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的影响因素

2019-03-23郑洪星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郑洪星

摘 要 在人类生活中,农作物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与土地之间所具有的矛盾不断加剧。如今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对于农作物有着更高的需求,在此情形之下,需要深入分析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从而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文中主要论述了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作物;栽培技术;高产;影响因素

在国加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这当中核心内容便是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与其高产影响因素。在对此展开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可加速农业的发展,仅有与农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对相關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才可以探索出新型栽培技术,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完成高产的目的。所以,在进行农业发展过程中,加大对于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1 农作物常见高产栽培技术

国内较为多见的农作物栽培技术中,主要由以下几类组成:配方施肥,有助于提高施肥的水平;修剪梯田、化学抗旱等农作技术;在进行灌溉过程中使用的小畦、间歇水灌溉等;轻便栽培;地方性综合治理、增产技术体系的建立。另外,还有科学密植。这项技术大部分都是通过阳光,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相应优化。农作物增产作用技术中,科学密植仅有25%。在光合作用中,生物与光化学及CO2间会存在积极作用,如果出现某个环节的误差,光合效果必定会出现异常,因此需要在充分掌握个体与整体的基础上,确定农作物的最佳生长种植密度。而进行农作物栽培时,以上技术可以对产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种植中必须全面掌握各个细节,深入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从而有助于各项技术的科学使用,从而完成产量的最大化[1]。

2 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耕地因素

关于耕地因素,主要有翻地、施肥、地膜铺设、松土等。在这当中,松土主要是农作物在进行栽培过程中对植株间土壤展开翻耕,从而保证土壤能够具有充足的氧气含量,并且可以加速微生物分解作用,从而保证养分的吸收。而在耕地因素中,施肥也是相当关键的,施肥量对农作物产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合理配比肥料,能够保证农作物有着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也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2 播种时间

对于播种时间的科学选取,可以有效保证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可以为种子的发芽提供必要的水分及养分,从而提高幼苗的“抵抗力”,保证其正常的发育成长,并对虫害、干旱等环境条件进行抵御。而过早进行播种会导致种子不能及时适应气候条件,从而导致发芽率的低下;而延后的播种会使得农作物无法得到完整的生长周期,从而影响产量。所以,需要对播种时间进行合理的选取,从而保证农作物的高产。

2.3 种植密度

合理的种植密度不仅能够影响土壤水分与养分的均衡,同时还会对农作物的光照产生影响,从而也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进而对其产量造成损失。而太紧密的种植,虽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农作物对于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吸收,但是由于缺少种植数量的原因,其总产量会遭受严重的损失;而太大的种植密度,会使得单株植物欠少必要的空间,使得土壤水分及养分无法满足植物的生长,同时对其光合作用产生相应的影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总产量[2]。

3 实现农作物高产的方法

3.1 积极使用高新栽培技术

农作物的栽培主要有翻耕、施肥等多项技术构成,因此可利用下列措施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科学翻耕。首先,必须确保土壤具有良好的播种条件,根据农作物的大小进行播种空间的确定,以土壤含水量为依据选择适当的灌溉方法,从而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积极进行表层土壤翻耕,清除杂草彻,从而保证土壤能够具有充分的氧气含量,为农作物的生长创建良好的环境;以土壤构造及种类、农作物实际生长周期所需的营养为根本进行施肥方案的选取,从而保证足量的营养。

3.2 中耕除草

在农作物的生长中,中耕除草这中作业模式不仅可以利用除草保证土壤的松软度、含氧水平及透风性,同时还能够加速土壤养分的溶解,从而有助于土壤水分的调节。在雨季,利用中耕能够有效降低土壤水分,从而避免作物根部过涝问题出现。在干旱期,利用中耕能够对土壤水分的蒸发展开控制,从而保证土壤的含水量,保证作物生长所需水分。与上述分析相结合,在进行作物的种植中,通过有关技术的增强,合理优化作物的产量影响因素,从而有效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提升[3]。

3.3 合理密植

从而上文中分析可知,合理的农作物密植可以对农作物的产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好农作物间的空间排布,利用合理的密植规划,保证作物在地上、地下都可以获得汲取充分的养分。同时还必须关注的问题是,在单位面积上需要对作物的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也能够提升作物的总产量。对种植密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在保证作物充足的养分及光照条件下,还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必须深入进行农作物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并对栽培环境进行优化,加速植物光合作用的提升。此外,在使用现代种植技术的条件下,进行严格的种植管理,能够有效加速农作物产量提高的目标达成,保证种植户收入的不断上涨。

参考文献

[1]罗玉鑫.论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J].农业与技术,2019(16):100-101.

[2]徐淑敏.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36.

[3]李涛文,黄成莹.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9(04):31-32.

猜你喜欢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趣味象声词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