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嫁接试验探索
2019-03-25王国华周家宝刘发志
王国华 周家宝 刘发志
摘 要:为提高冬瓜嫁接技术进行了相关试验,在试验环节发现,通过采用插接法来嫁接冬瓜,不仅顺利完成了冬瓜嫁接试验,还有效提升了冬瓜产量。本文首先分析冬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然后分析冬瓜嫁接试验,以此来促进冬瓜的健康生长,为冬瓜嫁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冬瓜嫁接;试验研究;生长环境
中图分类号:S64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为提高冬瓜产量,及时研究冬瓜嫁接技术,利用冬瓜嫁接技术来进行育苗,有效防治虫害,促进冬瓜产量的不断提升。在嫁接育苗中,不需要从土壤中汲取营养,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病害从根部产生污染,及时切断了病害污染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冬瓜的抗旱能力,根据广东省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特点来进行冬瓜嫁接试验,便于积极掌握广东省地区冬瓜的嫁接育苗技术[1]。嫁接砧木的选择是由冬瓜品种来决定的,砧板选用冬瓜,保证冬瓜的品种具有抗逆性、抗旱性等优势,依据试验结果来选用合适的砧木品种,促进了冬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
1 冬瓜栽培的相关分析
黑皮冬瓜是冬瓜中的一种,因为皮色为墨绿色而得名,产于中国,属于攀缘性草本植物。每100g果实含95~98g水分,含有碳水化合物1.4~2.4g,另外含维生素C 8~18mg。根系吸收能力强,茎分枝力强,茎蔓非常繁茂,因此在实际栽培中需要及时打杈、摘心,有效避免冬瓜过度生长,积极采用压蔓的方式来促进冬瓜的健康生长,同时有效扩大冬瓜的生长空间[2]。在冬瓜栽培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地冬瓜、棚冬瓜、架冬瓜,地冬瓜的主要优势的:成本较少,对栽培技术的要求不高,但是也存在缺点:畸形的概率高、果皮经常受到地区自然环境影响,因此果皮易破损,不能长时间贮存;棚冬瓜有高棚和矮棚之分,矮棚一般高约70cm,高棚高度约为200cm,棚宽约300cm,根据具体情况来选用合适的棚。
2 冬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2.1 对温度的要求
冬瓜属于喜温型蔬菜,在广东这个较高温度的环境下长势良好,发育很好。实践中发现,冬瓜发芽的最佳温度为30℃,因此目前广东省地区的冬瓜产量很高,并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幼苗在15℃的环境下发芽较慢,容易导致幼苗被冻死。在25℃的环境中,幼苗发育迅速,但是还是会受到感染病的危害,调查发现,冬瓜蔓叶和开花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3]。
2.2 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冬瓜栽培中要求光照充足,如果光照不够,就会影响冬瓜的正常生长和开花,播种后温度多在15℃左右,日照约为12h,通常情况下,保证栽培期间冬瓜的光照时间最少为10h,连续阴雨天会影响冬瓜茎叶生长,不利于冬瓜开花,因此冬瓜蔓叶生长以及授粉座果时的环境温度必须在25℃左右的晴朗天气才可以,更好满足了冬瓜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2.3 对土壤养分的需求
冬瓜的健康生长与土壤养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据相关统计,每5000kg的冬瓜需要15kg左右氮肥,13kg磷肥,15kg钾肥。幼苗期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量较少,而到了开花期和果实发育期,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量大幅度增加。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增加一定的有机肥料,从而促进冬瓜的健康生长,提高冬瓜产量,有效增强冬瓜果实的耐贮性和品质。
3 冬瓜嫁接试验探索
3.1 嫁接育苗
3.1.1 处理种子
黑皮冬瓜是广东地区冬瓜的一种,黑皮瓜种子具有休眠性,所以进行黑皮冬瓜种子采集的时候,一定要清楚种子的来源,然后再进行发芽试验,有效提升发芽率。在播种之前先晾晒种子,同时将小粒种子及时剔除掉,保证嫁接育苗有良好的商品率和成苗率。进行浸种处理,将种子使用清水进行12~24h的浸泡,然后对其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比如将冬瓜种子放在浓度为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中进行浸种,同时配合72%的霜霉威水剂60倍液,将其浸泡2~4h,然后将种子取出并放置在50℃的水中进行10~15min左右搅拌,等到水温自然冷却后取出种子,并洗干净,最后将其放在30~35℃的环境中催芽,保证了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
3.1.2 播种
根据冬瓜苗的生长状况来确定播种时间,待天气晴朗,白天气温达到18℃以上,苗木全部破土,同时2片叶子伸展时,就可以开始进行催芽。采用基质穴盘进行冬瓜育苗,使用苗床进行育苗,在播种之后,使用50%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霜霉威水剂500倍液、苗菌敌+代森锰锌600倍液将苗木的根部湿透。及时防治苗期虫害,并及时使用地膜进行覆盖,认真做好保湿工作,待冬瓜苗长到第一片真叶半张并开至一叶时,此时就是嫁接育苗的最佳时期,等到冬瓜苗叶子颜色转绿,同时胚轴伸直时,可以顺利的进行嫁接操作。例如在实际的嫁接过程中采用顶插接法来进行嫁接操作,同时要注意,在嫁接前的1~2d,使用杀菌剂将苗木淋湿,先将砧木生长点削去,使用竹签并沿着砧木一侧逐渐向叶子中部进行插接,角度约为45°,使用竹签进行斜插1孔,深度约为10mm,手指轻轻捏住将其削成具有两面切口的契形。保证接穗子叶与砧木呈十字交叉,在嫁接成功之后及时进行地膜覆盖,切实做好了保温工作[4]。
3.2 湿度控制
嫁接后的3d之内,将硅面及时浇湿,湿度在90%以上,从第3天就开始采取通风降湿措施,早上将地膜揭开30min,第4天以后逐渐延长通风时间。保证冬瓜的光照条件,充分借助阳光来提高棚内温度,保证冬瓜生长温度适宜,促进嫁接伤口的快速愈合,等到高温晴天,使用遮阳网进行覆盖,早晚不遮阴,根据具体情况来增加光照时间,及时关注苗木对水分的需求程度,保证即干即浇,及时浇水和遮光,给冬瓜生长提供了安全、健康、适宜的生长环境。
3.3 强化虫害防治
在冬瓜的生长期间,及时采取有效的虫害防治措施,砧木齐苗之后,有效的喷淋杀虫剂和杀菌剂。在嫁接之前的2d,喷洒1次杀虫剂,嫁接后的第4天,对棚内进行有效的杀虫剂防治。比如使用氟吗啉、霜霉菌、苗菌敌、抑快净等药剂进行虫害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当主蔓长到1m时,开始搭建人字架,使得龙骨距离硅面120cm,这样一来,主蔓长到15节时沿着引蔓上架,瓜蔓长到2m左右时,保证瓜苗在株距内盘旋,同时每隔3节压蔓1次,促进瓜形的不定根生长。主蔓适当进行捆绑,固定好瓜架每隔40m固定1次,一直到瓜蔓长到龙骨支架上。
3.4 加强肥水管理
每隔10d进行1次施肥,使用0.5%尿素、三元复合肥催苗,待果实坐稳之后,及时做好肥水管理,每667m2施用25kg复合肥、18kg尿素、氯化钾12kg,从根部开始施起。防止叶片老化黄化,在施肥期间,即干即浇,保证土壤的湿润性,给冬瓜提供了一定的水分。
4 结语
在实际栽培中需要及时打杈、摘心,有效避免冬瓜过度生长,积极采用压蔓的方式来促进冬瓜的健康生长,积极了解冬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便于掌握冬瓜嫁接技术。进行黑皮冬瓜种子采集的时候,一定要清楚种子的来源,再进行发芽试验,有效提升发芽率,强化虫害防治,及时采取有效的虫害防治措施,砧木齐苗之后,有效的喷淋杀虫剂和杀菌剂,促进冬瓜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祖珍, 劉春惠, 吴永琼,等. 桂林地区黑皮冬瓜嫁接砧木与接穗适宜播种期试验[J]. 蔬菜, 2016(10):22-25.
[2] 伍倩慧, 司雨, 梁见冰,等. 黑皮冬瓜嫁接砧木的筛选与鉴定[J]. 长江蔬菜, 2016(6):54-57.
[3] 伍倩慧, 司雨, 梁普兴,等. 佛山市三水区黑皮冬瓜嫁接与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17):102-103.
[4] 车亚莉. 西葫芦、苦瓜、冬瓜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 2016.
作者简介:
王国华(1984-),男,安徽池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蔬菜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