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明代人物画的病态美

2019-03-25樊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审美价值

摘 要:明代人物画在人物画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以明代仕女画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中以孱弱、阴郁为主要特征的病态女性形象一直以来都受很多人关注。文章通过欣赏明代仕女画中典型的病态形象来感受明代人物画的病态美,并通过探究病态形象存在的原因来试图获得其审美价值。

关键词:明代仕女画;病态美;审美价值

一、明代人物画中典型的病态形象

明代在人物画方面的发展,虽然比不上唐宋时的兴盛,但是仍然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画名家,他们直接奠定了其后清代人物画的发展基础,甚至对现代的画家也造成了影响。总的来说,明代前期的人物画主要还是承袭了前代的传统,基本没有发展。到了明中期才有唐寅、仇英等绘画大家的出现,这时的人物画才稍有起色,仕女画中的女子不再是唐代那样的丰腴圆润,而是体型偏瘦弱。直到明晚期涌现出了丁云鹏、陈洪绶、崔子忠和曾鲸等一批人物画家,明代的人物画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所发展。仕女画中女性的身材比例变得不协调,审美品味出现了极大的反差。多数仕女画中都存在着典型的病态形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面容形象的病态表现

明代的仕女画形象和它的世俗风尚的标准是一致的,都体现了明代社会对女性美的要求。当时广为流行的女性美的标准是:“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蚱眼;慢步走,勿乍手,要笑千万莫张口。”由此可见,只有具备“瓜子脸”和“蚂蚱眼”形象的女性才是那时社会公认的美女典范。而明代仕女画正是以此为标准,加强了女性柔弱的这一特征,为了配合其形象,在人物的服饰、发型、头饰、神态、动态等细节方面也充分呼应这一主题,做到了最大力度地表现人物的纤弱。比如唐寅所作的《吹箫仕女图》,此图描绘的是一位面部微露忧愁,吹箫的女子。一眼看去,那位女子的眉头至眉尾向下弯曲,眼角也相应的往下,眼神里流露出黯然之态,嘴角微微含着,在吹箫时显得没有力气,透露出一位低眉展哀愁的女子借吹箫来寄托情丝。画中女子的额头和鼻子的部位是白色的,这是当时画家沿袭南唐五代及南宋院体的画风和手法,在描绘侍女面部形象时在其额头、鼻子和下巴的部位施以白粉,使女子的形象看起来更加娇嫩、孱弱。唐寅所画仕女的眉型都是“倒挂的八字眉以及如烟如雾的远山眉”,来突出表现女子们的哀怨与落寞,还有苦闷不得抒发的抑郁。清代徐士俊在《十眉谣》中对远山眉是这样描绘的,“春山虽小,能起云头;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雨,眉亦应语。”可见,远山眉就是用来传情达意的。八字眉又叫愁眉,这种眉型一看上去就让人觉得满脸愁丝,纵观明代的仕女画,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可以代表愁眉紧锁而又楚楚可怜的八字眉和远山眉。

(二)体态和动作的病态表现

历史发展到明代时,由朱元璋刚刚接手的明朝廷实施的是以程朱理学为指导的政权统治,当时的整个社会都被封建礼教牢牢禁锢了,这其中对女性的束缚尤其严重。那时女性的身体本就不健壮,呈现出的本就是病态。

例如唐寅的《秋风纨扇图》,画中的女子形象依然以瘦弱为典型特征,女子置身于斜坡上迎风而立,手里拿着一把扇子,看扇子和衣带飘浮的方向,可以感受到女子柔弱的身躯在风中吃力地站定,她头上的发髻也显得摇摇欲坠。再看她的脸同样是低眉望着前方,嘴角微闭,一种悲凉孤寂的心境流露出来。女子的周围是石头与矮小的植株,斜坡也只是用了淡淡的笔墨,而且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背景的大部分留白,给观者一种凄凉之感,让人对画中女子不禁产生怜悯与同情之心。

(三)人物场景的闭塞与压抑

从时间的横轴上来观察明代历来的画家,拿他们画的所有作品与前代相比较,以唐朝为界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唐代以前的仕女形象都是以秀骨清像为标准的,这种“清像”绝不同于明代唐寅仕女画的那种“削肩仕女”的瘦弱;

第二,唐代仕女先是雍容华贵,接着以丰腴为美,最后华丽美艳的审美变化远比明代仕女的弱不禁风、弱柳扶风显得健康,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方面,观者都不会觉得唐朝的女子会面露忧愁,心中怀有苦闷不得抒发;

第三,到了明代,仕女画描绘的场景不再有像唐代《捣练图》中女性參与劳作的场面,也没有《虢国夫人游春图》里女性骑马外出游玩的情景。更是从唐代活泼、矫健、不受拘束的女性形象反转到明代纤纤素手只能拿得起宫扇和长笛,身体瘦弱只能倚靠在树干上或者湖石旁的病态仕女形象上。

总而言之,明代人物画的场景的确是透露着一股闭塞与压抑,这种感觉在观看明代具体的绘画作品时就能体会到。明代很多人物画家都喜欢把人物放在一个相对较为拥挤的场景中,譬如陈洪绶,他在安排布局人物时喜欢将人物放置在座凳和岸几之间,使人物夹身在其中,周围再安排几人围绕在其身边,显得较为满而挤,像《听琴图》《居士赏梅》。这样拥挤的画面与参加劳动场面的热烈以及骑马游春场面的欢乐相比,难免会让人觉得闭塞。还有陈洪绶所作的描绘神仙题材的画中,在处理人物与环境时惯用高大的树木作为背景,体形略微显小的人物置身其中,仿佛被发暗的大环境给淹没了,难免让人觉得压抑。而从这种闭塞和压抑,总是能够衬托出人物的悲苦心境。

二、“病态”形象产生

的原因

(一)时代审美观的影响

女性在中国画中的形象自古以来都是变化的,在不同时代的绘画中对女性的审美也是根据时代审美观的不同呈现不一样的标准。明代在封建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对女性的审美态度与以往每一个朝代都不同。“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样的贞洁观念严重束缚了女性的行为,甚至禁锢了她们的思想,也正是在这种封建礼教的重压下,才使女性的身体本来就不健康,很多都呈现一种病态的形象,就像唐寅笔下低眉、眼神暗淡、小鼻子、小眼、削肩、瘦弱的纤弱女子一般。

在明代,这种病态的,甚至可以说有点“畸形”的女性柔弱形象其实更多是受到了那些封建士大夫的影响。文人士大夫之所以对女性形象的审美出现一种病态化的追求,是因为当时一些像“男尊女卑”“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等儒家的阳刚阴柔思想的盛行。

儒家对女性的这种人格设定在绘画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所以唐寅才开创了以柔弱为典型特征的“削肩仕女”,到了清代,改琦、费丹旭等人在表达仕女病态的这一追求上达到极致。

(二)社会政治及思潮的变动

明中期以后,心学的发展挑战了封建传统道德的地位,酝酿出一股人本主义思潮,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绘画创作又受到了影响。出现了以追求个性为发展方向的绘画艺术风格,此时的仕女画风格便是明证。当然,这一时期的人物画创作也因为融入了较多的主观色彩而有别于前代的人物画。到了明晚期,政治上的腐朽造成了社会矛盾,有识之士提出了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解放人性,使得画家们争相对女性这一弱势群体表示关注,创造了具有鲜明人文情感的晚明仕女画。

(三)画家个人的遭遇及性情

如果说一个朝代的经济发达,政治开明造就了其相对稳重端庄的仕女人物形象,像唐朝,那么明代社会那种多愁善感、柔弱无力的仕女形象就是明代经济凋敝、政治衰败的真实写照。明中期的画家们运用笔墨抒写自己的情感,追求个性的自由。唐寅出生于“士农工商”中最底层的商人家庭。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不中,在30岁那年还因考场作弊案牵连入狱获罪,前半生颠沛流离,《秋风纨扇图》中描写了美人迟暮时的感伤,借此来讽刺世态炎凉,就像他在画中所题的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项元汴在评价此图时也曾题跋:“唐子畏先生,风流才子,而遭谗被摈,抑郁不得志,虽复佯狂玩世以自宽,而受不知已者揶揄亦已多矣。此图此诗,盖自伤自解也”。可以看出,唐寅笔下仕女的病态艺术特征是完全融入了他对个人的遭遇感叹并把自己遭遇命运的戏弄产生的抑郁之情通通借由这些仕女的悲伤一起抒发出来。

三、病态美的审美价值

(一)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与批判

明代仕女画中所谓的病态女性形象实则是整个明代社会病态扭曲的世风的真实反映。当时的世风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女性,封建礼教要求她们只能以柔弱示人,在气质上表现得更虚弱,给男子绝对高大威猛的形象予以支持。此外由于经济的发展,女性也要参与社会生产和文娱活动,这时女性开始在家庭与生存之间挣扎,女性内心的忧郁与苦闷正与仕女画中的女子形象重合。因此,明代大批仕女画中的以瘦弱为主要特點的仕女造型都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对当时生活在市井中最普通女性的真实描述,同时不乏有画家的艺术创作,使女性更具艺术魅力。

(二)画家复杂心境的折射

原本人物画的主要功能是“成教化,助人伦”,但在明代的人物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代文人画家主要在仕女画题材上进行了更为专项的拓宽,创造了一大批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又极富个性色彩的仕女人物画。他们借用女性的柔弱、病态来折射画家本人身处的这个社会的不堪:陈腐的封建礼教祸害着人们,统治者的政权实施不恰当,等等。自己仕途不顺,心中理想无法实施的郁结等皆融于画中,有时病态的仕女形象就是病态画家自身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徐沁.明画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樊宇,画家,硕士,师从尚可教授。2017年参加“彤管流芳”象集艺术当代女性艺术家提名展,2018年入选第二届“青春时光”江苏省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猜你喜欢

审美价值
《黄河大合唱》在新时期的审美价值及重要意义
幼儿舞蹈对幼儿审美价值及艺术魅力培养路径浅析
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手”的审美价值
探析舞蹈评论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关于钢琴即兴伴奏艺术审美价值的探讨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