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初探

2019-03-23李淑梅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循环经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李淑梅

摘 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依托先进的生产技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满足当下社会需求的前提下,保证后世子孙能够再开发利用的发展模式,以此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积极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业经济平稳增长等方面同样起着积极作用。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展开合理的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绿色有机食物,还能够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土地资源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但当下,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技术、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要求相关人员应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积极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实现农业经济长久稳定发展。

1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近年来,我国农业与工业发展始终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工业的产值,但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具体体现在:有害化学物质对食物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也加重了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加大了化工废弃物的排放量,对土地环境受到破坏;地下水不合理开发,引发一系列土地问题,如土地盐碱化、土壤酸化等等影响了土壤再生。此外,还有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资源破坏、过度开发等行为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始终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但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较慢,经济产值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虽然我国农业人口数量较多,但是农民思想较为保守,受教育程度较低,更多依赖传统生产技术;其次,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下,没有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对农业经济产值以及年产量带来严重影响;此外,由于城市化发展水平提升,农村青壮年选择去城里发展,农村多为老人和留守儿童,很多土地没能得到很好地管理,闲置耕地数量增多,不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水平;最后,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存在漏洞,加大了农作物种植风险。

1.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

近年来,我国在工业、教育、服务领域的投入逐渐增加,在农业支持力度上稍显不足,虽然这些领域同样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但远不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也加剧了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如农村运输条件较差;灌溉方式较为落后,无法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

1.4 农业产业结构无法满足现代生产需求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多为个体经营,国家将土地分包给农民,农民自己进行种植、生产和销售,虽然赋予了农民生产自由,但由于农民生产方式较为低下,生产专业化水平不足,使得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受到一定影响,以劳动力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必然不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生产水平。此外,由于农业种植多受自然环境影响,如遇到干旱、洪涝灾害就会影响一整年收成,不利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2 實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 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统一

要想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应在不违背生态环保要求前提下提高农业经济产值,这也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积极关注农业经济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进行紧密结合,实现土地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政府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农作物生长习性有一定的了解,摸清农作物生长规律才能更好的确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如建立农耕、水利、畜牧为一体产业链条,减少其运输销售成本;其次,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及土地现状选择适宜农产品,提高农作物产量,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2.2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

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生产技术,只有建立全面的先进的基础设施才能带动农业经济的增长,才能提高农产生产现代化水平。农民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由于农民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生产技术较为落后,需要积极开展对农民生产技术的培训工作,通过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实现来带动我国农业经济长久稳定发展。

2.3 建立和完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度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消除了农业产业发展中一些不合理现象,同时国家和政府也要积极参与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来,完善农业法律体系,确立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为建立规范化农产品市场奠定基础。

2.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落实同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对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农产品需求量较大,因此通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则可以大大缓解农产品紧俏局面,可以通过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带动相关农产品发展,通过开放型产业,不断深化农产品产业链,进一步开发农产品市场,进而实现一体化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我国虽然具有一定的农业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产需要,农民基础设施不完备、产业结构落后等都不利于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的产值,只有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积极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应用,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才能更好的带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申俊玲.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7(2):32-33.

猜你喜欢

循环经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