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析

2019-03-25李涛文黄成莹

农业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产影响因素

李涛文 黄成莹

摘 要: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当前,世界范围内粮食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此种背景下,农作物产量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紧密相连,对国家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而,深入研究农作物栽培技术提升农作物产量,对居民生活安定与综合国力的增强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影响因素相关知识。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高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作物栽培技术不断提高,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自然灾害爆发频率高,农业从业人员日益减少,对农作物产量的稳定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此种情况下,要借助有限的土地资源与资金,提高农民收益,以此为农作物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1 农作物常见高产技术

现阶段,农作物栽培中,高产技术比较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得施肥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在农业生产中,间歇灌溉与沟灌技术应用比较广。针对土地缺水问题,一般常选用节水型品种与化学技术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有的地区农作物产量不高,就要合理制定管理体系全面治理低产土地,以此提升农作物产量。众所周知,任何技术与产量增长联系紧密,农业实际生产中,要重视所选技术使用方法与范围,严格掌握农作物生长规律,合理应用每项技术,确保农作物产量实现最大化;农作物合理密植技术,借助阳光促使农作物合理进行光合作用。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农作物种植中,合理密植技术对于农作物增产也是非常重要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光与生物化学过程、二氧化碳渗透等三方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任何环节出现误差,都会对光合作用效果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充分了解整体与个体基础上,才能为农作物成长确定合理的密植密度;农作物种植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分析研究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及合理用量,增强施肥的合理性,确保农作物产量得到提升。其中有的农作物能够吸收大量氮元素,其次为磷与钾等元素含量及营养成分。

2 农作物高产影响因素分析

2.1 作物播种时期

农作物生长中,适宜的播种时期直接影响到作物能否快速生长。合理选择播种时期,可确保种子发芽温度、水分及营养满足自身正常生长需求,提高农作物幼苗抵御虫害与恶劣环境的能力,以此保持健康生长状态。如果作物播种时期太早,就会造成种子发芽温度、水分与营养与实际条件不相符,影响发芽率;如果播种时期延后,农作物生长周期被缩短,果实得不到很好发育,农作物品质难以提高。因此,在适宜的时期播种农作物,在各个时期确保农作物实现正常正常,保障发芽率,提高农作物防御外部环境伤害的能力,以此提高农作物产量。

2.2 作物种植密度

农作物种植中,作物种植密度是影响其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农作物种植保持合理密度,以此確保农作物充分进行光照与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奠定基础,提高光照、水分与土壤等营养物质使用效率,获得最大化产量。比如小麦种植密度太大的话,就会缩小小麦单个植株生长空间,降低光照、水分及营养吸收率,植物无法有效的进行光合作物,产量也难以提高。假若小麦种植密度太小,单个植株能够保障充足的光照、水分与影响,光合作用实现最大化。但只是单个植株产品得到提升,小麦总产量依然较低。所以,农作物种植密度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确保农作物保持良好的养分与光照条件,全面提高粮食总产量。

2.3 农作物田间管理

农作物生长中,科学管理对作物产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农作物管理主要包含2方面,即:土壤与苗株管理。土壤松实性、苗株密度与虫害预防,充分体现了农作物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土壤保持疏松性,能够促进农作物根系健康生长,因而田间管理时,频繁耕松土壤,增加土壤水分与氧气含量,为作物根系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作物施肥管理。农作物生长中,肥料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合理的施肥,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生长与产量的提高。反之,如果施肥不足或太多,也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负面影响。

2.4 传统种植理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传统理念对我国农作物种植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农作物生长中,不重视田间管理,或施肥太多,没有正确认识病虫害防治,没有合理应用先进种植技术,使得栽培技术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作物种植中,要转变传统理念,合理应用科学方式实施种植与田间管理,充分发挥土壤种植潜力,确保农作物实现最大化产量。

2.5 各类综合治理负面因素

当前,农作物生产中,制约因素比较多,不利于作物产量与栽培技术的应用。比如,如果农作物施加太多的化肥,就会破坏土壤成分,土壤肥力被削弱,就要进行翻土处理;假若使用大量农药,就会降低农作物病虫害抵抗能力,作物种植条件的改善显得尤为重要。

3 农作物栽培技术平提高的措施

3.1 对农作物遗传因素进行改良

农作物种植中,种子好坏直接影响到作物最终产量,因而对于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改良,必须要重视培育并推广优良种子。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增强种子的高产稳产与病虫害抵御能力。改良农作物单株形体方面,以此从整体上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光照空间,以此确保农作物植株保持良好的光合作用条件,作物生长周期获得有效的延长,提高农作物产量。作物种子优化方式有很多,要结合当地实际生态与土壤条件,在育种工序中,全面提升其技术含量。

3.2 对作物生长环境进行改善

农作物健康生长中,环境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光合作用时间与所积累的营养物质直接决定了农作物品质。为了延长农作物光合作用时间,最大化利用光照等自然资源,通过间作套种或人工增加光照时间等方法,提高光照与土壤使用效率,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降低种植成本,为农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科学选择土壤成分与结构,对土壤各营养元素含量、透气与酸碱性等进行严格控制,并科学调整作物生长土壤。

3.3 合理应用现代化栽培技术

农作物栽培中,土壤深翻耕、施肥及作物病虫害预防等技术是其主要栽培技术,所以为了提升农作物产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应用现代化作物栽培技术:土壤进性科学翻耕,确保作物有良好的播种条件;播种过程中,结合农作物植株大小,合理确定播种空间;结合土壤水分含量,适当地选用灌溉措施,以此确保农作物有充足的水分保障;对土壤表层进行积极翻耕,清理干净杂草,土壤保持充足氧气含量,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结合农作物生长不同时期所需营养元素与土壤类型、结构,进行合理施肥,确保农作物生长有充足适量的营养元素,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提供保障。

4 结束语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规划建设与道路交通网不断延伸,此种背景下,有效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虽然我国人口增长缓慢,但整体上依然处于增长趋势。世界范围内粮食危机日益加剧,深入研究农作物高产影响因素,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国深入研究作物高产影响因素,全面提升作物栽培技术,促使农作物实现最大化产量,这对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夏江明.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4):28,99.

[2] 张洁华.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8(05):15.

[3] 王聪颖.论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J].农民致富之友,2018(06):54.

[4] 管建慧.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J].河南农业,2016(23):19-21.

作者简介:

李涛文(1978-),男,山东省沂水县,农艺师,大学,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黄成莹(1979-) 汉族,女,山东省沂水县,农艺师,本科,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高产影响因素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苹果元葱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