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2019-03-24鲁华
鲁华
内容摘要: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然而,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巩固、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将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家园合作共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同步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
什么是习惯呢?心理学上定义为是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中逐渐巩固下来的,在一定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出现的某种行为。行为习惯则包括人在学习、生活、道德实践中无意识地会自然出现的行为方式。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家长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认识开始。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
一、发挥幼儿园的主导作用
幼儿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重视是值得肯定的。其中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幼儿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配合。只有与家长合作才能使这一活动得到最大最优的效果。
1.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
幼儿园在实施活动时,一定要向家长宣传其活动的理念,使家长对其有一定的了解。让家长知道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其次,幼儿园必需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相互交流与沟通
如果说宣传是迈向合作的第一步的话,那么沟通就是迈向合作的延伸,是真正架起家园合作的桥梁。一个良好发展的幼儿园,一定是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的。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言辞,要主动与家长交流。使家长了解行为习惯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更好地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从而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注重指导应材施教
幼儿园的指导作用是实施家园合作的最直接的方式。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存在困惑,这时幼儿园就要结合幼儿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向家长系统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
4.组织活动激发家长积极性
幼儿园应该多组织活动,增加与家长见面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如以环保为主题的“时装秀”上,让家长自己设计服装、自己当评委,融入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极大地激发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又极大的调动了家园合作的积极性。
二、强化家长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校,家人是第一任老师、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家庭教育是长久性教育。 陈鹤琴认为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家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活动
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在幼儿园表现的怎么样,对其他的事情则一概不关心。其实,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家长,会持续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园的活动计划贯彻进家庭中,才不会使孩子在幼儿园学的好习惯在家中被抵消了。
2.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教育孩子不只是幼儿园的责任,家长也要积极配合。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让幼儿在园和在家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巩固孩子好的行为。
3.耐心教育反复练习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就要更耐心,要不厌其烦地教,并通过口头表扬,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
三、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的家庭和幼儿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配合、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就要求家园双方做到以下几方面:
1.保证家园合作的双向性和互惠性
在家园一体化教育中,家园双方要有平等的态度,作为合作伙伴,双方不仅要分享好的育儿经验,还要及时交流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情况,这就体现了双方不仅是信息的发送者,同时也是接受者。
2.不断加强家园合作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学前教育强调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家园合作,通过家访,组建家长志愿者,鼓励他们把自己宝贵的经验、宽裕的时间奉献给幼儿园,充分地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让幼儿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
3.增强家园合作的实效性和规范性
家园合作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只有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充分利用这些已有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发展。否则,就会削弱教育的结果。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不能替代的。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必须做到“家园”互动、“家园”合作,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唐骏波《习惯主导人生》
[2]陳卫东.《良好习惯是健全人格的巩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