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峪关魏晋古墓彩绘砖画象征形式研究

2019-03-25吉永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3期
关键词:风俗习惯历史地位绘画艺术

吉永梅

摘 要:在甘肃嘉峪关出土了很多有名的彩绘砖画,占比重较大的是庖厨图。它是西部特色文化的代表,通过简朴的描绘手法既表现参政文献的含义,还可以将文献补充完整。分析探讨魏晋南北朝人民生活的习惯,可以对古代各个阶级的生活都有深入的了解。在考察彩绘砖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魏晋南北朝的人民对于世界的认识具有人文性。

关键词:绘画艺术;彩绘砖画;风俗习惯;历史地位;庖厨图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在绘画取材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当时最流行的图像是庖厨图像,这与当时厚葬的风俗习惯有关。特別是在甘肃嘉峪关出土的彩绘砖画,最多的就是庖厨图像,其具有丰富的内容,包含鸡、羊、牛、猪的屠宰,还有烤羊肉串、灶前烧火、制作馒头、缸中揉面等情景。因为酒泉地区管理着嘉峪关,所以文章主要论述的就是酒泉地区的彩绘砖画。

1 魏晋墓葬的彩绘砖画艺术在历史中的地位

魏晋朝的彩绘砖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既表现了艺术也传达了艺术的发展。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表达了当时经济发展、文化情况以及人文思想等,也传承了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其艺术状态融入了西北地区的简朴风俗,生动博大。魏晋时期的彩绘砖画具有多层次的表达形式,体现了当时的生活。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内容非常复杂,艺术方面更具有程序化的形式,具有完整严谨的构图,人物形象十分突出。民间艺人以自己的想法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十分别致而且独特,特别是庖厨的形象,是对于当时烧烤、揉面、屠宰、制酒、煮食等场景的真实描述。这些画像几乎都是民间艺人所创作的,具有真实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都具有一致的风格,审美形式都是一样的。从艺术来源方面看,真实地表现出了民间和贵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在文化发展中是无法避免的。嘉峪关的彩绘砖画具有非常广泛的分布,并且数量众多,这也体现出魏晋时期的民间艺人非常多。他们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以不一样的风格展示出其高超的技艺,同时也为我们保留了非常丰富的民间遗产。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传承传统的过程中,开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既有特色,又有新意。彩绘砖画博大精深、简朴、精致,有自己的系统,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完美地体现出来。

2 魏晋古墓出土的彩绘砖画主要题材是庖厨

庖厨图像的出处有很多,包括嘉峪关、高闸沟、崔嘉南湾、酒泉、丁家闸以及西沟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的牧场是非常肥沃的,在这个区域生活的农牧民们大量食肉。彩绘砖画中涉及到的庖厨图像有很多都是猪、牛、鸡、羊的宰杀等画面,还有农民的生活状态,包括酿酒、切肉、烧火等。

嘉峪关大概有100多幅庖厨题材的彩绘砖画出土。在艺术作品中有炉灶体现的彩绘砖画是3、4、5、6、7、13号,炉灶具有较大的体积,且以方体的形式呈现,还有排烟的通道和火墙。河西地区非常流行这种炉灶,现今这种炉灶还有很多农家在使用。画面表现了一位庖女跪坐在灶前,将钵放在灶上进行煮食的场景。庖女穿的是交领红衣,头发是双环发鬓,烧火棍拿在左手,灶门外喷着红色的火焰。西沟七号墓也有这样一幅画,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士梳着高高的头发,穿着长裙,左手拿着火棍在做饭,表现的景象十分生动。

嘉峪关6号墓砖画描绘的是烤羊肉串的情景,画面描绘的是一个女子手里拿着三股叉,将羊肉插在三股叉上,另外一女子跪坐在火盆前烤肉。在侧面还有很多描绘进食的图像。图片中所表达的是仆人将烤好的羊肉串交给主人。还有一幅描绘的是一位坐在榻上的男主人,手里拿着一把扇子,有一个仆人把烤好的羊肉串交给他。7号墓中描绘的是在地上并排坐的两个女子,中间隔着一张桌子,右边有一个女子手里拿着三股叉。

早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发展烹饪技术,如蒸、煮、烧、烤等。在山东出土的砖画中,有一个画面描述的就是羊肉串的烧烤场面,在肥城也发现了烧烤的画面。烤羊肉串图像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现在人们依然喜欢新疆的烤羊肉串。在品味绘画作品时,人们能够更加体会生活。嘉峪关的1号墓、3号墓以及7号墓共同拥有的砖画是女子在用缸揉面。7号墓所出土的砖画中有三幅描绘的是一个女子梳着高高的头发,穿着长裙,把衣袖挽起来,在缸中揉面的情景。

酒泉以及嘉峪关所出土的彩绘砖画中均有揉面的情景,他们揉面的方法和现在的方法几乎一致,说明河西地区农民早已将面粉作为主要食物。

用面粉制作食物的时候,大火煮食和微火烧烤是其主要方法。嘉峪关6号墓砖画描绘的是厨师蒸饼的情景,一位厨师手里拿着排杖在进行饼的制作,厨师的右边有一个女子正在包包子,左边放着蒸笼准备蒸。根据文献的描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制作的都是圆形饼,饼里面填充着肉馅,饼的上边有枣子。

3号墓、5号墓以及4号墓砖画均描绘的是一位右手拿着托盘的女子,托盘上放着圆形的食品,就像馒头一样。馒头出现的时间比较早,通常在祭祀的时候使用,开始称之为“蛮头”,在武威旱滩有一个1700余年前的馒头出土。

嘉峪关的1号墓有一块砖画描绘的是两个女子在制作胡饼的情景。在7号墓中也有砖画描绘的是制作饼的情境,一个梳着高高头发的女子穿着裙子,站在炉灶前用左手进行烤饼,右手拿已经烤好的饼。胡饼不仅是在出土的砖画中有发现,敦煌遗书也证实了胡饼的存在。

3 结语

酒泉以及嘉峪关出土了大量关于庖厨的彩绘砖画,一方面描绘的是古代王公贵族、土豪安逸享受的生活的场景,另一方面在绘画艺术中表现了我国古代农民的生产和经济发展。

就总体而言,酒泉以及嘉峪关中出土的砖画,表现的内容是不同的,而且是丰富多样的,比如厨房的储存、牲畜的屠宰以及井台的取水等,都具有一定的绘画技巧,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而且是最经济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如果分析历史背景和主题思想,其表达的是“食肉富贵”这一主题,同时也是延续、发展了这一主题。最开始在《左传》中出现了“肉食者”这个词语,之后在《史记》也出现了。“食肉富贵”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庸俗,但正好表现了古人的直接,同时与魏晋时期绘画的表现互相呼应。

文章是以文学以及考古学的理论为依据,论述具有前沿性、时代性以及地域性的彩绘砖画。此篇文章利用分析图像法深入地研究了彩绘砖画,以原材料为基础深入研究彩绘砖画的影响价值、历史问题、思想背景等,从而提出更加有效的见解,提供有力的论证以及信息,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李世刚.简论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反映的女性服饰[J].丝绸之路,2017(20):31-33.

[2]周卫华.论嘉峪关魏晋十六国墓壁画题材来源[J].艺术教育,2017(Z3):172-173.

猜你喜欢

风俗习惯历史地位绘画艺术
论彩礼问题
少数民族作文教学改进优化措施探析
后工业时代绘画艺术的身份嬗变
探索满族中的风俗习惯之——猎鹰文化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江西豫章书院的历史地位、现状与开发前景
中央苏区医学教育历史地位探析
论童年经验对张爱玲文学创作的影响
管道升画作的艺术探索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