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科技图书把好质量关的具体措施

2019-03-25李强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互联网

李强

摘  要  时代在变化,出版也在变化。对于科技图书来说,在新的形势下,把好出版物质量关所面临的问题也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原有的《管理规定》《奖惩办法》等手段必要但还不够,需要编辑们,不断学习,细心钻研,辛苦耕耘,不断提升自己。这样才有可能在新形势下,实现对科技出版物质量关的更好把控。

关键词  科技图书;互联网;提质增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1-0106-02

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人人都是自媒体,各种观点和思潮层出不穷,出版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形势下,科技图书质量问题出现了新的变化。

1)出版节奏太快,而编辑的精力是有限的。在码洋指标的压力下,现在每个编辑每年少则几十本、多则上百本生产任务。因此,很多人无形中就放低了对科技图书质量的要求:取消了初审环节直接进入加工阶段,甚至加工阶段也取消;二审、三审走过场,形同虚设;校对只看异同不看对错。可想而知,图书中的问题很多就被遗留下来。

2)编辑出版图书的站位不高,图书的品位不高。越来越多进入出版行业的新人对出版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逐步淡漠了社会效益,唯经济效益马首是瞻,而对于内容格调品位高还是低一概不管,彻彻底底地沦为了码洋的奴隶。

3)编辑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书稿内容不规范,图书质量不高。这主要体现在:(1)科技知识和历史人文综合知识有欠缺;(2)逻辑把握不够;(3)词语搭配、尤其是虚词、副词的搭配不好;(4)图文不一致、辅文不规范、科技符号和量的符号单位不够统一、标点符号乱用、内容过于口语话。

4)编辑对敏感问题不够敏感,处理不得当。现在的很多科技图书中存在的敏感问题需要编辑联系上下文才能发现;有些问题则需要编辑了解国家的当前政策才能意识到;还有些问题则需要编辑有一定的历史、人文知识才能发现。编辑过于依赖黑马,导致书稿中很多“隐形”的敏感问题被错过。

5)编辑对引进版图书的把控力度不够,引进版图书质量堪忧。科技图书中,引进版图书占很大比例。而从读者的反馈来看,很多读者宁愿读英文原著,也不愿意读翻译过来的译著。这就说明,引进版图书的质量较差,甚至不能够满足读者最基本的阅读要求。而从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引进版图书确实存在非常多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不能因为我们出版的是科技图书而放松对质量问题的把关,应该仔细研究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提出新的解决措施。

1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带动图书质量的提升

科技出版社应该牢固树立一种观念:依靠图书规模增长的年代已经过去,未来必须要多打造精品图书,多出高峰高原之作。只有这样,编辑才能真正从繁重的案头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做选题规划、行业调研、与作者交流中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出书数量太多”而带来的书稿质量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1)出版社调整考核机制,在保持部门业务考核指标不变或者略微增长的前提下,严格限制每个部门的出书品种数量,让编辑有更多的精力去策划更好的选题和提升每本图书的质量。

2)严格把控“三审、三校”流程,加强对黑马软件使用的监督。增加印前检查和年度质检的检查机制,加大对于问题图书的惩罚和对质量优秀图书的奖励力度。

3)定期清理系统中一年以上的选题,重新评估,及时清除掉“无效”选题。

4)出版社建立重点选题和年度好书的评选机制,鼓励编辑多出精品,引导编辑对图书质量引起高度重视。

2  立足本专业,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跨领域选题的最大的风险在于,你根本就不知道“雷”在哪里,发现不了问题。比如国家在2017年9月发布文件,禁止比特币交易,而我们的编辑不了解这一点,出版的一本书稿中还在教别人如何建立账户实现交易,这显示是不合时宜的。因此,针对跨领域选题的现象,建议采取的措施如下。

1)出版社或者编辑部应设立出版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选题论证会,确保选题在“主航道”内,避免出现大范围的跨度。

2)策划编辑、加工编辑要更加专业侧重。出专业或跨专业的选题,部门主任或公司领导一定要跟责编交流,确认责编有这方面的把握能力。

3)编辑应积极学习和了解所跨图书领域的政策走向和尺度把握,要懂得取舍,必要的时候要敢于放弃。

3  拒绝三俗,推动“正能量”圖书出版

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自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各种大V、网红、超级IP集聚了众多粉丝,主导着舆论的走向。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们有些手足无措,似乎失去了对与错的判断标准,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取的措施如下。

1)出版社应加大对可能出现此类问题的科技图书,如互联网、自媒体、大数据、职场图书的抽检力度,如可以规定涉及此类的图书,三审的环节都要书稿全审,印前要安排专人审查。

2)及时更新黑马软件,有新的政策动向,在编辑群里及时通报。如前两年新华社发布的《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就值得编辑好好学习。

3)编辑们应谨慎对待来源于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网络上的内容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大V的言论也不见得都是可信的。对于反动、低级趣味、负能量的内容要坚决抵制,对于来源不明的信息和涉及敏感内容的信息,要仔细核对,多方求证,务必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对于无法确定真实性的内容则应果断放弃,万万不可人云亦云。

4  提升专业水平,扩大知识面

这方面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多了,我们常说的“编辑应该是个杂家”就是指的这一点。这是对编辑们的硬性要求,同时也是编辑能够提高对书稿的把握能力的重要手段。

1)编辑要加强出版专业能力的培养。科技书稿中,科技符号和量的单位、公式、变量、专业术语特别多,要全书统一并且要规范。实际工作中,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很多,如一本书稿中提到“一个飞船座舱的自由空间为1.6m2”,很明显,这处的单位是有问题的,空间的大小一定是一个体积的问题,应该改为“1.6m3”。再比如,一本书中介绍“台湾地区的易通卡收取押金21元”,显然这里的“21元”不明确,要去核实是新台币还是折算成的人民币。

2)编辑要格外细心,对于一些知识性的问题要勤于求证。曾经有这样一本书,介绍的是“上海市公交站点站牌”,然后引用了两张图片,一张站牌上面写的是“威高广场华联”,另一张站牌上面写的是“南关十字”。后经查实,前一个站牌是在威海,后一个站牌是在兰州。类似这样的问题,编辑如果不细心求证,是很难发现的。

5  提升引进版图书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

引进版图书在科技书稿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而引进版图书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在引进版图书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里主要是针对引进版图书特有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注意国外与国内政策的差异。有一本关于大数据的图书,是介绍大数据在酒店管理行业的应用。国外的酒店很多是包含赌场的,因此这本书中也包含了一章介绍酒店中赌场的数据分析,而国内对于赌场当然是禁止的,所以这本书在引进的时候就要对赌场一章的内容做相应的处理。

2)注意引进版图书国外作者对于中国的一些评价。很多国外的作者很热心,愿意在书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一些问题的看法,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因为很多人是道听途说,并不了解事情的真实一面,就会导致一些评价很片面。

3)要选择专业领域的人员作为译者。目前引进版图书被国内读者诟病最多的就是翻译的语言,很多直译完全读不懂。这是因为,很多图书的译者都来自于翻译公司,这些人对于常用的中英文翻译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科技图书词汇拿不准,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应该说,互联网、大数据的出现让人们获得的信息量不断增多,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便利。但同时这给出版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戰,编辑需要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去粗取精,这对编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细心钻研,辛苦耕耘,编辑才有可能在新形势下,实现对科技出版物质量关的更好把控。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EB/OL].[2012-09-24].http://www.gov.cn/zwgk/2012-09/24/content_2231969.htm.

[2]韩芳.关于现代出版环境下如何保证图书质量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17.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互联网
贡山县核桃提质增效措施探讨
精细化管理促提质增效分析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