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油茶且歌且行 千亿产业促民增收
2019-03-25刘宁
文/刘宁
大三湘油茶基地农户正在采摘油茶果
2018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湖南衡阳召开。此次会议是继2008年、2010年、2016年之后,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第四次在湖南召开。同期,“2018中国(常宁)油茶旅游文化节”举办,向全国展示湖南油茶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和油茶大省的风采。
世界油茶看中国 中国油茶看湖南
10次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4次选择在湖南召开,为什么?
从全球来看,油茶90%以上产自中国;而国内茶油,湖南占了近一半,是全国油茶第一大省。
据湖南省林业局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省油茶林种植面积2111.1万亩,茶油年产量26.2万吨,年产值450亿元,3项指标均名列全国第一。
湖南油茶,从小作坊经营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今以“三个第一”长期领跑全国。广泛流传的“世界油茶看中国、中国油茶看湖南”之说,可谓实至名归。
湖南广布酸性红壤,适宜油茶生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过去,由于品种质量较差、加工技术滞后等原因,油茶的经济价值并不特别凸显。
2008年,湖南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油茶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先后打造了衡阳等7个区域油茶产业集群。目前,全省油茶面积5万亩以上的县市区有74个,50万亩以上的有11个。
在湖南省林业局局长胡长清眼中,油茶遍布全省,油茶林挂果期长达70年,种植1亩油茶树,每年就可增收2000元以上。他说:“一颗颗油茶果就是老百姓的致富果,不仅是山头郁郁葱葱的风景林,更是老百姓长期致富的经济林。”
湖南还拥有油茶科研优势,省内有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陈永忠博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筛选出油茶优良品种34个,平均亩产茶油50公斤以上,为普通品种的10倍。团队选育出的油茶雄性不育杂交新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8年,湖南省共投入油茶造林资金29.28亿元,实际完成油茶造林75.5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118.4万亩、油茶幼林抚育192.8万亩。
通过改良,低产油茶变中产,中产油茶变高产。胡长清分析,照这个发展思路、速度,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术研发和推广,打造“湖南茶油”公用品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湖南油茶达到千亿产业规模指日可待。
“油茶是一项长期富民产业。一亩油茶能够实现约2000元收入,一个家庭种植10亩油茶,每年就能稳定增收2万元以上,足以确保一个贫困户脱贫。”胡长清表示,湖南省林业局将加大对林农和林企帮助,助力湖南茶油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湖南油茶向千亿元产业高歌迈进
目前,湖南省油茶产业以农民增收、行业增效、产业增值为目标,以改革创新、科技支撑为动力,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和资源培育三大重点,加快推进集约和集群发展,已形成“省级做品牌、企业做产品、林农做基地”的产业经营格局。省林业局组织编制的《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明确提出,用3-5年时间,实现千亿级产业目标。
实现千亿级产业目标,长期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也开始逐步得到解决。
成本居高不下首当其冲。比如,采果、晒干、去壳以及平时抚育等,每个环节劳动强度都很大,推高了成本,使茶油产品短期内尚难走进千家万户。油茶降成本,关键靠科技。比如,推广良种提高油茶亩产量,降低单位成本;在采摘、脱壳、晒干、压榨等生产环节,需要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降低人工成本。
目前,湖南永州等地在新造的油茶林里铺上塑料网,等待油茶籽“瓜熟蒂落”,极大地降低了采摘成本;湖南省林科院研发出新机械,实现机械去壳;大三湘公司研发出“鲜果榨鲜油”技术,可免晒干工序。这些创新措施如进一步优化整合,必定能突破茶油成本高这个瓶颈。
不像其他食用油品牌知名度、集中度高,目前,国内茶油品牌“散、小、弱”也是一大瓶颈。据介绍,茶油在我国食用油市场份额不足2%。市场规模如此小,但在全国却有上千家油茶企业、众多茶油品牌参与竞争,品牌集中度、知名度之低可见一斑。
湖南作为“茶油第一省”,联合创建了“湖南茶油”公用品牌,致力于提升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全省已培育出大三湘、山润、贵太太、林之神等一批颇具影响的茶油品牌,打响品牌、开拓销路正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