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水稻产业现状调研报告
2019-03-24蔡巨广廖荣周许鸿江胡荣华张以华
蔡巨广,廖荣周,许鸿江,胡荣华, 张以华*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8;2.福建省将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将乐353300)
水稻是将乐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深入了解将乐县当前水稻产销形势、农户种植意向、水稻品种结构及绿色生产主要技术模式,更好地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促进水稻产业绿色发展,对将乐县水稻产业现状进行调研,现将有关事项报告如下。
1 调研背景
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国超过60%的人以大米为口粮。虽然自2000 年以来玉米产量大幅上升,导致水稻产量在粮食作物中的占比由1991 年的46%左右下降到2016 年的36%,但水稻在中国的粮食中仍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中国稻谷产量基本维持在2.1 亿t。由于人们生活收入增长,大米消费习惯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消费升级,中国进口优质稻米数量和金额持续增长。到2016 年,中国大米进口量高达353.39 万t,进口金额15.86 亿美元,为历史最高值。泰国香米、日本越光米等因米质好、口感细腻,大多直接进行销售,占领中国高端米市场。在此背景下,调研将乐县当前水稻产业现状,为将乐县更好地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促进水稻产业绿色发展,促进企业和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 调研方法与内容
2.1 调研方法
走访当地种子企业、种子生产商、种子代理商、米业公司、水稻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主管部门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组织和农户。
2.2 调研内容
2.2.1 稻谷产销形势 稻谷产量、销售价格、成本收益变化、种植意向、弃耕和退租现象、优质稻与普通稻价格差异、稻米品牌创建等。
2.2.2 水稻品种结构 当前水稻生产用种情况,包括优质稻和普通稻、常规稻和杂交稻,分析品种结构变化原因、优质稻发展潜力等。
2.2.3 产业发展热点 直播稻和再生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模式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3 调研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产销形势
3.1.1 2018 年水稻产销情况 2018 年将乐县水稻种植面积约10 733.3 hm2,稻谷产量6 750 ~7 500 kg/ hm2,农民生产的稻谷在留足口粮后,余粮几乎全部销给米业公司,以湿谷1.8 元/kg、干谷2.5元/kg 的价格交易。与2017 年同期相比,2018 年总成本增加约12.5%,其中人工成本增加18.2%~38.5%,农资成本增加11.1%,土地租金与2017 年同期基本持平。用工成本的激增,主要原因是现在农村严重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和机械化程度低。将乐县目前的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低,特别是插秧环节。插秧工基本上都是老弱群体,工作效率特别低,甚至出现从省外请来人工插秧队伍,从而大大增加用工成本。水稻种植成本的增加造成利润降低,严重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1.2 2019 年水稻种植情况及耕地抛荒情况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9.8℃,年平均降雨量2 027 mm,适宜水稻粮食生产,同时也是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之一。2017 年和2018年将乐县水稻种植面积保持在10 733.3 hm2左右,2019 年水稻种植面积略有增加。当前,中国南方稻区特别是丘陵地区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严重缺乏,用工成本逐年增加,农资成本过高,农业收益太低。同时,农业基础设施破旧、不完善,容易遭受自然灾害损失,增加农业风险;耕地小且不规则、零星分散,流转率低等多种因素造成耕地抛荒现象。但将乐县的耕地抛荒极少,当地种粮大户尚无弃耕、退租现象,仅有少许散户有少量耕作条件较差的田块抛荒。2010 年以来,将乐县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旧村复垦,新增耕地面积293.3 hm2,有效地改善了将乐县耕地质量,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对抛荒耕地进行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1]。
3.1.3 稻米加工业情况 目前中国稻米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先进产能不足、深加工水平低的状况。本次调研将乐县两家在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米业公司,分别是将乐绿景农生态米业公司和将乐县金圣龙米业公司。前者主要经营中偏高档大米,2017 年的稻谷收购量为400 万kg,2018 年的收购量略有增加;2 a 的稻谷收购价格保持在3.6 ~4.8 元/kg,大米出厂价平均13 元/kg。后者经营的是中偏低档大米,2017 年收购优质稻谷和普通稻谷共200 万kg,2018 年收购数量大幅下降,主要收购普通稻谷,约52.5 万kg;2017 年的稻谷收购价为2.74 ~4.04 元/kg,2018 年的收购价下降明显,为2.56 元/kg,大米批发价格为3.9 元/kg。由于先进产能不足,大米加工链条短,主要以初加工为主,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导致利润极低,而且未进行品牌建设,市场竞争力不强。
3.2 水稻生产品种结构
3.2.1 优质稻发展潜力 2018 年将乐县建立高档优质稻核心示范片101.3 hm2,能辐射带动周边3 333.3 hm2的稻区。优质稻的种植户以种粮大户和米业公司为主,散户种植少许优质稻作为口粮。种植的优质稻品种主要有荃优212、泰优2165、晶优534、内6 优7075、野香优航148、晶两优华占、隆两优黄莉占、桃优莉晶、中浙优1 号、将银99、宜优嘉7 等。这些优质稻品种大米外观品质好,整精米率高,口感较好,稻谷售价比普通稻谷高出20%以上,深受老百姓和米业公司喜爱,其种植面积有逐年增加趋势。
3.2.2 常规稻和杂交稻品种发展趋势 目前将乐县农民以种植杂交稻为主,常规稻主要是一些优质常规稻如将银99 和少许特种稻如紫两优737 或一些糯稻等。在水稻品种方面,甬优系列和中浙优系列的杂交稻品种面积占比较大。但由于杂交稻种子价格较高,一般价格约100 元/kg,同时其它农资成本逐年增加,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农民种田利润极低甚至亏本,导致种田积极性不高。而现在的常规稻产量水平已接近杂交稻,并且常规稻的稻米品质一般都较杂交稻优,稻谷售价更高,产值与杂交稻相差无几。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特别是种植大户开始选种适合粗放型管理的优质常规稻品种,出现常规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而杂交稻面积逐年下降的趋势。
3.3 当前水稻产业发展热点问题
3.3.1 机插秧和直播稻发展现状 将乐县水稻种植的用工成本占总成本的16%以上,推广机插秧和直播稻是降低水稻种植用工成本的有效措施。实践表明,机插秧和直播稻的产量与人工插秧的产量相当,甚至更高,同时省工省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2018 年将乐县机插面积占水稻总种植面积11%左右,主要集中在种植大户。直播稻刚进入试验阶段,福建福瑞华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将乐县试验基地进行人工直播稻试验。虽然机插秧和直播稻2 种种植方式有着显著的节本增效的优点,但将乐县地处丘陵地带,山多地少,耕地零星分布,以小面积地块为主,不便于机械化操作。除此之外,制约机插秧和直播稻发展的重要因素还有以下几点:机插秧对种子的发芽率和播种技术、秧田管理有更高的技术要求;直播稻品种必须是抗倒性好、早生快发的较矮品种;同时对排灌条件和稻田的耕作水平都有较高要求;将乐县属丘陵地貌,鼠害鸟患严重,直播的种子容易被鼠鸟吃掉,致使严重缺苗,需对缺苗严重的地块及时移密补稀,增加工作量。
3.3.2 再生稻发展现状 将乐县再生稻种植面积极少,2018 年再生稻面积约6.7 hm2。影响再生稻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因素是水稻品种和机械化收割。目前适合福建省推广的再生稻品种不多,一般需要选用生育期较短、再生能力强的品种作为再生稻。其次是当地的栽培习惯,前茬晒田不够或者干脆不晒田,导致后期地块土质较软,机械收割时严重碾压坏稻桩,致使再生稻产量低,农民积极性不高。再次是再生稻的谷子成熟度不一致,导致其加工出来的大米整精米率不高,卖相不好,售价偏低。目前在将乐县推广再生稻的前景不乐观。
3.3.3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模式发展现状 将乐县的稻渔和稻鸭种养模式还正在探索中,目前采用该种种养模式的面积不超过207 hm2。该2 种种养模式需要有丰富的水资源,而将乐县大部分的田块是山垄田,水资源可能是制约这两种模式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当地农民习惯了传统的种植方式,习惯用传统高效的农药防治病虫害,稻渔和稻鸭种养模式必须不施农药或少施农药,在农民的传统观念中,不施农药很难防治病虫害而造成减产。再者,稻渔种养是需要对稻田破坏性的建设,需要在田中建鱼池或挖深沟,一旦种养失败,对稻田恢复原貌成本高,而且会影响以后的稻田耕作,所以农民不愿意去尝试这种种养模式。
4 促进将乐县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快选育或引进适宜将乐县种植的优质抗病水稻品种
加快选育或引进适宜将乐县种植的优质抗病水稻品种是发展将乐县水稻产业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稻米的需求由数量转向质量,不仅要外观好看,口感好吃,更注重营养与健康。当前适宜将乐县稻区种植的既优质又抗病的高产品种少之又少,在同一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存在数量多、杂、乱现象,品质参差不齐。虽然有许多品种高产,但同时也高耗,需要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无法满足人们和米业公司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因此,需从水稻品种入手,选择适宜将乐县种植的优质抗病水稻品种,迎合市场需求。
4.2 加大推广农业机械化进度,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率
开展全程机械化高效水稻生产技术研究和绿色、轻便化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运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促进企业和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将乐县水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3 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家庭农场,支持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
围绕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通过培训,使一部分小农户能够发展成为家庭农场主。在金融方面,完善无抵押、无担保的小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提升小农户融资能力。在保险政策方面,加大水稻种植保险力度和覆盖面,增强水稻种植户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4.4 加快土地流转速度
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为农业机械化、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的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由于将乐县人多地少,耕地零散承包,无法连片规模化、机械化种植。通过土地流转,打破零散种植模式,减少土地抛荒,促进土地向种田大户、合作社、企业等有实力的个体和组织集中。进行规模化经营,能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力和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提高水稻种植效益[3]。
4.5 加强稻鸭种养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稻鸭种养技术是2000 年中国从日本引进的一种全新的共作模式,现主要在安徽、江苏和浙江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推广。该技术是以稻田为中心,水稻与家鸭互作共养,辅以人工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4]。在将乐县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稻区可进行研究推广稻鸭种养模式,有利于减少稻作对环境的污染,节约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生产优质绿色的稻米和鸭肉,满足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要。
4.6 进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
引导大米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专业组织进行品牌建设,培育产品品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