造成她的神经功能障碍、呼吸受限。

高延征对小涵的父亲说:“我们有数千例脊柱外科手术的丰富经验,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有信心、有能力给涵涵成功完成手术。”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小涵被推进了手术室。不久之后,手术顺利完成。回到病床上,小涵又恢复了她的笑容。

为配合“八方援·中国梦·脊梁”工程脊柱畸形救助扶贫活动的顺利开展,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还创新研发了“脊柱侧弯筛查”手机APP软件。家长或老师2分钟即可初步确定孩子有无脊柱侧弯,并上传数据,专家在后台进一步核查数据,必要时到上级医院做确定性诊断及治疗。通过对全省在校青少年学生脊柱侧弯的高效筛查监控,建立河南省在校青少年学生的脊柱侧弯筛查监控大数据库,对保障全省青少年脊柱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河南省人民医院还积极推广脊柱侧弯高效手机筛查方法和智能手机信息上报系统,建立中原地区脊柱健康数据库,长期跟踪随访;成立脊柱侧弯学校和术后康复俱乐部,通过微信平台和定期集中培训座谈,对术后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指导,帮助患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避免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或其他不良后果。

让千千万万个脊柱变形的孩子挺起脊梁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每一位青少年都可能是担负着国家未来与希望的栋梁之才。为家庭贫困的孩子提供医疗救助不仅意味着伤病的治愈,更意味着他们的人生乃至家庭可能因此發生巨变。当不再因为疾病连累家庭,他们才有可能迎来更加光明的人生,“八方援·中国梦·脊梁工程”的救助意义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青少年健康则是其中更加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关注青少年健康,进而关注青少年脊柱健康是为青少年撑开的保护伞,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要组成。

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也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高延征团队,也将以更加积极的奋斗姿态、更加饱满的工作激情,推动河南脊柱畸形、强直性脊柱炎等危难重症的救治水平,让更多脊柱变形的孩子挺起脊梁,成为国家的栋梁。

猜你喜欢

脊梁强直性脊柱炎
党是民族的脊梁
脊梁
我们的脊梁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
你的脊梁,我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