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加快推动全省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9-03-25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尚有

甘肃林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草原林业生态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 宋尚有

(2019年2月14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是经省政府批准召开的重要会议,也是省林业和草原局组建后的第一次全省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经济、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8年全省林业草原工作,分析当前林草建设形势,安排部署2019年工作。刚才,省委常委、副省长周学文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做好今年全省林业草原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省林业和草原局作工作报告。

一、积极担当,善作善为,过去一年全省林业草原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林业草原工作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坚持机构改革和业务工作协调推进,党的建设和林业草原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开展了全省“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局系统“党建提升年”“管理提升年”活动,着力解决在作风、党建、管理上存在的顽症痼疾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了“三推”问题,加大对局机关干部工作纪律督查和通报力度。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意见》等5项党建工作制度,全面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有效夯实了党建基础。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层层签订了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组建2个巡察组分2轮对8个直属单位开展了巡察;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对局系统11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其中,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2人,撤销党内职务处分2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3人,党内警告处分4人,行政撤职处分4人。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工作,建立整改落实台账,强化整改督查指导,巡视反馈的3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7个,占整改任务的90%,其他3个问题正在全力整改。

(二)祁连山等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问题得到坚决整治。狠抓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治,截至2018年底,祁连山保护区内346项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自然恢复87项、人工生态修复253项,已开展了人工生态修复247项。全省自然保护区184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721个,完成率93%。祁连山保护区22个保护站和18个森林派出所、连古城保护区7个保护站全部上划省林草局管理,解决了“两张皮”的问题。对祁连山保护区内重叠总面积566.88万亩的森林、草原自然生态空间进行重新确权颁证,林草“一地两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理顺了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体制,新组建了黄河首曲和洮河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序推进。编制完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勘界方案》《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范围和功能区总体勘界方案》。制定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白水江片区实施方案》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界碑界桩、功能区界桩标识牌设置方案》。全面开展自然资源本底调查、片区总体规划编制及评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自然资源全要素确权登记试点等工作。积极探索建立管理机构,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正式挂牌,组建酒泉、张掖、白水江三个管理分局,全面统计核实了片区内机构、人员状况。成功举办了“国家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高端论坛和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活动。

(四)林业改革不断深化。提请省政府批复同意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和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截至2018年底,全省涉改的12个市(州)、2个省属事业单位全面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评估验收工作,正在申请国家验收。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省累计办理林权抵押贷款85.3亿元,认定登记家庭林场1090家,组建林业合作社3209个;国家林草局评定的我省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增加到9家。深化林业“放管服”改革,所有申请事项全部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申报,“一网通办率”100%,全年在线申报率提高到97.17%;投资项目审批平均办理时限由原来29.3天压缩到10.1天,压缩幅度65.5%。

(五)林业生态建设进展顺利。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实施意见》,全省依托天保、退耕、三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造林468.8万亩,占年度360万亩目标任务的130%。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8544万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577个。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2018年落实并下达中央和省级林业建设资金70.55亿元,较2017年增加18.25亿元。强化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防沙治沙项目管理,完成治沙造林40.59万亩,封禁面积58.05万亩。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嘉峪关草湖等4个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盐池湾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制定了甘肃省《森林城市创建和评定管理办法》《森林城市评定标准》《森林小镇评定标准》,批复陇南市、武都区裕河镇等1个城市、19个乡镇创建全省第一批省级森林城市和森林小镇。拓宽融资渠道,与省农发行、甘肃银行签署《关于加强合作全面支持林业发展的框架协议》,争取市、县政策性贷款15亿元。

(六)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开展森林资源管理卫片执法工作,2018年全省共发生林政案件2261起,查处2213起,查处率97.88%,有效打击了盗伐林木、违法占用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狠抓森林草原防火各项责任落实,提请省政府发布了《2018年森林防火命令》。2018年,全省发生森林火灾10起(一般火灾5起,较大火灾5起),过火面积共39.1公顷,受害森林面积26.6公顷,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

(七)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提前完成祁连山草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21.97万羊单位的三年减畜任务,传统共牧区牲畜全部退出。认真落实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13.66亿元年度资金全部兑现到户。加快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建成草原围栏380万亩、补播改良20万亩、退耕还草17.2万亩、已垦草原治理73.5万亩。认真组织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治,完成防控面积1227万亩。持续推进“大美草原守护行动”,立案查处非法占用草原、破坏草原资源等案件144起。2018年全省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2.5%。

(八)林业生态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认真落实生态护林员、退耕还林、林果产业、生态效益补偿、帮扶力量“五个精准到户”和项目资金“一个精准倾斜”林业扶贫举措。制定印发《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生态扶贫实施方案》。全年争取生态护林员项目资金3.15亿元、选聘生态护林员40894人,退耕还林任务146.6万亩,向深度贫困县区予以倾斜安排,特别是“两州一县”贫困地区实现了规划内全覆盖。牵头扎实开展了帮扶秦安县脱贫攻坚工作。

(九)绿色生态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种苗花卉、林下经济、木本油料、森林旅游等为主的林业产业,全省特色林果栽植面积2365万亩,年产量558万吨,预计年产值453亿元。认真抓好泾川、康县等7个县区和22个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等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和引导经营主体创建国家森林生态标志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国家森林公园和森林体验基地、森林养生基地等森林旅游项目建设。

(十)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积极推进依法治林,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审议涉林地方性法规8部(其中废止4部、修订4部)。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申报各级标准制修订项目35项,获得批复立项8项。全面推进智慧林业建设,成功举办了全省林业信息化建设现场会。甘肃林业网被授予“全国林业十佳网站”,林业信息化水平综合排名全国第七。加强林业宣传,累计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各类国家和省级媒体刊发宣传稿件8600余篇(条)。制定了《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方案》,不断推动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热情接待来信来访,受理各类信访件216件,接待上访群众约40批次近330人,已办结或答复192件。扎实开展机构改革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草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管理职责以及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防火办、省草原监督管理局及相关厅局机构人员转隶工作,拟定省林草局“三定”方案已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议通过。

回顾2018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省直各部门和各市州党委政府的鼎力帮助,得益于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埋头苦干。在此,我谨代表局领导班子向长期奋战在林业草原战线的各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构改革后,林草融合需要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中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需要统筹谋划、逐步解决。二是党的建设方面,政治理论学习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依然存在,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还有差距。三是思想观念创新方面,由于对新政策新要求学习研究不够,存在因循守旧、惯性思维等问题,运用政策指导和破解工作难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生态保护管理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各类保护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压力不断加大。五是林草产业化水平低、品牌效益不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等问题依然突出。六是草原生态功能恢复还处于初期阶段,整体上草原执法监管能力薄弱,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矛盾突出。七是宣传手段单一、宣传内容偏少、宣传力度不够、信息化建设项目整合力度和顶层设计统筹不够、信息孤岛问题仍然存在。八是项目资金管理还不规范,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任务繁重,资金支出进度缓慢的问题依然存在,资产管理清查出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制约和影响了全省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根源,不断努力加以解决。

二、明确定位,坚定信心,准确把握新时代林业草原发展的新机遇

我省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平衡的资源宝库,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机构改革后,林草局摊子变得更大,责任也变得更大,需要监督管理的自然资源面积占到全省国土面积的80%以上,其中林地面积1.57亿亩,天然草原面积2.68亿亩,荒漠化土地面积2.93亿亩,沙化土地面积1.82亿亩,各类湿地资源2540.8万亩,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251处,这就决定了我省加强林草生态建设与保护,对于实现绿色发展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各市州政府特别是各级林业草原部门要认清肩负的职责使命,准确把握林业草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履行新的职能,敢于改革创新,敢于担当作为,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攻坚克难,着力提升我省林业草原工作水平,把全省林业草原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加快林业草原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进一步全面系统总结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五点要求”和“五个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林业草原事业的影响是深层次、全方位的,赋予了林业草原工作更加神圣的职责,为推进新时代我省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市州政府特别是各级林业草原部门要时时刻刻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增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加快推进林业草原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林业草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林业草原发展与国家发展相协调相适应,紧紧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二)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为加快林业草原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甘肃省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省林业和草原局整合了林业、草原以及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能,旨在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监督管理,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这次机构改革,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林业和草原工作的关心关怀,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和草原工作的高度重视,既是大势所趋,又是工作所需。改革后新成立的机构,实现了林草融合,实现了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统一监管,实现了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集中统一,有利于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障生态安全,有利于解决原来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问题,有利于增强生态保护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各级林业草原部门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既要把林业草原这块蛋糕做大,又要做优做强,在林业草原发展改革新征程上再添佳绩。

(三)国情省情的发展变化,为加快林业草原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呈现长期向好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林草部门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和蓝天的向往,这也倒逼林草部门不断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从政策上来看,在国家层面,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打赢“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都与林业草原工作密切相关;在省级层面,林草部门承担着许多议事协调机构的成员单位职责,特别是省委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更离不开林草部门的积极努力。各市州政府特别是各级林业草原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根本转变,重视研究国家政策,重视分析市场变化,主动搭建平台向上对接争取,真正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四)打赢生态扶贫攻坚战,为加快林业草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中,对生态扶贫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生存条件差、但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可以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要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我省自然条件差,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80%的贫困村和6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和藏区三大片区,35个深度贫困县中,34个在天保工程实施范围,16个属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区。林草业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在生态扶贫中具有独特优势,在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中,将“生态脱贫一批”作为硬性指标进行安排部署,省林草局更是作为生态扶贫专责组组长单位积极投身脱贫攻坚。通过加强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大力发展林草等生态产业,积极推进护林员、草管员选聘工作,不仅可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增加林草产品有效供给,加强林草资源监管,还有利于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状况,促进贫困地区保护生态与脱贫增收协调发展。我们要因地制宜,认真落实生态扶贫责任,强化各项工作措施,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出积极努力。

(五)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加快林业草原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阐明了需要着力防范化解的重大风险。林业草原部门在防范森林草原火灾、盗伐盗猎、安全生产、项目资金管理滋生腐败、违法违纪等风险方面,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同时,在确保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落地生根方面,要防范打折扣搞变通不落实问题;在确保省委省政府和林草重点工作落地生根方面,要防范谋划不精准、推动落实不力、完成质量不高的风险;在确保自然保护地等生态问题整改到位方面,要防范工作不达标风险;在确保巡视巡察审计和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到位方面,要防范整改不力的风险;在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方面,要防范新媒体舆情风险。我们要科学预判形势发展走向,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前考虑、预先谋划,努力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各级林业草原部门要牢牢把握加快林业草原发展的大好机遇,在具体工作中着力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在工作思路上,由过去注重造林绿化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过去,我们注重造林绿化,下一步,各级林业草原部门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幸福家园。要加强面山绿化和森林城市创建,由大规模植树造林向实现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转变。要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种树,逐年累积、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地推进绿化造林。要配套出台大规模造林绿化的具体措施,使甘肃南北逐步形成乔、灌、草相结合,带、网、片相配套的多层次、多树种、多功能的生态风景林。要加强草原保护修复,降低草原利用强度,减人减畜减矿,使草原提高质量恢复生机。要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以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对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整治。

二是在工作任务上,由过去注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向林草深度融合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转变。我省是一个草原资源大省,草原和森林一样,同样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重要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战略资源,必须对林业和草原两项工作统筹考虑、同步推进,让“生命共同体”理念在林业草原部门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实践中得到有力体现和印证。推进林草融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必须考虑全面、细致、周到。草原部门同志要尽快熟悉林业和草原局的基本工作流程,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单位。各处室、各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主动介入,积极创新,尽快熟悉草原工作情况,积极推进落实草原各项工作部署。中办、国办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提出“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各级林业草原部门要构建不同层级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纳入生态红线管理,实现系统保护、完整保护、严格保护。

三是在工作标准上,由过去注重安排部署向重落实重实效转变。当前,很多领导干部抓工作重部署轻落实,花了很多精力,开了很多会、发了不少文,但是抓落实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检查指导,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强调的是科学的部署后,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投入更大的精力来抓落实,作为一名林业草原工作人员,要坚定“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信心和态度,每项工作都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迎难而上,遇事不回避,遇困难不退缩,坚决反对不落实、乱落实、假落实、少落实、慢落实、机械落实、应付式落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七种表现,真正使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林业草原系统落地生根。

四是在工作部署上,由过去注重业务工作向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并重转变。党建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员干部对党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位置是否根深蒂固。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林业草原系统部分单位仍然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认为党建是“虚”、业务是“实”。部分局直单位党委对党建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将党建摆在整体工作的重要位置,重视业务工作,被动应付党建工作;不能将党组织功能发挥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与促进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下一步,各级林业草原部门要牢固树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理念,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坚决克服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两张皮”现象,科学制定各项制度,抓落实严问责,真正促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平衡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五是在工作作风上,由过去向上推向外推向下推向敢担当想干事干成事转变。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在推进工作中,谈客观原因、体制障碍多,主动谋划、协调各方推进问题解决少,缺乏敢于攻坚克难、深入研究解决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不强,进取精神衰退,存在着“三推”现象:一是往上推,遇事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二是往外推,推诿扯皮,要他人去做,自己图清闲。三是往下推,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基层把握,自己不表态或不明确表态,基层无所适从。下一步,各级林业草原部门要坚决克服“三推”问题,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担当意识、发扬进取精神,有效破解制约和影响我省林业草原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层次问题,下大力气、实事求是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端正选人用人导向,真正把敢担当想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上来,把对党忠诚,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重用起来,进一步促进机关作风持续转变。

三、突出重点,着力攻坚,扎实推进全省林业草原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林业草原工作意义重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面对新起点、新职责和新使命,结合我省林业草原实际,今年全省林业草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全面深化林业草原改革,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严格保护管理林草资源,积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不断增强基础保障能力,全力推动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新甘肃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目标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实施意见》,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造林绿化工作,全面完成350万亩以上的造林任务。加快林草深度融合,推进全省草原生态持续恢复,草原植被盖度稳定在52%以上。具体要全力抓好“一个加强,三个加快,三个强化,五个突破,四个注重”等重点工作任务。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继续实施“党建提升年”活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深入开展“党建提升年”活动,切实在六个“持续”下功夫、再用力,确保党建质量再提升。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改进作风,集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持续夯实党建基础,认真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严肃执纪问责;持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持续加强党的群团工作,提振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通过六个“持续”,着力解决全省林草系统部分党组织和个别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淡薄、作风漂浮、纪律松懈、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主体责任不落实、干部职工凝聚力不强的问题,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为全省林业和草原事业改革发展保驾护航。要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巩固好现有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不断提高创建质量和层次。

(二)着力加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要严格按照祁连山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和片区实施方案,尽快制定印发2019年体制试点工作任务清单,靠实工作责任,持续抓好各项试点任务落实。要根据《甘肃省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考评办法》和两个国家公园片区体制试点督察自查工作方案,围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9年重大任务,组织开展专项考评和督察,确保各项试点任务落实到位。要按照国家林草局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综合评估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做好两个国家公园综合评估准备工作。进一步厘清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与当地政府管理职责,履行各自主体责任,全面行使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责,依法实行更严格的保护。要在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挂牌的基础上,抓紧组建省级管理机构,明确机构规格和人员编制,整合“山水林田湖草”资源环境执法机构和人员编制,积极组建统一的综合执法队伍。

(三)着力加快保护地生态环境整治和功能优化调整。要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和我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神树水电站、云坪水电站等通报问题的教训,坚持举一反三,引为镜鉴,对全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生态修复工作开展全面彻底的排查和整治,坚决防止同类问题发生。有关市州政府和责任单位要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以更加坚决的态度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整改,对截至2018年底全省保护区内尚未完成的124项整改任务,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按规定时限完成整改任务。积极推进敦煌西湖等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优化调整工作,协调国家林草局加快向国务院报批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方案。组织完成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界线重新核准工作。推动理顺和健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完成2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区划确界及重新确认的审核报批工作。研究制定《甘肃省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实施方案》,提出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办法,提升自然保护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强与省直各部门的沟通衔接,认真做好其他自然保护地的划转、移交和接收工作。

(四)着力加快大规模国土绿化。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实施意见》,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森林抚育、造林补贴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和项目,着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推进森林乡村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大规模植树增绿。探索实行先造后补、以奖代补、赎买租赁、购买服务、以地换绿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绿化项目。积极推进森林城市创建,配合平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支持陇南市、武都区裕河镇等1个城市、19个乡镇开展第一批省级森林城市和森林小镇创建工作,着手筛选和创建第二批省级森林城市和森林小镇。积极配合全国绿化委员会、中国绿化基金会全民义务植树蚂蚁森林合作造林、公益造林项目,积极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要积极争取国家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将我省适宜退耕地全部纳入国家计划,并安排我省今年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00万亩以上。争取国家新增我省生态护林员、草管员1万名、资金1亿元以上。

(五)持续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与监管。要抓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及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准备工作,科学编制各级森林经营方案和“十四五”森林采伐限额。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林地定额管理制度,依法承办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行政许可,重点加强临时使用和内部使用林地的审核审批及监管。创新森林资源监督机制,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林地和毁林开垦等破坏林地行为,不断提升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认真落实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结合我省实际,着力建立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要继续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强化疫木疫情监测,落实好地方政府防治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森林草原防火期24小时值班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森林草原火灾处置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火灾。

(六)持续强化草原资源保护与修复。要继续组织实施好退牧还草、退耕还草、已垦草原治理、草原防火站、草原鼠虫害防治、草原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中心等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要推进草原生物灾害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不断提高防治效果。要提高草原监管服务能力,加大专职草原监管和村级草原管护员力量,扩大草原执法监管的震慑力。认真做好草原资源调查和统计工作,全面准确摸清草原家底。要严格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科学核定草原载畜量,建立完善违反禁牧和超载过牧的惩戒措施,着力解决禁而不止、平而不衡的问题。借鉴祁连山保护区林草“一地两证”问题整改成功的做法,完成祁连山和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林草“一地两证”问题的整改任务。

(七)持续强化湿地保护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防沙治沙。要协调省质监局尽快出台《甘肃省重要湿地确认指标》,协调省司法厅修订《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争取将黄河首曲湿地申请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力争建立3处以上的省级试点湿地公园。各地要围绕《甘肃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抓紧出台工作方案和配套文件。要依法依规加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乱捕滥猎和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扎实做好岩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和野猪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蔓延,保护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野生动物资源安全。要着力抓好19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6个国家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11个国家沙漠公园建设,积极做好第六次全省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前期准备及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强化沙化土地开发建设活动监督,抓紧制定完善《甘肃省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

(八)改革创新要有新突破。要对《甘肃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8—2022年)》中确定我局牵头的3项改革任务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确定的2019年3项改革事项,以及配合推进的其他任务,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具体化,细化分解、夯实责任、明确时限,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要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林业改革。按照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要求,鼓励承包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方式流转林权,促进林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大力开展家庭林场认定登记和工商注册,推动家庭林场快速规范发展。培育壮大林业合作社,提升林业组织化程度。推荐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认真履行省委农村改革领导小组“三变”改革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职责,引导承包农户以林权证作抵押向金融机构融资,用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对符合贴息条件的给予贴息,降低林农抵押融资成本,促进林业资源变资产。要在做好全省国有林场改革评估验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抓好整改,认真做好迎接国家林草局考核验收准备工作,确保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九)特色林果草产业要有新突破。要坚持示范项目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特色品牌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产业发展举措,因地制宜发展苹果、核桃、花椒、葡萄等特色林果,不断扩大文冠果、油橄榄、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加快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和林产品采集加工等为主的林下经济。要进一步优化林果产业发展布局,推进老果园提质增效,加大特色优势林果品牌培育,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2019年完成经济林果提质增效140万亩。要加快构建现代草原草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保障体系,助推我省由草产业大省向强省转变。

(十)生态扶贫要有新突破。要认真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落实,按照《甘肃省生态扶贫工作方案》精神,认真抓好11项扶贫任务落实。履行生态扶贫专责组组长单位职责,与成员单位共同实施好《甘肃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生态扶贫实施方案》,落实好15个重点生态扶贫项目,力争2019年15个生态扶贫项目为深度贫困县区安排资金30亿元以上。要以生态护林员、草管员项目为重要抓手,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选聘为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脱贫。全面落实好生态护林员、退耕还林还草、林果产业、生态效益补偿、帮扶力量精准到户和林业项目资金精准倾斜的“五个精准到户、一个精准倾斜”林业扶贫举措。帮扶秦安县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全力做好中山镇12个贫困村帮扶工作。要切实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我省涉及生态扶贫问题的整改工作。

(十一)信息化建设要有新突破。要围绕林业和草原发展需要,提升信息化统筹发展水平,完善顶层设计和网络架构,出台《全面促进全省林业和草原信息化融合发展意见》,整合重构全省林业和草原网络体系。要启动实施全省林业和草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继续整合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草原和市(州)资源监控监测系统,建设国家公园信息化综合管理和高分卫星应用平台,完善做强祁连山“空天地一体化”的林区监控体系,启动“祁连一号”卫星立项工作。要加大电子政务水平,开发全省林业和草原综合管理平台,升级改造甘肃林业网,整合全省草原网站,做好行政放管服支撑保障,全面实现全省林草系统电子传输和局机关办公自动化。要筹备召开第四届全省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建立全省林业和草原信息化人才库,建立健全机构队伍,有效解决建管用相互脱节的问题。要建强网络安全体系,完善网络安全预案,做好网络舆情管控,确保网络安全。

(十二)宣传及意识形态工作要有新突破。要组织开展“林业和草原—山水林田湖草宣传行动年”活动,巩固壮大意识形态,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强化主题宣传,继续深入宣传十九大精神,大力开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系列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宣传。加强重点宣传,围绕国土绿化、生态扶贫、资源保护、林草产业、林业改革等重点工作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做好专题宣传,深入开展“八步沙”精神、国家公园建设和“退耕还林二十周年”等专题宣传。继续组织开展“最美护林员(草管员)”网络评选活动。要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要求,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和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作出工作安排,确保政治安全。

(十三)注重规范管理,继续实施“管理规范化提升年”活动。2019年是机构改革后的第一年,也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关键年,全省林草系统要在2018年“管理提升年”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制定和完善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各项工作措施,加强全程规范管理,推进各项职能有效履行。要重点从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去着力,在岗位职责规范化、工作制度规范化、工作过程规范化、工作行为规范化、办公秩序规范化、协调机制规范化、目标管理规范化、决策程序规范化等八个方面全面提升。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配合做好白龙江调水工程、兰州新区至张掖铁路三四线工程建设等省上重大工程涉及保护地准入、林地征占用等报批工作。

(十四)注重科技创新。要针对当前我省林草业发展的现状,利用好现有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省级科技平台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以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优良品种选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为突破,以强化推广应用,优化创新环境为重点,加快建立和优化林草业技术创新体系。要以林草业生产实践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林草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就当前我省林草业科技创新环境来看,需要在机制创新、体系完善、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不断努力,逐步构建起以政府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林草业科技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十五)注重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引领发展、人人都可成才的理念,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围绕打造拔尖领军人才、绿色生态发展人才等“六支重点人才队伍”,着力在落实人才分类评价制度、推动人才顺畅流动、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保障机制和联系服务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精准开展引才引智等重点工作上有新突破,不断夯实全省林草系统人才基础和人才支撑,努力形成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良性互促局面。要围绕建立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干部工作“五大体系”,突出政治素质、实干担当、斗争精神,扎实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各项工作,以优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健全完善干部交流培养使用制度、管好用好扶贫一线工作力量等重点工作为突破口,着力建设林草系统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十六)注重政策法规建设。要坚持把全面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把依宪执政、依法行政、依规施政、依纪从政贯穿于林业和草原工作全过程,坚决维护宪法权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依法治林治草工作。要健全完善林草地方性法规的调研、起草、论证、审议等工作机制,全面做好《甘肃省实施〈森林法〉办法》《甘肃省林地保护条例》《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等3部地方性法规修订工作,从源头严把法规底线,坚决杜绝地方性法规与上位法相抵触、放低生态保护要求、放松生态管控问题的发生。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全面落实合法性审核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度,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要创新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机制,出台《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国有林场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和《国有林场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建立健全分级管理的森林资源监管制度。

同志们,加快推动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省林业草原建设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和幸福美好新甘肃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草原林业生态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生态养生”娱晚年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land produ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