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现代合唱在国际化语境中的话语权
2019-03-24黄青
黄 青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自2011年11月7日,由广东省合唱协会、深圳市群众艺术馆主办、深圳市合唱学会承办的第一届“广东省(深圳)国际合唱指挥大师班”(以下简称大师班)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笔者几次参与大师班的观摩并与同行们交流后认为,大师班较好地发挥了专家的知识体系与训练方法,是我国接触国际主流合唱知识与表演技能很好的平台。由此,本文希望梳理并总结八届大师班带来的合唱观念与技术训练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代合唱的历史经验与当下困境,思考如何提升我国现代合唱在国际化语境中的话语权。
一、中国现代合唱的国际化探索——大师班之经验谈
“国际化”“前沿化”“最新颖”等等是历届大师班最核心的关键词。“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一词源于计算机领域,是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发展的过程。[1]大师班邀请的都是当代国际知名专家,他们带来国际现代合唱最前沿的艺术观念、表演技术,以及当今国际舞台常演的现代合唱作品。
(一)合唱声乐技术的国际化观念
大师班的专家带来的经验之一是国际化的合唱观念。这些专家均为国际上较有影响力、较为前沿的指挥或博士学者。他们来自世界各地,知识全面、观念新颖、经验丰富,授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让学员们分享到不同国家的合唱知识与艺术特点,也感受到各国合唱观念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大师班成为我国了解和学习国际现代合唱的一个窗口。
大师班带来西方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合唱观念,给学员们的审美以强烈的冲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从建国后的合唱观念朝着世界当前的合唱艺术理念迈进。合唱表现从原先政治化、思想化、集体化等特性,逐渐转向生活化、艺术化与审美化的合唱表达,更多体现出人性的追求、生活的艺术与人文主义的思考。这种审美转变与西方合唱长期以来追求的和谐、崇高审美逐渐趋同。
(二)多元特性的国际化合唱作品
多元特性的合唱作品是专家们带来的当前各国现代合唱作品中的范本。八届大师班为学员提供了两百多首来自不同国家的歌曲,这些作品来自世界各大洲,其中,合唱最发达的欧洲、北美洲的作品最多。
这些作品大多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传统调性创作为基础,讲究可唱性,注重和声逻辑进行与音响色彩的对比,多运用复调技术,具有现代合唱的音响观念,充分展示现代合唱的演唱技能与艺术表现。作品兼具声乐思维与器乐思维,体现了欧洲合唱传统与当代创作技法的有机结合。此外,作曲家充分考虑到各种表演的效果,如泛音的音效,在复调和主调织体中多声部和声排列的逻辑音响设计,复杂和声产生的立体化音响,以及乐曲横向结构与内容的关系等等。这些技术是我国合唱创作比较缺乏的,作品音响令人耳目一新。
(三)国际化合唱技术与训练方法
现代合唱的训练、音乐诠释与歌唱语言等内容是当前国际合唱比较有效的方法。
1. 多样化的训练方法
专家们的训练方法虽大相径庭,效果却殊途同归。他们提供多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展示他们多年合唱研究与教学中的“绝活”:一是导入趣味性训练手段;二是塑造群体性声音的有效方法;三是讲究合唱声音训练效率的热身手法;四是建立复调音响听觉的有效方法。
2. 精致化的音乐诠释
专家们非常重视对音乐作品的诠释,从细节演绎到音响营造,都达到精致化。专家们的能力不仅体现在音乐诠释上,而且体现在合唱团的驾驭上。即便是存在较多问题的合唱示范团,经他们简短的十几分钟训练,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问题,将演唱提升到较高的艺术水平。
在合唱技术与音乐诠释上,专家们强调和谐统一的声音基础,讲究横向、纵向的立体音响结合。在旋律、低音、内声部音响比例协调的基础上,突出低声部的功能,通过低声部产生的泛音来融合整个合唱团,达到圆润、丰满而立体的音响效果。
3. 准确化的歌唱语言
西方合唱历史悠久,合唱文献不仅数量大,而且多国文字并存,国际化指挥家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的共性与特性,及时地指出合唱团员演唱中的错误与不足。专家们不仅准确掌握不同国家合唱作品中歌词的吐字发音,还要在此基础上诠释好音乐的旋律线条,准确表达音乐情感内容,直至迅速指出并纠正合唱队员在这方面的不足。
简言之,八届大师班带来了当前国际现代合唱前沿的艺术观念、表演技术等现代合唱艺术的国际化经验,这些为思考提升我国现代合唱的国际化话语权提供了很好的镜鉴。
二、中国现代合唱的历史经验与当前困境
根据“中国现代合唱”关键词的知网搜索,最早使用这一名称的是我国著名近现代音乐史学家汪毓和先生。1989年,他在《中国现代合唱音乐(1946-1976)》[2]中率先提出“中国现代合唱”,虽未具体定义,但从其内容可知是指所有中国合唱。现在学界多以“当代合唱”来替代“现代合唱”,本文沿用“现代合唱”这一说法,并用它来阐述八届大师班提出的“国际化”合唱的内涵。
(一)中国现代合唱的历史经验
《中国现代合唱音乐(1946-1976)》论述了中国现代合唱音乐的早期发展的历史经验:“这三十年的中国合唱作品与中国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中国合唱作品从以带合唱的群众歌曲为主向少年儿童合唱曲、艺术性合唱曲、大型合唱曲等范围扩展;从学校歌唱活动朝着与民众社会活动结合与艺术演出结合推进,从运用欧洲传统的多声部写作经验向采用西方现代创作技法探索。”[3]汪毓和指出,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发展现代合唱方面积累了探索性的历史经验,如创办了多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培养了专业合唱人才,在多个表演团体中创建专业合唱队,组织了全国性的“合唱指挥训练班”,聘请了苏联专家来华担任长期培训工作,还选送了一批指挥去国外深造。应该说,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合唱交流确立了早期的合唱国际化路向,通过引进专家与走出去学习的方式初步促进了我国现代合唱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合唱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群众合唱得到了张扬,童声合唱与校园合唱迅速成长,合唱艺术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现代合唱也尝试融入世界,开始参加国际上的专业合唱比赛与演出。这时期的另一个新气象是我国合唱音乐理论得到发展,西方现代作曲技法逐渐被引入现代合唱中,扩大了现代合唱的艺术性审美。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通过组织各种合唱国际大师研修班、举办国际合唱比赛等活动,加快国际合唱交流的步伐和融入国际合唱的进程。如“广东省(深圳)国际合唱指挥大师班”“走进欧洲合唱”“中国国际合唱节大师班工作坊”,以及各音乐院校不断邀请国际知名合唱专家来华授课,这些大师班及课程各具特点、互有优势。这些交流带来国外最新的合唱理念以及训练手段,风格多样、作品丰富,让我们逐渐了解当代世界合唱的现状,反思自身的发展策略。近年来,随着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正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式融入国际合唱,在频繁的中外交流中,我国专业合唱展示了民族化、个性化与艺术化特点,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但是相对于国际顶级的现代合唱,我们还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二)中国现代合唱的当前困境
合唱艺术是舶来品,传入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今我国现代合唱表演发展迅速,人们日趋要求合唱艺术与国际接轨。然而,我国合唱专业学科发展仍然缓慢。
困境一:人才供给短板较多。其一,我国合唱指挥的教师,乃至高校音乐学院的合唱课教师,大部分为音乐学专业而非合唱指挥专业毕业,他们的合唱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合唱表演与训练技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至于合唱工作的开展总是难以得心应手。其二,中国只有五六所音乐学院设立合唱指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明显不足。一些学校招收少量的硕士研究生,但是合唱知识亟待体系化。师范院校培养的合唱人才不少,但是相对专业性比较薄弱。其三,本科院校设立合唱指挥专业的屈指可数,这造成我国当前师资缺乏、专业性层次较低的局面。专业合唱指挥人才培养的劣势明显制约了我国合唱的发展后劲。
困境二,合唱创作动力不足。自李叔同的《春游》以来,我国合唱创作一直在国际合唱创作的影响下缓慢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期间我国合唱与国际合唱的水平差距逐步加大。西方进入现代音乐与后现代音乐时期,涌现出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合唱作品,其中不乏经典之作。相比之下,我国合唱创作作品数量不少,但类型单一、音乐风格同质化严重阻碍了合唱事业的发展。新一代合唱作曲家正在成长,但是大部分作品还不够成熟,而一些知名作曲家以器乐创作为主,只有少部分人涉及合唱创作。
困境三,合唱观念停滞不前。当代西方合唱思维与审美观念飞速发展,形成以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并存的多元化创作观念。我国的作曲家、指挥家与合唱团的合唱观念大多与建国初期相近,与国际当前合唱观念相差甚远。大部分指挥对当前国际现代合唱表演艺术观念、审美要求与创作思维等认知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学习与掌握这些知识与观念,才能让更多的中国合唱融入国际现代合唱的高端平台,使中外音乐文化交流更加平等、丰富与完善。
三、提升中国现代合唱在国际化语境中话语权的思考
21世纪以来,中外合唱交流频繁,人们观念更新、眼界大开,不断寻求国外高水平合唱艺术的表演与训练方式。随着国际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现代合唱的短板也越来越多。由此,本文提出如下思考,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为提升中国现代合唱的话语权添砖加瓦。
(一)继续弘扬中国现代合唱的国际化交流历史经验
20世纪以来,马革顺[4]、严良堃[5]、吴灵芬[6]、田晓宝[7]等专家先后到国外学习,他们熟练掌握了国际合唱的精髓,把国际的合唱理念与中国实际和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符合我国特点的合唱艺术。在前辈专家与后继者的努力下,中央乐团合唱团、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中国交响乐团少年与女子合唱团、华中师范大学Ting Kong合唱团以及杭州师范大学“八秒”等专业团体不断地被邀请参加世界合唱的比赛与演出,他们积极地参与国际合唱交流,既代表了中国合唱的良好形象,又融入了国际合唱的主流,成为中外合唱交流的重要成果。2017年10月“诗意中国—TianKong合唱音乐会”在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成功举办,中国的合唱团受邀参加,“他们努力寻找中国音乐民族性与世界合唱艺术共同性的契合点,探索一条既能体现中华民族内在艺术审美和文化品味,又能‘无形’之中为世界所接受和喜爱的中国合唱发展之路。”[8]因此,我们要继续弘扬中国现代合唱的国际化交流经验,通过举办众多国际大师班来了解和学习当前国际的前沿合唱,继续以选送合唱创作与指挥人才赴海外留学、访学等方式深入地学习西方优秀现代合唱艺术。
(二)构建大师班的长效机制,以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合唱的国际化发展
大师班坚持高艺术性与前沿性特点,了解与掌握国际合唱中的新知识、新训练手段、新作品以及新合唱视野,有利于更新我国的合唱观念。大师班带来的知识内容与训练方法对于学员宛如灵丹妙药,使他们明确合唱表演与教学的方向,学习当代国际合唱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与新思路,体验人性化的教学理念与方式。
大师班的学员队伍不断壮大,层次多元、受益面广。从第一届大师班的200多位学员逐渐发展到第八届的600多人,从以广东为主逐渐向全国拓展,最远的学员来自新疆喀什市,大师班的吸引力正在逐年扩展。[9]学员的结构也呈现多元化特征,前两届大师班学员绝大部分是深圳周边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第三届大师班开始,高校合唱专业教师、国内职业指挥纷纷参与观摩,中国合唱协会几位著名指挥家也参加了大师班,他们对专家们的授课评价很高,认为收获匪浅。[10]正如大师班负责人陈光辉所言:“创立国际指挥大师班坚持高水平与严肃性,邀请的专家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大师,这些专家的学术与技艺符合国际上指挥与合唱艺术发展的最新态势。”可见,大师班主办方的视野已经深深地投向国际合唱的前沿,他们不仅自身合唱表演艺术获得明显提高,还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合唱交流的重要组织者与参与者。因此,建立大师班的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合唱的国际化发展。
(三)大力发展合唱学科,推动合唱专业或者合唱学院建设
当前,举办各式各样的“合唱大师班”已成为我国的新常态。不可否认,大师班已然初步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现代合唱的一些短板,推进了我国现代合唱朝着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大师班也有缺憾之处。首先,大师班的作品数量大、语言丰富,演唱难度不均,地域化审美特点鲜明,学员难以全面了解作品文化内涵。其次,示范合唱团员的语言能力较弱,从演唱到理解都有较大的困难,仅靠短短几天大师班的学习,学员们无法精细雕琢并完美地表演,对这些优秀作品的精髓展示不够。其次,由于专家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的因素,授课专家以告知所以然为主,而无法告知所以然的原因,专家训练方式的原理以及选择方式则被令人惋惜地略过,深层原因只能通过揣测,容易造成瞎子摸象的现象。因此,光靠大师班的专家授课是远远不够的,大师班并不能代替我国合唱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只能成为我国合唱发展的短期补充。
针对我国合唱学科发展缓慢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师范院校与音乐学院更大范围地设立合唱指挥本科专业,设置符合当前国际合唱表演人才以及体现我国特色的课程体系与实践内容的培养方案,通过建立当前国际合唱的音响观念、掌握各类合唱表演技术、深入学习作曲技术理论、加强丰富多元的舞台实践表演、深化民族音乐精髓学习等方面的合唱综合知识技能训练,大力推动现代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如阎宝林教授所言:“要真正把合唱指挥作为一门学科来对待,而不能把这门学科完全娱乐化。”[11]
(四)大力创作与传播国际性、民族性、个性俱佳的优秀中国作品,构建中国现代合唱国际化的立根之本。
我们大力学习西方合唱技艺,其目的并不只是通过西式的训练去表演西方合唱,去表现西方音乐的审美,而应该在西式现代合唱经验的基础上,把优秀的、反映中国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的合唱作品介绍到国际上去。如阎宝林教授所提到的那样,“通过大量不同风格的西方曲目训练,结合频繁的国际观摩、学习、互访与交流,一些优秀团队和指挥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把握住了西方合唱的类型特征、技术框架与人文特质,在国际大赛上斩获金奖,提升了中国合唱的国际地位与声誉,这是中国合唱国际化成就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在近几年的国际化进程中,中国合唱开始有了一种转向的新趋势,即不满足于单一向度地吸收借鉴西方合唱,不满足于西方合唱框架下的那种普遍性,而是谋求吸收西方精粹的同时,把自身文化的主体性扩大为一种新的普遍性。”[12]
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学习西方合唱的目的之一,是能否熟练的用西方人的表演方式来展现我国的现代合唱艺术,用国际主流的表达方式讴歌我们的精神,为人类的进步发出我们的声音。田晓宝教授曾说过:“只有当高水平的外国合唱团主动选择我国作曲家创作的大量合唱作品并在世界高端舞台上演出,我们才能称得上合唱强国。”[13]当前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唱作品屈指可数,中国合唱作品在国际合唱舞台影响严重缺失。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合唱音乐创作人才,为创作高水平、高质量的优秀中国合唱作品营造氛围、创造机会。目的之二是大力促进适合国际主流表演方式的中国现代合唱作品的推广,这才是我们中国现代合唱艺术国际化最有意义的方面,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一种方式。
四、结语
一百多年来,中西方音乐交流渐趋紧密,器乐、声乐(独唱为主)方面的交流频繁、硕果累累。进入21世纪,中国合唱加快国际化交流速度,仍慢于其他音乐种类国际化交流探索。我们只有加快、深入地了解当前国际前沿合唱,才能成熟而审慎地对待国际合唱与我们自身的合唱发展问题,在国际合唱中找到立足点,从交流中找到自我发展之路。学习西方前沿的合唱思维、观念以及训练方式,并不是走“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殖民,“我们今天已经不需要再刻意去讨论所谓‘中体’还是‘西体’‘民族的’抑或‘国际的’这类‘虚设焦虑’的问题了,当我们把世界合唱文化‘看成人类共享资源’的时候,就会甩掉这些子虚乌有的‘包袱’。”[14]我们只有深入了解西方合唱的精髓后,才能进一步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思考我们该寻找哪些自身的特点与长处跟国际优秀的现代合唱艺术相提并论?思考我们现在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现代合唱创作出现了新现象,陈怡、曹光平、刘晓耕、徐坚强等为代表的一些作曲家在合唱的国际性、民族性、个性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创作出具有现代合唱观念的作品。他们既熟悉现代合唱的国际趋势,了解现代合唱思维,又能够深入挖掘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精粹,通过个性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现代合唱作品。这些优秀作品通过我国合唱团在国际舞台上的比赛与演出,已经逐步为国际合唱所了解,但还没有完全被他们接受。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在我国合唱创作作品中还属于少数,因此,我们还需要有更多更好的作品让国际合唱舞台主动接纳,到那时我们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合唱文化自信”,才能在国际化语境中提升中国现代合唱的话语权。
注释:
[1] 百度百科对“国际化”的解释,2018年9月4日,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BD%E9%99%85%E5%8C%96/8552247?fr=aladdin,2019年5月4日。
[2][3] 汪毓和:《中国现代合唱音乐(1946-1976)》,《音乐研究》1989年第2期。
[4] 马革顺,男,原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曾经到美国威斯敏斯特合唱学院留学。
[5] 严良堃,男,原中央乐团著名指挥,曾经到苏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
[6] 吴灵芬,女,原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曾经到苏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
[7] 田晓宝,男,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曾经到美国伊州奥古斯那大学访学。
[8] 邓 畅:《中国合唱对话世界》,《人民音乐》2017年第2期。
[9] 根据“广东省(深圳)国际合唱指挥大师班”主办方提供的统计材料整理。
[10] 中国合唱协会孟大鹏、田晓宝、陈家海、朱步熹等指挥家先后多次观摩“广东省(深圳)国际合唱指挥大师班”。
[11] 杨 旭、阎宝林:《阎宝林教授谈合唱(上)——“八秒”的合唱秘籍》,《歌唱艺术》2013年第10期。
[12] 阎宝林:《求索中的反思》,《人民音乐》2017年第8期。
[13] 田晓宝:《中国当代合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2016年鼓浪屿合唱节讲座。
[14] 冯效刚:《早期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蕴涵探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