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教育文化生态的“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办学与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2019-03-25张亚斌韩瑞婷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服务业京津冀协同

张亚斌 韩瑞婷

摘 要:北京开放大学、天津与河北两所广播电视大学当根据地域教育文化生态,建设一个覆盖全区域的,具有一体化、互补性、联动式、高效能等文化特征的“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办学体系。一是围绕“一体地域发展文化目标”,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具有兼容性、互动性的京津冀远程教育合作办学体系;二是围绕“六层地域优势文化媒介”,建设具有分层性、融合性的京津冀全要素远程教育媒介公共平台支持体系;三是围绕“八类地域产业文化布局”,建设具有统筹性、协同性的京津冀远程教育联动运行体系;四是围绕“一元地域服务文化主轴”,建设具有便捷性、高效性的京津冀远程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

关键词:地域教育文化生态;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办学与服务体系

京津冀历史上同属于燕赵地域文化生态圈,但随着北京首都文化、天津海港文化的繁荣,其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内涵逐渐向分工不同、方向分化发展,并最终发展成为三个独立文化单元。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在一体化协同发展中,依然保留了各自特征。北京、天津充满现代城市文化活力,而河北,农业文化的主体特性没有改变,成为京津两地产业的疏解地。由是,京津冀远程教育一体化如何“破题”?关键在于突破因行政性壁垒而导致的地域文化保守倾向,对区域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体系重构和机构重组,以改变区域远程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机构设置未优化、教学力量非对称、教育机遇不公平、教育服务不均等、教学效果不一致、教育质量难守恒等社会文化现象。因为毕竟此问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和支撑性作用,关系到三地远程教育的发展能否“服从人、自然和社会组成的整个生态系统的浑然一体的和谐关系”[1]。由是,三地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只有创新教育合作模式,改变各自为政的远程教育发展状态,建构出一个具有活力的区域远程教育组织体系,才能找到一个适合区域远程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长效体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模式。

据此,我们认为,“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办学合作与协同发展体系的构建,当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

围绕“一体地域发展文化目标”,建设具有兼容性、互动性的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合作办学体系

建设这样一项极为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三地开放大学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体制创新。以一体化办学体制创革为路线图、以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为出发点、以一体化建章立制变革为突破口,对涉及三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远程教育主体的办学制度创新问题,要通过优化区域资源布局来推动解决。为此,三地应推动建设一个由中央政府,即国务院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协调教育部和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参加的,由开放大学实施的三地远程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领导机构,即一体化的决策、协调与执行三级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形成京津冀远程教育的一体化协同发展体系和共享机制。其模式有三:一是整合三地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建一所区域开放大学—京津冀开放大学,或叫京畿开放大学,作为独立办学实体,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条块结合、体系运作、分工协作”原则,进行一体化办学。二是建一个区域远程教育事业发展共同体—京津冀远程教育共同体,可参照英联邦学习共同体组织架构和运作方法,通过缴纳会费或本金入股方法,统筹策划远程教育专业、课程、教学项目,以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项目,然后由三所开放大学分别实施完成。三是建一个由三地開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建立的远程教育联盟—京津冀开放大学联盟,开展由三地开放大学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制定操作标准、联合组织实施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项目,再通过区域合作招生办学,实现共赢。

第二,体系变革。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宗旨、以专业设置为规则、以课程开发为途经、以资源共享为职责、以支持服务为使命。由于开放大学是一所面向广大社会成员开放的大学,所以,其必须以满足所有人的社会学习需求为最高办学目标。由是,三地远程教育办学体系的架构,应打破现有开放大学独立办学的行政体制分工,整合办学资源,形成“挖掘服务社会潜能,增强创新体制动能,优化专业设置职能,提升课程开发技能,活化技术支持智能,提高培养人才效能”的“六能”体系办学功能,以及“机构宽容、办学扩容、平台兼容、教学相容、资源增容、服务互容”的“六容”体系办学格局和“政策沟通、网络联通、信息汇通、师生相通、交流畅通、模式融通”的“六通”体系运行机制,形成“分级推动,分步推进;分类合作,分段运作;分工协作,分地工作”的体系工作程序,稳妥、扎实推动区域远程开放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探索出一条适用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背景下、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协同发展道路。

围绕“六层地域优势文化媒介”,建设具有分层性、融合性的京津冀区域全要素远程教育媒介公共平台支持体系

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和书刊、手机、可视穿戴等自媒体媒介,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式的远程教育媒介体系,为学习者提供强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但传统的书刊、电影、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媒介用得越来越少,而手机和可视穿戴等远程教育媒介应用却逐渐普遍。然不管形势如何变化,这些媒体都为三地开放大学发展一体化的远程教育模式提供了强大的媒体技术支撑。

第一,广播电视远程教育方面。按照《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协同发展项目合作推进协议》,三地开放大学应在打造东丽印刷工业园区,北辰国家新闻出版装备产业园区,廊坊国家印装产业园区,滨海新区包装装潢印装集聚区,武清出版物仓储物流集散地,亦庄、涿州、滨海新区广播影视集聚区,保定涿州影视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具有分层性、融合性的京津冀全要素远程教育媒介公共平台支持体系和区域台、网协调机制,建设一体化广播影视资源共享平台,有计划、分阶段推进有线电视频道相互进入和互通互联,为三地建设一体化的远程教育直播课堂提供契机,探索三地院线资本联合、跨区经营、公司化统一运营的策略,实现系统对接、信号落地和同步播出,为三地统一品牌、统一内容、统一界面创造条件,也为三地开放大学创设广播电视教育学院、广播电视课堂,利用有线电视存储、回放功能,建构反转课堂,提供契机。

第二,网络远程教育方面。按照国家《“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利用先进的守信物流行业和快捷的仓储、运输、配送的物流体系,建构一体化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基于互联网物流新技术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将智慧物流信息捕捉技术、推送技术、处理技术、分析技术、预测技术等优势引入远程教育领域,促进教育数据流流动,推动开放大学消除与学习者之间的知识信息不对称和时空屏障,形成以云、网、端为骨架的“互联网+信息流”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模式,通过移动学习终端,使学习者利用大数据实现匹配精准、路线优化的远程学习。

第三,新媒体远程教育协同发展方面。建设三地开放大学新媒体学院和新媒体课堂。利用歌华有线持续推进新媒体发展计划,在打造符合三地实际情况的“广电+互联网”融合产品优势,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推出智能手机平台,为发展移动学习需要的高清网络电视、网络交互电视创造条件,推动互联网电视新媒体与各大互联网电视牌照方对接。利用手机电视新媒体在各省市落地,建设三地远程教育智慧学习网和基于“有线+无线”的区域广播电视发展模式,推进视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入区域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同时,利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与国家开放大学、网龙公司发起成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虚拟现实教育联盟”的机会,在其搭建的VR教育课程共建共享平台上,实现联盟与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平台连接,利用其VR课程建设、学分认证、实训基地和平台技术等标准,为各院校之间提供更为标准、形象、生动与活泼的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和学分互认服务。

围绕“八类地域产业文化布局”,建设具有统筹性、协同性的京津冀区域远程教育联动运行体系

《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指出,本地区将建“一个中心”,即科技创新中心;五区,即中关村、滨海新区、曹妃甸区、沧州沿海地区、张家口—承德地区;五带,即京津走廊高新技术及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沿海临港产业带、沿京广线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沿京九线特色轻纺产业带、沿张承线绿色生态产业带;五链,即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终端、大数据和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链;若干特色基地,包括节能环保、医药、家具、食品、皮革等行业区域品牌基地等。按此要求,天津与河北承接由北京转移来的八大产业,包括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体育休闲。据此,三地开放大学应构建契合区域产业布局的八大行业远程教育学院以及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在有关产业园区建立学习中心,形成一个具有统筹性、协同性的区域远程教育联动体制。

第一,在北京开放大学建立京津冀产业创新学院。发挥北京的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作用,突出远程教育的高端化、积聚化、融合化、低碳化产业服务功能,推动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向周边地区转移。落实《<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按“转领域、转空间、转动力”要求,选择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和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专业发展方向,建设一个能适应本市产业生态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以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事业的产业附加值。按照“服务一行主导产业,实施一个专业项目”原则,构建一个适应新型产业生态系统的,具有产业发展话语权、产业人才培养主导权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以最大限度發挥首都创新资源密集、顶尖人才聚集、科研院所机构富集的优势,把远程教育和产业新理念、新创意、新业态、新文化的孵化、发展、壮大、繁荣潜能都释放出来,形成“北京创造”优势文化品牌,把北京开放大学打造成区域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

第二,在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京津冀产业发展学院。《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15—2020年)》和《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决定,打造高端产业集群,优化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融、航运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成技术领先、配套完备、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发展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业态、新模式的原创地和策源地,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通道、资源要素的重要枢纽,加快构建津郊城镇集群,将规划保留的70%以上的村庄变为整洁优美、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社会和谐的文明生态村。据此,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应致力于建设具有高端性、包容性、集群性的远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远程教育教学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培养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第三,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建立京津冀产业服务学院。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由各个落入地承接平台构成的终端远程教育学院,形成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立体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其中,突出“一核”,即核心功能服务区,建立雄安远程教育学院,重点发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相关产业的专业。围绕“双城”,即北京和天津服务功能区,建立京津冀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学院,培养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三轴”,围绕京津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京唐秦发展轴,建立京津冀城市远程教育学院,为区域城镇化培养人才。深入“四区”,围绕西部、北部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区,建立京津冀生态建设学院,培养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围绕中部优化调整区,设立京津冀文化产业学院,设置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等专业;围绕南部制造业与耕作业核心区,建设京津冀现代农业学院,为其培养现代工业生产、现代农业生产和现代农副产品加工、储藏、运输方面的人才;围绕东部滨海临港产业发展区,设置京津冀滨海学院,培养港口建设、管理、运输和商品贸易方面的人才。依托“多节点”,在河北11个市区的重点承接平台,建设远程学习中心,形成远程教育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的发展态势,建构出一个能够满足承接项目有序实施、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战略性产业布局建设的区域远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过程中,三地开放大学要按照“市场主导、灵活布局、设置专业、体系教学;政府引导、资源互惠、功能互补、融合互动”的原则,理顺产业与办学的互动文化关系,事业与产业发展的互动链条衔接,打造出立足市域、面向全域、辐射区域优势产业聚集区的、上下游产业合理分布的远程教育协同发展联动机制。通过优化与产业布局相匹配的远程教育态势,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向深度进军。

围绕“一元地域服务文化主轴”,建设具有便捷性、高效性的京津冀区域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

作为一个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对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发展协同,形成环首都优势服务产业集群,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北京生活性服务业的兴起,为区域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带来更大发展空间。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京津冀打造远程教育服务开放窗口,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提供了契机。《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和《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要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的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支持有关企业和示范街区建设参与到京津冀合作项目。为此,京津冀开放大学当建立以服务业为主导的远程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拓展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相符合的远程教育新路径;在三地服务外包企业分支机构设立远程教学中心;探索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远距离学习支持服务模式;依托与服务业发展特点相匹配的服务贸易便利化机制,逐渐形成与市场主体行为规范相一致的远程教育服务业监管体系,助力管理型社会向服务性社会转型。

第二,天津贸易服务业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现代服务业开放。根据《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城市服务业发展战略:一是构建“两区一轴、多点支撑”的现代服务业空间格局,“两区”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一轴”为沿海河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带;“多点支撑”,即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区域。二是打造一批大宗商品交易所和交割库等物流平台,做大做强现代金融、研发设计、信息咨询、电子商务、对外贸易、服务外包等产业,推动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三是引进各类企业总部及功能性机构,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交通枢纽商圈和城市综合体,培育发展网络营销、体验消费等新兴业态;规划建设一批创意产业园区,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强市、北方创意之都。四是培育发展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实施智慧城市示范应用工程,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示范基地。五是促进郊区县特色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乡村文化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服务业。三地开放大学应围绕这些方面,建构区域一体化远程教育体系,培育知名服务品牌,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提高全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

第三,河北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区域服务业升级转型。《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决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由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现代物流业、内贸流通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其发展空间布局主要在于:强化“一极”,把石家庄打造成为贸易便利、业态高端、功能完善、服务京津、辐射全国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现代金融服务基地,文化旅游基地,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示范基地;打造“一环”,即环首都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打造商贸物流基地、金融服务基地、大数据产业基地、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基地、环首都休闲度假基地、健康养老基地、滑雪健身基地等,形成全省服务业发展高地;隆起“一带”,即沿海现代服务业隆起带,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大宗原材料物流基地和交易中心、国际重要的医疗健康休闲旅游目的地、滨海旅游胜地、新兴高等级职业教育基地;提升“一区”,即冀中南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区,打造京津冀安全食品和优质农产品加工配送基地、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城市服务业改造提升示范基地。全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培育壮大现代金融、旅游、文化三大支柱产业,着力拓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三大新兴领域,完善提升健康养老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家庭服务三大民生服务,以及相关领域的重大工程和项目等。其目标是发展“互联网+”服务业,推进服务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而这也为三地开放大学构建一体化的区域远程教育服务生态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此,京津冀三地开放大学应当围绕服务业这个“一元地域服务文化主轴”,建立京津冀服务学院,统筹区域学习中心的连锁经营和企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从而构建出具有便捷性、高效性的“京津冀”一体化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推动三地实现《“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0年,通过打造创新型外包服务平台和营商生态环境,建构与IT服务协同发展相一致的人才培养服务机制,使区域服务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三地开放大学以“一体化的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服务培训空间+企业人才培养基地+互联互通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远程教育综合体系为基础,将远程教育链、平台链、教学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产业链紧密融合,形成开放大学远程教育服务创新、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

结语

随着三地产业分工格局初步形成,京津冀远程教育体系办学优势日趋明显。北京聚集了大量的高新科技产业、金融产业和文化产业,变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研发高地,这为北京开放大学建设相关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科技优势和文化特色专业,建设相关行业学院,提供了保障。天津运输业、外贸业十分发达,有大量企业在此登陆、扎根,有利于建设产业服务基地,也为建设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物流优势和服务特色专业创造了条件。河北因为主要使命是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重点发展制造业和绿色农业,为产业汇集洼地。所以,当打造远程教育协同发展的技能优势和职业特色专业。三地开放大学应围绕这样的地域产业文化布局,进行深化合作,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远程教育分工协作办学体系,将北京开放大学建设成“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办学体系的创新研发基地,将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建成“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办学体系的资源配送基地,将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建成“京津冀”一体化远程教育协同发展办学体系的教学实践基地,力争通过资源整合、办学融合,建设出一个覆盖全区的,具有一体化、互補性、联动式、高效能等文化特征的京津冀远程教育办学体系。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京津冀远程教育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JYB022)之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寿朋,杨立新.生态文化建设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13.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2—16.

(作者单位:北京开放大学)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服务业京津冀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