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体育运动服务平台开发的分析
2019-03-25章浩宇王俊
章浩宇 王俊
[摘要]本文以“一川”运动管理网络平台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为研究内容提供理论依据。参照多家国内建设比较好的体育类平台,如健康猫、KEEP、中国网球协会等App,经过对他们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设计“一川”运动管理网络平台架构,分析该服务平台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在运用所学体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大数据信息系统与网络开发技术,以网站功能开发为主要目标,构建体育公共服务网络平台。通过走访相关专业人士,根据他们提出的建议对平台建设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
[关键词]“互联网+”体育;运动服务;平台开发
引言
随着“全民体育”战略的提出与发展,近年来我国体育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一系列的体育运动管理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国内大多数体育运动管理服务平台的各方面发展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在通过对国内当前发展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儿个平台的分析和研究后,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在本文的平台开发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完善,从而开发出“一川”运动管理网络平台。
一、平台的功能
(一)用户使用功能
“一川”运动管理网络平台模式为“线上运动视频教学十线下健身专人指导,线上运动赛事信息与票源服务十线下运动赛事辅助与承办以及运用大数据升级用户体验+020模式下线上线下运动产品的销售”,同时在此基础上提供运动类专业人力资源信息交流平台。其中,健身运动和运动教学与指导集大数据、App、虚拟现实、全系摄影技术于一体,将运动赛事机构、健身场所、运动技术服务、信息交流等整合在一起,满足大众对于健身运动、赛事服务、运动教学与指导等多方面的运动需求,帮助用户记录运动健身数据,向大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平台构架思路如图1所示)。
(二)管理员使用功能
平台管理员主要负责通过平台后台,对平台进行维护和对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管理。在平台的后台,管理员登录后,主要的权限是对个别信息进行查找、对平台运动情况进行查看、对相关新闻进行编辑添加或删除各个模块的相关信息、对用户的相关权限申请进行设置。在平台的日常运行中,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是平台日常管理的执行者。(管理员职能分析如图2所示)。
(三)各模块功能
1.健身運动
健身运动是“一川”运动管理网络平台的重点部分,是以提供健身服务为主体,结合当前各个同类型网络平台的优势部分进行组合,实现用户从健身指导、私教服务、会所选择、结合大数据分析得到的个人训练计划以及后期开发加入的VR虚拟现实教学。
用户通过注册登录后,如有健身运动需求,点击进入该模块,通过地图功能定位用户所在位置,根据就近原则为用户推荐不同距离的健身会所供用户选择。同时,用户也可以选择其他地方的健身会所。在用户确定好要选择的健身会所后,点击进入该会所,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以及可以卜课的时间。如用户选择私教服务,可以通过网上谈单、线下教学,也可以通过协商在私教教练授课时间内选择其他教学训练地点。鉴于不同用户个人体质不同,在用户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并结合用户的健身需求,推荐适合该用户的运动类型、强度、训练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和饮食推荐。
2.运动训练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国内各项运动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在运动项目出现的同时,人们对于自我运动的专业性需求也在逐步提高。
在该模块中,旨在为用户提供常见运动项目的学习,结合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点,在为用户提供相关视频教学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与健身运动私教同样的线下教学服务。注册登录后,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学习相关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后期平台还会通过有偿提供的方式,在线上提供运动项目的vR教学,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技术动作。
3.赛事培训
该模块主要以商业合作和体育运动指导员培训为主。商业合作方面,通过与地方运动协会合作,为其协会提供专业运动赛事承办服务,包括赛事组织和赛事票务服务等。
4.体育新闻
作为专业的体育运动管理平台,在“一川”运动管理网络平台中添加新闻模块是平台发展应具有的基本功能。该模块主要为时事热点、体育新闻的报道以及相关运动产业的走向,平台用户也可以通过投稿,在平台审核后发表,并给予投稿通过的用户相应稿酬。
5.老年服务
在平台后期的发展中,将逐渐把老年运动服务作为社会公益福利,主要为孤寡老人以及老年公寓的老人提供免费的身体监测、老年运动项目教学、老年人集体运动组织等,并且结合腕带式智能终端,对老年人身体进行实时监测。例如,当佩戴腕带式终端的老人心率短时间内出现心跳过速甚至是停止,当腕带式智能终端将监测信息反馈到平台,平台立即自动定位设备所在位置,并且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急救中心进行急救报警。
6.留言反馈
作为一个互联网平台,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会有许多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的用户体验问题,这就使得平台的留言反馈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用户通过注册登录,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平台间题,可以直接在该模块中留言,管理员通过用户的留言反馈对平台实施更新维护。
二、国内其他体育运动管理网络平台对比分析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主要技术支撑的互联网产业,在逐步深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互联网的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的体育运动服务平台最早开始于2007年在江苏无锡上线的“运动网”,其后逐渐卜线了“上海公共体育服务平台”以及近年来上线的“健康猫”“KEEP”等一系列体育运动管理网络平台。下面对上述各个平台与“一川”运动管理网络平台进行对比分析。
(一)运动网
“运动网”于2007年在江苏无锡正式上线,这是一个由当地自行车队自愿建的,最初属于一个自行车网站。经过不断发展,随着成员的逐渐增多,网站用户对于运动项目种类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进而在原有的自行车网站的基础上拓展了户球类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和户外运动如登山、徒步、自驾游、摄影等。随着平台的服务项目变化,平台名称从“无锡运动网”到最终被确定为“运动网”。但由于该平台由体育运动爱好者组建,并非注册企业性质,其发展主要依赖于对各项运动痴迷的爱好者以及其中经济条件富裕的成员为平台提供运营资金。运动网主要是以发布和组织参加体育活动为主,个别用户在平台上发布主题体育运动项目,其他用户通过点击填写报名信息参加活动。
该平台用户登录后可以通过添加活动名称、活动类型、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时间以及活动人数来发布相关项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喜好的项目、活动地点对活动进行检索。但由于该平台是主要以发布活动信息为主,功能过于单一,其性质接近于论坛。
(二)上海体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市教育体育局所有的“上海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是以政府机构为管理者的体育运动服务平台,通过对市和区(县)以及街道三级单位的体育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后,以为上海市市民提供一体化的体育运动服务为宗旨,规范上海市体育服务资源。该平台包含了对于上海市全市范围内的公益及非公益场馆、社区文化体育中心或运动场、体质监测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点、运动场馆开放型学校、公共性游泳馆等上万个信息点。为上海市民提供了详尽的体育活动,使得市民可以了解更多的体育运动知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票务服务以及场馆服务。
作为一个以政府机构为组织形式的体育运动服务平台,该平台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但在个别板块的更新方面缺乏时效性,仍然有待提高和发展。
(三)“健康猫”App
在高就业压力的社会现状面前,将体育人才就业与互联网融合在.起,通过平台将各方体育资源整合到起,将体育产业细分出电商体育产业,市场的需要造就了健康猫的出现。
从该平台开发健康生活馆、参与体育赛事、进军体育电商、开展武术进校园、整合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等方面,通过分析出的健康猫的发展战略來看,健康猫正在面临着来自网络信息大数据、同行其他企业竞争以及私教个人的诚信等问题。
(四)“KEEP”App
“KEEP”作为一款具有快捷、搞笑、灵活等特点的几乎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等限制的健身类App,满足了大众对于随时随地能享受服务的需要。在全民健身的理念之下,为满足人们更加实用化和个性化的需要,为用户提供了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健身计划,并且用户可以根据其喜好自由添加和组合建设内容。Keep满足了在健身过程中人们社交的要求,但从平台长远发展和人们对于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发展来看,Keep板块内容的丰富程度、社交功能的强化程度以及盈利的多元化开发方面都有待发展和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本研究根据对运动场馆的调研信息,通过对国内知名体育运动服务平台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对比其优势部分与不足之处后,结合“互联网+”背景下体育行业发展,使本平台在开发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开发构建出了“一川”运动管理网络平台。
第二,在分析中发现,国内的体育运动服务平台很少有周边场地信息、大数据分析、夕阳服务。通过将场馆健身运动、运动培训、赛事培训、体育新闻、老年服务、大数据等功能引入平台,作为体育运动信息服务平台模块功能开发的创新点。
第三,本文中所开发的运动平台是在对以上平台的分析中进行完善,开发出了一个各方面功能更加全面的体育运动服务平台。
(二)建议
1.资源整合,加强联系
对多方资源进行整合联系,加强各方资源的流通与分享,实现多方面互惠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2.开展线下
活动加强开展各项运动项目的线下公益性活动,以推进各项运动项目的发展,拓宽平台运营范围和延伸深度。
3.加强开发深度
提高关于网络技术运用开发的研究深度,以提高用户体验服务为宗旨,及时对平台服务功能进行升级改进,保持平台在市场的持续保有性。
4.推进后续更新
加快推进现有功能的完善和后续功能的开发,早日实现平台的商业化运用。
参考文献:
[1]刘亮.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溯源与再认识[J].体育学刊,2011(03):34-40.
[2]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 C2):97-101.
[3]魏来.中国公共体育服务产品供给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4]范冬云.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02):6-8+12.
[5]刘峥.体育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的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6]宋年春,张清华.“互联网+”健身休闲产业视域下健康猫App的发展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03):42-46.
[7]张涛.城市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
[8]李倩.“互联网+”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2):144-145
[9]王法贵.面向个性化需求的体育信息服务平台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