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新安江模式:地方创新可持续的基因
2019-03-25夏自钊
夏自钊
回望新安江模式的7年,黄山市创造性解决了很多地方创新面临的痛点,打造出一个起源于安徽,可持续、可复制、有价值的基层创新样本。
位于新安江上游的休宁县流口镇,地处大山深处,平时人迹罕至,但是2018年以来,一批批中央媒体和省内外考察团纷至沓来,为的是一睹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小“超市”——“生态美超市”。
这问小小的超市,虽是“微创新”,却蕴藏了地方创新的诸多密码,因此得以入选“2018安徽地方创新十佳案例”。生态美超市“走红”的背后,是持续7年的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探索。
7年来,一项试点从地方创新上升为全国样本,并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实现了可持续、制度化、法治化,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可持续“密码”无疑值得深挖。生态资本:解决投入的可持续性
2012年起,新安江流域“亿元对赌水质”的制度设计,开启了中国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的“新安江模式”。目前,新安江生态补偿已经进入第三轮,经过前两轮的探索和成功实践,新安江模式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但在安徽省内全面推广,而且堪称全国样本。
2012年至2017年,黄山市累计投入120.6亿元,推进新安江综合治理,实施项目225个。其中,试点资金35.8亿元,放大效应逾3倍。然而,黄山市原本财力较弱,即便放大了试点资金的“种子效应”,资金投入对于流域整体治理来说也是相对较少。
对于财力较弱的黄山市来说,关键是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只有持续性的投入,试点才有可能最终成功。
以正在建设的新安江上游农村垃圾、污水治理两个PPP项目为例,虽然建成后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污水问题,但政府每年需支付1.5亿元费用,并且将持续15年,仅靠黄山市“吃饭财政”支撑,显然难度不小。另据测算,黄山市要持续巩固两轮试点已经取得的成果,初步摸排还需实施重大项目319个,总投资达638亿元,可持续投入压力巨大。
怎么办?黄山市不等不靠、大胆探索,以市场办法破解资金瓶颈。
2015年開始的第二轮试点,首次鼓励和支持通过设立绿色基金、PPP模式、融资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安江治理。2016年12月,规模达20亿元的新安江绿色发展基金成立。该基金由黄山市政府与国开行、国开证券等共同创立,旨在发挥试点机制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形成社会化、多元化、长效化的保护和发展模式。
据了解,基金主要投向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三大领域。基金第一笔3000万元资金已投放徽州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用于促进园区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项目。
在充分放大试点效应的同时,黄山市发现如果操作得当,生态资源完全可以向生态资本转化,存在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的巨大空间。
2017年5月,黄山市与北京、广东、上海等地企业合资组建新安江绿色发展公司,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环保科技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产业投资,旨在让黄山的“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通过各类创新,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化的渠道得以打通,从而解决了资金投入问题。
创新制度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前提
解决了投入问题,意味着地方创新能够可持续,但并不意味着试点经验可复制可推广。地方创新要具备可复制可推广价值,必须解决创新的制度化问题。
“新安江模式,本质上是改革攻坚,靠的是制度创新。总结试点经验,关键的一条是加快立法进程,增加制度供给,强化制度执行。也正因为制度化,试点经验才可复制、可推广。”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副局长毕孟飞对《决策》分析说。
回顾7年试点实践,新安江模式也是一个不断制度化的升华过程。如果说第一轮试点的关键词是项目,第二轮的关键词就是制度。第一轮项目建设的同时,黄山市意识到制度法规等“软件”的重要,于是第二轮试点从项目推动过渡到制度保护。
从第二轮试点开始,黄山市就坚持整治与长治双管齐下,加快立法进程,强化制度执行,研究制定了70多项法规和政策文件,推动生态补偿转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而密集立法的目的,就是让制度长牙,让铁规发力,用严格制度管权治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常治”到“长治”。
在发挥制度威力的同时,黄山市通过制度创新,综合利用计划、立法、市场等手段,解决下游对上游、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利益补偿这一关键问题。“也正因此,新安江补偿试点没有流于一般意义上的财政转移,而是通过利益平衡和制度设计,有效引导流域企业和居民规范生产生活行为,调动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休宁县新保局局长韩少俊对《决策》分析说。
当前,黄山市正在进行第三轮试点,谋划建立长效机制,探索补偿合作新模式,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说,第三轮试点要建立的长效机制,也是一种制度化的探索,在更多领域开展制度创新,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制度保障。”黄山市新保局科长江程分析认为。
2018年8月以来,新安江上游休宁县流口镇的“生态美超市”引起了中央媒体的密集报道和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
起初,“生态美超市”只是单纯的垃圾兑换超市。后来,休宁县将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电商、基层公共服务、乡风文明等整合到“生态美”超市,通过绿色账户、发放生态红包等一系列“微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居民的环保热情,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补充、公众参与、生态共享”的全民保护新机制。目前,“生态美超市”不仅在黄山全市推广复制,外省市也纷纷前来学习考察。
“‘生态美超市之所以能大范围复制推广,关键是形成了可行的管理制度、规范的操作流程。我们把‘生态美超市的创新做法做成了一本小册子,一册在手,在哪里都可以进行复制。”韩少俊告诉《决策》。
“生态美超市”是新安江模式具备可复制性的一个缩影。经过7年实践,黄山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在制度化、法治化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可持续的根本:“包袱”变成财富
过去,一些地方把生态治理看作是发展的一个“包袱”。那么,这个“包袱”黄山市为什么一背就是7年,而且自我加压?
采访中了解到,对于黄山市来说,新安江试点一开始是单纯的生态保护,但是在试点中发现,这是一种新发展方式的试验,黄山市从中找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转换器,“包袱”变成了财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安江模式可持续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地方创新解决了发展的问题。
说起黄山市为生态治理付出的发展代价,一组经常被引用的数字是,试点以来,累计关停淘汰污染企业170多家,整体搬迁工业企业90多家近3年来,共否定环境污染外来项目180个,投资总规模达180亿元。
看似付出了不菲的发展“代价”,但是黄山市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关停企业的同时,黄山市用生态门槛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近年来累计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
与此同时,黄山市高质量发展态势初步显现,三产结构比例由试点前的11.4:46.3:42.3调整至9.8:39.0:51.2,服务业从业人员超过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2013年到2017年,黄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2.2%;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院士工作站7家、博士后工作站1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主要经济指标的纷纷上扬,恰是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
目前,黄山市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特征日益明显,如今的新安江流域,全域旅游如火如荼,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有机茶等精致农业成为亮点,以旅游业为主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精致农业为基础的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7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立足比较优势,找准转化路径,就能使绿水青山的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变成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毕孟飞分析认为。
在立足自身的同時,黄山市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基础上,谋划借力、借势发展,变“输血式”生态补偿为“造血式”区域合作。
2018年,是黄杭两地合作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年份,10月,黄山市正式加入杭州都市圈,12月25日,杭黄高铁正式开通。2019年1月4日,杭州市四套班子领导乘坐杭黄高铁到访黄山市,与黄山市四套班子领导一起,共商两市合作大计,并签署了一系列重磅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两地和两省相关部门正在共同落实第三轮协议,探索创新补偿方式,创设产业项目对接平台,强化绿色产业培育、生态旅游发展、人才培训交流等方面合作,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框架下,赋予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更多内涵,一方面更好助力黄山市发展,另一方面也是让试点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