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达玛沟

2019-03-25欧阳晖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3期

欧阳晖

摘 要:和田即古代于阗,是中国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佛教首先传入新疆和田地区,此后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并成为了新疆地区流传时间长、信仰人数多、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宗教之一。和田达玛沟地区发现了大量魏晋至唐代佛教遗迹、珍贵文物以及数量可观的佛教壁画。这些精美的佛教壁画展现了当时佛教在于阗地区流行的盛况,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于阗画派”作品流畅、紧劲的造型感和立体表现力。

关键词:达玛沟;佛教壁画;于阗画派

披着长河落日的余辉,踏上金黄瑰丽的沙山,走进宁静的达玛沟。清风偶尔拨弄芦苇群,沙沙作响,是在诉说千百年前那个悠悠岁月的繁华,还是僧人们在虔诚的诵经?寂静,肃穆,威严,华丽同时绽放!这里就是达玛沟——全世界迄今发现最小的古代佛寺遗址,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

和田即古代于阗,是我国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佛教于公元纪年前后从印度、犍陀罗等地首先传入中国新疆和田地区,此后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并成为了新疆地区流传时间长、信仰人数多、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宗教之一。古代于阗佛教香火繁盛,现代和田绿洲也保存了塔里木盆地数量最多的各类佛教建筑遗址群。其中达玛沟所在区域,在数量、规模、分布广泛、重要性等方面首屈一指,时代大致为魏晋至唐代。达玛沟遗址位于和田策勒县达玛沟乡。2000年3月,当地牧羊人在达玛沟南部托普鲁克墩挖掘红柳根柴时意外发现了佛教塑像,由此揭开了达玛沟南部区域佛寺遗址发现与考古发掘的序幕。达玛沟佛寺遗址作为佛寺建筑群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和田历史上佛寺建造发展的重要阶段。托普鲁克墩1号、2号、3号佛寺遗址,胡杨墩回字形佛殿遗址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迄今所发现佛寺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佛堂建筑形式佛寺,根据现存的佛寺建筑遗迹和壁画可以完全复原佛寺原貌。胡杨墩佛殿遗址是目前西域发现最大规模的大型回字形佛殿的代表,是于阗地区回字形佛寺发展到一个高峰的表现。

达玛沟出土了大量佛教壁画遗存,向我们展现了当时佛教在于阗地区流行的盛况,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于阗画派”作品流畅、紧劲的造型感和立体表现力。从这些壁画的绘画技法上可以看出“凹凸法”与“铁线描”的完美结合,晕染突出结构的起伏,并结合强烈的装饰性,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柔和并富有谐韵之美。这些壁画突出写实和强调明暗对比,这种艺术表现方法是于阗绘画风格的典型特点。它使主体人物形象生动,体积感强,栩栩如生,画面极具感染力。于阗画派的代表人物为“大小尉迟”。二人擅长以铁线勾勒轮廓,运用凹凸晕染法表现质感。因作品多为壁画,随着寺庙建筑的倾圮,没有真迹存世,只能从文献中“如塑”“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等记述去遥想画者运笔如神、画像“身若出壁”。

达玛沟托普鲁克墩1号佛寺遗址南墙西壁残像与出土壁画组合起来恰好是一幅完整的天王像,时代为唐代。贾应逸先生认为可能是毗沙门天王。这也是塔克拉玛干地区首次发现完整的彩绘毗沙门天王壁画像。而南墙东壁残像则是其配偶吉祥天女。从文献得知,毗沙门天王是于阗地区非常独特的一个信仰对象,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古于阗地方“王甚尧武,敬重佛法,自云‘毗沙门天之祚胤也,昔者此国,虚旷无人。毗沙门天于此栖止”。画中毗沙门天王像正面而立,头戴髻珠花冠,髻珠中央有立鸟,缯巾后垂,披帛绕臂;颈有项圈,耳佩珰;身著圆领衣缝缀绿色卷草纹边饰;足蹬黑色长靴;头侧向右,左手上举持宝棒(已残)。这幅毗沙门天王像的线条不仅爽劲有力,而且还富有动感美和装饰美。其迷人的魅力也蕴藏于流畅自如的线条之中,如其下颌部和颈部的结构线以及手部和绶带上都有一条富有弹性的盘丝细线。作者就是用这种纯粹的线条情感表达了画面所具有的生命活力,进一步丰富了观者的心理感受。

出土的众多壁画中,最具震撼力的是托普鲁克墩2号遗址出土的轮王说法图:画面高大,一身披散花纹袈裟的轮王稳坐于矮踏上,头梳髻,束冠,具头光和身光,佩项圈,黑发披肩,双目目光清澈且炯炯有神;右手置左膝,左臂屈曲,手前伸,似在说法。三身身披袈裟的人物双手合十跪于其面前,似在听其说法。轮王身后的头光为白色,身光依次为孔雀绿、褐色和赭色。整个画面线条运用高妙、精美之极,笔笔墨色如一,紧劲强硬,细腻流畅,状如屈铁,正如汉文典籍中对于阗画派风格的描述“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有气概”。如此美妙的語句可能说的就是这幅“轮王说法图”吧。

托普鲁克墩2号遗址出土了2幅菩萨头像壁画,其中一幅菩萨头部微侧,眼下视呈思维状,具头光和身光,头戴花冠,缯巾后垂,长发披肩,双目微闭,眉间有白毫,鼻梁挺拔,脸庞丰满,极具唐朝人物丰满唯美的体态特征。整个画面用笔沉着、圆润、洒脱,显示出菩萨肌肤柔软的弹性,富有抒情的成分。思维菩萨神态温暖随和,给礼佛者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

千手千眼观音壁画残片是达玛沟出土壁画中最美的一幅。虽然观音像仅存头、胸和部分手臂,然而其面相丰润慈祥,头戴花鬘冠,系宝缯,衣饰项链富丽堂皇,整体色彩温润典雅,用笔精细,线条刚柔有致。因为是千手千眼观音,正面两眼当中有一竖立的直眼,眼睛细长,眼角微微上挑,秀眉微曲,嘴唇殷红小巧。长耳垂肩,佩戴莲花耳环,耳环下面缀有成串的石榴花。头有双圈头光,内圈为孔雀绿,外圈则用朱红晕染。两手合十,从残存壁画上还可以看到左侧七个手臂,有的手掌中间有一只眼睛。其造型特点和隋唐时期的观音像非常相似。观音身前绘有一枝荷花,分出两朵:一朵含包欲放;另一朵绽开的莲蓬上坐一化佛,头向右侧,身着袈裟,结跏趺坐,具桃形背光与头光。观音左上部一手持圆形物,仅存一半,其中是用简笔勾勒出一只尖嘴大耳的动物,有解说是月亮中的兔子,也有认为那是鼠王的形象。

在达玛沟东部区域被盗遗址中出土了一批全裸或半裸的伎乐天神像,堪称最具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代表作。这些壁画中伎乐天神体态婀娜多姿,神态各异。他们有头光,发型奇异,长耳垂肩,面部特征相似,面相圆润,弯眉大眼,鼻梁挺拔,嘴唇丰厚,嘴角微微翘起,似笑非笑。健壮的四肢洋溢着无限的生机,一节节手指纤细柔软,或白或红的披帛轻盈地从两臂绕过,翩翩起舞。白色成套的臂钏、项圈、手镯和耳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裸者特意勾勒出性器。画家行笔紧密,如青云浮空,将佛教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不仅展现了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几幅伎乐天神像壁画大都以铁红色为主,人物线条刚劲不失优美,柔韧舒展,晕染手法的巧妙运用,更是极具于阗佛教绘画风格。我们知道这类晕染手法往往会因时光流逝而模糊难辨。但在这些壁画中舞伎的体肤多用此法来表现肌肤的丰满和柔软,并且用铁红色由外而内晕染来表现身体的圆润和肌肤的弹性。画师们用矿物颜料以“堆起素绢而不隐指”将晕染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这种绘画手法被于阗画师尉迟父子带入中原并对中原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达玛沟还出土了天神像壁画、坚牢地神像壁画、千佛像壁画、汉装行列供养人头像壁画、于阗供养人像壁画以及吐蕃供养人像壁画等。其中最大的千佛像和骑者壁画残块的宽度达190厘米,残存千佛4排,最多一排有18身。千佛身披红色袈裟,面向右侧,迎着右旋礼拜的信徒。千佛之下绘有一排骑马人物像,其中有6身保存比较完整。达玛沟出土壁画数量多、内容丰富、画面精美,向人们展示了晋唐时期于阗佛教艺术的辉煌。

总之,达玛沟出土壁画风格均属于历史上著名的于阗画派。以尉迟乙僧父子的绘画技法为代表的于阗画派有明显的传承性,从达玛沟佛寺遗址壁画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延伸的轨迹。于阗绘画的特点是在吸收印度、中亚等地晕染法的基础上,融合中原绘画的线条,同时加入当地元素,被命名为“于阗画派”,在我国艺术史上享有盛誉。该画派在用笔方面,以“屈铁盘丝”的线描手法独树一帜,与中原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吴道子的“兰叶描”三足鼎立,形成中国画造型用线的经典范式之一。

走进达玛沟,走近晋唐于阗佛教之辉煌,身临香烟袅袅之中,晨钟暮鼓萦绕耳畔,梵宇崇闳间,壁画细腻的线条、造像的庄严肃穆,呼之欲出。

参考文献

[1]上海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丝路梵相——新疆和田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壁画艺术展.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策勒县达玛沟3号佛寺建筑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12(10).

[3]巫新华.中国的早期“东亚佛教建筑”——达玛沟佛寺遗址研究与相关历史文化概说[J].科技导报,2012(31).

[4]中华书局编辑部.二十四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樊再轩,薛止昆,唐伟,等.新疆和田达玛沟遗址出土壁画修复试验报告[J].敦煌研究,2013(1).

[6]贾应逸,阿布都卡德尔·吐尔逊.于阗[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