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如何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

2019-03-25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法学立德法治

邵 劭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对法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新时代的法学教育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法学教育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南。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与总书记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新时代法学教育应当直面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

一、明确学科理论指导地位,确保法学教育方向正确

我国法理学界一般认为法学是以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建国初期,在法学研究中存在把阶级分析方法绝对化的倾向,在经过学界长期讨论之后法学研究方法才逐步多元化,阶级分析方法则逐步弱化。与此相适应,意识形态问题在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中都被淡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法学研究和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甚至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事实上,“法学中弥漫着意识形态,并在某种程度上讲,意识形态一直哺育着法学理论。不受意识形态约束的法学根本不存在。”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和法律现象所蕴含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决定了法学和法学教育也必然包含着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最终是要解决法律的应用问题,要运用法律发现、法律推理、法律论证、法律解释、价值衡量等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对法律现象的研究要立足于中国现实,并拿出解决方案,即邓正来先生所说的“对中国现实作‘问题化’的理论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不可能不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如,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标准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除刑法修正案、刑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中有规定之外,有关部门在2009年、2015年和2018年还分别以座谈会纪要或指导意见的形式,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非法控制特征予以具体化,这些文件呈现一种逐步放宽认定标准的趋势。法学界在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的时候,必然要立足于当前扫黑除恶的大背景,考虑当前震慑黑恶势力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因此,法学的直接研究对象虽然是法律现象,但是法学并非仅仅研究现象,法学研究与政治、经济等问题是紧密相连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法学教育,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法律现象以认识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法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任何法律现象都是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法律现象是社会运动的特殊形式。法学应当研究法律现象是如何从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在社会生活中是如何运动又如何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中国法治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法治人才培养的理论指导。在法学人才的培养中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确保法治人才培养政治方向的正确性。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仅应当是新时代我国法学教育的理论指导,还应当是法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坚持立德树人,促成司法职业伦理养成

法学专业相较其他专业而言更强调从业者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教育研究的先行者孙晓楼先生曾说:“只有了法律知识,断不能算作法律人才;一定要于法律学问之外,再备有高尚的法律道德……有了法律学问、社会常识,而缺少法律道德,不免流为腐化恶化的官僚政客。”这些论述昭示了司法职业伦理的养成对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针对“为谁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和“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大根本问题,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立德树人问题。立德要求高校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法治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人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实现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的目的。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要牢记开展法学教育的初心,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要以人才培养效果作为检验高校办学效果的标准。只有能够培养一流法治人才的高校,才能够建成一流法学学科,办成世界一流大学。

立德树人要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根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首先,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有的思政课程教师照本宣科,只有空洞说教,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高校要从授课师资、教材、思路、教法、机制等方面大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阐述清晰明确,易学易用,入脑入心。教师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引领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要多组织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如学习经典的活动,以推进文化传承,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其次,推进课程思政,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合育人系统。不仅思政课要进行思政教育,专业课中涉及到思政内容的,教师也有责任进行解释、讲授,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格局。如,在刑事诉讼法课程中,在对“缺席审判”这一制度的讲授中,应当把立法背景、把党的反腐败举措和成效一并讲解,传递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方略,也可以就此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导学生树立廉洁守法意识。

(二)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

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素质高、专业强的创新型法学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学教师队伍是助力全面依法治国、培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的必然需求;是建设世界一流法学学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打造法学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高校在法学师资队伍建设中首先要重视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要关注教师的学术水平提升。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要加强对法学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为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做出表率。法学专业教师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课堂知识的传授及课外与学生的接触交往中要多对学生做正面宣传引导,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法学专业教师不仅要政治立场坚定,还要理论功底深厚。法学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建设要从人才引进、培养机制、职称评审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普遍提升,同时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国际竞争能力。

高素质的法学教师队伍只是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的一个要素,要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还要创新教育方式。在课堂主阵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采用小班教学、打造翻转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内省性和研究性地学习。在法治人才培养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司法职业伦理的养成和践行并不同步,学生养成司法职业伦理并不能保证学生在以后的执业中遵循职业伦理,因此,教师应当加大实践教学活动以培育学生的司法职业伦理并内化为行动规则。要努力实现法学专业学生常态性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事务的热爱,激发正义感、使命感与责任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信仰,转换为行动自觉。

三、全面构建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高校法治人才培养应当贯彻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目标。

(一)探索建立以社会问题为主导的法学学科体系

法学学科经过较长时期的建设已具备相对精美的体系,但是,法学学科体系必须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给法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思考新技术和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法律问题及其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思考新的法学学科体系的建设。

面对新技术的冲击,各法学院校应当立足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根据学校的类型、层次、办学传统与条件等实际情况,进一步凝炼自身的专业特色,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和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如何培养掌握新技术、适应新需求的复合型法治人才。例如,对于设置在师范院校里的法学院而言,学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专业优势,促进法学与教育的结合,大力发展“法学+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构建“法学+教育”型的学科体系,开设教育法学、青少年法治教育等课程。又如,对于位于互联网企业集中地或互联网法院所在地的法学院校则可以大力发展“法学+互联网”教学研究工作,构建“法学+互联网”型的学科体系。互联网企业集中地或互联网法院所在地的区域一般经济发展水平高、活力强、外向型突出,这些区域往往网络纠纷及网络犯罪高发,为应对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高科技犯罪等新型案件,急需相关人才。这些地方的院校可以开设电子商务法、网络法、人工智能之类的课程。

(二)完善法学课程体系,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法学课程体系要与法学学科体系相衔接,还要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要求,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法学是具有鲜明实践指向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培养能够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法治人才,为此,高校在本科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实践教学为特色,构建并实施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的重要环节。第一,积极探索“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高校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拘留所等实务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第二,着力提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和质量,规范组织实习见习。高校要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加大建设集“教学、科研、实践”为一体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作为见习实习的主阵地。由于受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冲击,法学学生无心见习实习的现象非常普遍,高校应当明确实习见习制度及实习见习教学大纲,严格执行实习见习要求,实行带队教师全程监管责任制。第三,加大对校内实验实训场所的建设,扩大实验实训教学范围。高校应当增加对实验室、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场所的建设,既包括资金投入,也要加大实验人员的人才引进。在模拟法庭等实验场所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对接实务部门智慧法庭建设,建设数字化模拟法庭。第四,高校应当增加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实验课程,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有条件的高校都应当开设法律诊所课程,通过法律诊所拓宽学生专业实践以及法律服务的渠道,提升学生法律实践技能。

(三)加强法学教材体系建设,优化管理体系

法学教材建设是法治人才培养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教材是很多法科生最早接触、阅读最细的材料,对法科生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具有重要影响。严肃对待教材编写工作是落实法学教育工作中“教什么”的关键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中提出,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这也是法学教材建设的根本遵循。法学教材的编写要确定其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法学教材的内容要体现几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贯穿于教材编写的全过程;要全面介绍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等重大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把党的有关决策和理论融入教材。二是法学教材要具有前沿性,体现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三是教材的编写要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兼顾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管理体系的创新和优化。高校管理内容繁多,包括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等。高校管理体系创新和优化的前提是准确给高校定位,使其定位符合大学办学规律和学校发展实际。高校管理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价值引领和体制机制创新为重心,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服务人才培养需求。

猜你喜欢

法学立德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