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学生自身培养法律意识的举措及意义
2019-03-25温博雅
温博雅
[摘要]“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青年朝气蓬勃,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青春富有梦想,在拼搏奋斗中绽放光芒。大力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在坚持和实现依法治国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立足中学生自身的角度,通过对中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分析以及提高法律意识的举措进行说明与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中学生自身培养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中学生;法律意识
一、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分析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因此,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法律素养,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课业等方面的压力,中学生法律教育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中学生的法律观念相对薄弱,存在一定的缺失。具体表现在部分中学生对法律知识不够关注,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理解不够深入。
二、中学生自身培养法律意识的举措
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具体途径,要结合作为新时代中学生的我们所存在的法律意识现状来分析,由于中学时代的我们仍处于情感和能力尚不成熟的阶段,要强调对法律的深人和学习,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适当地运用法律意识来引导自己,法律知识的普及可以更好地让我们从情感上构建起维权意识。
一是要从思想观念上加强对法律的深刻认识。我们要自觉培养法律意识,季司立法律观念,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形成自己的法律信仰,积极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促进自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崇尚法治,让法治成为我们的信仰,坚定不移地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深刻认识宪法法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根本体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和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意志的实现,从而敬畏宪法法律,牢固树立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信仰。
二是要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够接触到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和资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可以通过在学校课程中学习,积极参加学校法治教育活动,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专业的法律书籍以及收看电视的法治节目,学习法律知识普及的网络在线课程,也可以直接向律师事务所、司法援助中心寻找法律专业人士和学校相关老师咨询。
三是要积极躬身实践运用法律知识。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在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应用法律知识。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运用法律知识来防止校园意外伤害、抵制不良风气侵袭,从而切实提高自我保护防范意识。同时,我们要做法律知识的传播者,积极投身于法律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法律知识的宣讲和应用,进一步了解其内涵,为今后我们更好地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中学生自身培养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从社会层面来看,对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建设法治社会,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要使全体公民懂法、守法,就要从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抓起,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从学校层面来看,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净化校园环境,从而引导广大中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同时对道德法治、社会公平正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个人层面来看,培养中学生法律意识,能够进一步加深中学生对法律问题的了解,对其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学阶段是打基础、学本领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信中激励广大中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的栋梁之才。广大中学生要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美丽家乡的有用之才,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同学们要深刻认识到学法、知法、懂法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遵守法律、宣传法律、利用法律,培养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把握人生航向,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团结拼搏、锐意进取,让我们用青春梦激扬中国梦,让我们以新时代中学生的使命担当,勤奋读书、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参考文献:
[1]李佳睿.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法制教育的深化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8(1).
[2]周泽华.浅析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J].科技经济导刊,2018(5).
[3]于越.高中生法律意识的自我养成策略[J].法制与社会,2018(32).
[4]李沛琪.浅析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J].法制博览,2017(31):201-202.
[5]宋柏宇.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养成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