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探讨
2019-03-25刘志平
刘志平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13)
一、“美丽中国”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一)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类、自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矫正现代工业文明弊病的人类文明形态,其核心命题是如何正确理解和科学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1]
“美丽中国”作为党的执政理念首次出现在十八大报告中。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对“美丽中国”进行了描绘与展望。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目标要达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美丽中国”要体现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社会发展的和谐之美、充满感情的人文之美、新时代的执政之美。因而,“美丽中国”的概念与内涵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二)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指的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观。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社会实际问题,生态文明观的具体内涵体现在解决实际的人与自然矛盾上,因而并不完全一致。作为目前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强调的是在工业文明背景下,以和谐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观。这种生态文明观是人类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根本认识和看法。[2]学者们普遍认为生态文明观包括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伦理观、政治与经济观等,其核心是反映生态文明内容的价值观。生态文明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世界观,要让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获得全社会普遍认同,宣传与教育是重要手段,而对于在世界观塑造关键期的大学生来说,生态文明观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美丽中国”语境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新要求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承载着新时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清晰而具体地描绘出了未来中国社会的模样。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特别是生态文明观直接影响到他们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美丽中国”建设者。“美丽中国”的内在意蕴一方面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构建了基本框架,指出了明确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另一方面“美丽中国”的理论内涵及其建设实践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营造出了积极和有利的整体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作为国家执政理念,“美丽中国”不仅需要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中,而且要全面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战略发展中,它要求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因而,“美丽中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新要求体现在,生态文明观教育要在“美丽中国”描绘的框架内进行,在“美丽中国”建设的浪潮中践行生态文明观,强化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践性。
二、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析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薄弱
近几年,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整个中国社会对于生态文明的认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高校大学生也比较认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及其意义了解得不够全面,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他们生态文明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一些盲目消费、不爱护环境的行为;对他人破坏与污染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认为与己无关;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己无关,游离于生态文明建设之外。
(二)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体系还不够完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生态思想一般包含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关理论中,主要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生态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容主要集中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内容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涉及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比较少,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法律教育的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侧重近期的理论介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战略部署、实践方式总结等。总体看来,尽管这些课程都会涉及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内容,但是章节少,内容较为分散,没有很好地进行系统化的梳理,而单设生态文明课程的高校基本没有。此外,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上没有跟上最新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多地强调生态文明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对党和国家在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战略举措和全面部署讲解得还不够全面。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资源还不够充分
我国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时间短、经验不足,导致有些高校对生态文明观教育不重视,缺少相应的师资力量和经费支出保障。在师资方面,很多高校缺乏专门从事生态文明教学和研究的专职教师,这直接导致了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缺乏教研深度和专业性。在课程设置上,很多高校把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为选修课,甚至只是考查课,这种情况有时候会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讲解不深入,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也不透彻。此外,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很多高校更关注的是学生的要求,忽视了生态文明方面的价值取向,普遍存在着生态文明相关投入不足的现象。
(四)生态文明观教育缺乏社会实践
高校课堂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但目前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形式十分简单,大部分教师以讲授为主,偶尔播放一些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图片或是一些短视频。生态文明观教育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课堂教学、理论教学,缺乏课外的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方法由于脱离社会实践而过于抽象,缺乏现场感,学生学习兴趣难以调动,也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效果不够理想,是导致生态文明观教育不够深入的重要原因。理论源自于实践,但其目的是要用来指导实践,践行生态文明观必须要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加深刻体会与理解生态文明观。
三、“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路径
(一)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夯实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基础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基础内容体系,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生态文明观教育。首先,在大学生各门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安排中应适当突出“美丽中国”视野下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涉及到 “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章节内容要进行重新梳理,理论论证要更为严密,逻辑上要形成一个整体,对应本课程的特点要有所侧重。其次,各高校很有必要专门设置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课程,内容要涵盖“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相关的全部理论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党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举措以及具体的实操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式方法。再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战略部署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可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探索设置生态文明教育专业,让“厚植生态文明、耕耘美丽中国”的思想观念深入每一位大学生心理,培养新一代“美丽中国”建设者。
(二)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营造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氛围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地方,创造积极、健康、生态优美的校园生态文化,可以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可以围绕这三个层次来进行。首先是物质文化层面,高校要在“美丽中国”理念引领下积极建设“美丽校园”。做好校园空间规划布局,将自然环境融入校园建筑及附属设施,形成建筑优美、设施绿化的总体校园环境;引导帮助大学生打造“美丽教室”“美丽寝室”活动,这些活动更为贴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激发审美情趣、熏陶生态道德情操。其次是制度文化层面,制定校园生态文化行为准则。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必须重视制度文化的建设。制定明确的校园生态文化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大学生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并养成尊重、爱护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再次是精神文化层面,高校要组织好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集中体现了高校师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在高校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产物。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能激发人的斗志、锤炼人的品质、塑造人的灵魂。[3]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创设绿色校园,美化校园环境;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氛围,激发大学生参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建立生态文明周,组织大学生维护和优化校园环境,把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自觉操守,逐步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精神文化氛围。
(三)注重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实效
思想道德的教育的目的要落到行动上,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同样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在实践中深化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增强自身的生态责任意识、养成生态行为习惯。生态文明观实践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学校和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组织,上文论述到的生态校园建设活动,有一部分本身就属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除此之外,高校可以鼓励、支持大学生进行“美丽中国”之美丽城市、美丽家乡的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了解已经取得的建设成就,可以让大学生获得现场感,在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与期盼,从而深化生态文明观教育。也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学生不仅自己能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动来感染他人,形成全社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性循环。高校还可以与本地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组织等共同搭建生态文明观教育实践基地,让大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来,从而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