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无公害防治要点

2019-03-23张明春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2期

张明春

摘 要 大棚是种植反季节作物的主要途径,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大棚蔬菜的质量和产量关系着农民当年的经济效益,对此农民要想获得更多效益需要不断革新种植技术,应对病虫危害,制定合理的科学种植规划。本文便首先讲述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最后讲述了病虫无公害的防治要点。

关键词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病虫无公害;防治要点

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极为严峻,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大棚蔬菜的质量也是衡量经济收入的重要指标,在应对病虫害问题时农民不仅需要消除病虫,同时还需达到无公害防治的目的。

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1.1 种子处理技术

在种植蔬菜时需要关注蔬菜种植适宜的环境要素,选择适宜的种植环境,以此达到蔬菜茁壮成长,产量增高的目的。土壤的湿度以及酸碱度对蔬菜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做好前期充分准备工作之后农民便可根据种植土地的情况选择适宜种植的蔬菜种子。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方法。在进行种子处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1]。

比如在选择种植蔬菜种子时尽量选择品质优,抵抗能力比较强的种子,以此避免种子由于外界因素导致存活率不高的问题,当蔬菜种子选择完之后将种子放到强光下进行暴晒,通过暴晒能够杀死种子身上存活的有害微生物,减少微生物对种子健康的危害,保证种子的质量。暴晒的时间需要根据太阳的强度进行调整,在太阳光照比较强烈的情况下将暴晒时间控制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在保证种子存活率的基础上保证种子质量。

1.2 做好整地工作

大棚蔬菜一般种植的是反季节作物,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种植反季节作物本身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为了尽量减少农民的损失,提高蔬菜的质量与产量,对大棚蔬菜种植的土壤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种植蔬菜作物之前需要做好整地工作,给反季节作物提供良好土壤环境,在土壤中汲取足够丰富的营养物质,保证蔬菜作物的茁壮成长。整地工作的环节非常重作与繁杂,农民需要对土壤进行多种处理,以下便是整地工作的具体步骤。

比如农民需要做好墒平、土细、沟直和肥足等工作,同时为了保证没有其他作物抢夺蔬菜种植营养物质,农民需要定期进行除草,将威胁蔬菜生长的杂草定期清除。同时由于在大棚内部冷空气无法进入,大棚内部的温度较外面比较高,蔬菜种植过程中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较多水蒸气,提高了大棚内部的湿度,温度与湿度的增高影响了有机肥分解速度,有机肥分解速度较平常相比更快。由于氮肥的挥发速度与磷肥相比比较快,磷肥对蔬菜成长产生更大效应,对此农民在进行施肥时尽量选择磷肥,减少氮肥的使用,避免出现肥害的现象。

1.3 合理调节大棚内部温度与湿度

大棚一般常处于闭合状态,外部空气与内部空气难以进行流通,在长时间密闭环境中容易滋生有害物质,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大棚内部温度与湿度的增加会加快有机肥的分解速度,但是在密闭环境中土壤中没有完全分解的有机化肥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气体,外界空气与内部空气难以进行交换,产生的亚硝酸气体积存到大棚内部,当亚硝酸气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给蔬菜生长带来不良影响,影响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大棚蔬菜的枯死,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此农民需要合理調节大棚内部温度与湿度,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排出大棚内部产生的有害气体[2]。

比如在大棚种植过程时要严格控制棚气,由于蔬菜需要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当早上的阳光程度不足时,农民需要适当的增加二氧化碳气肥,保证蔬菜有足够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中午阳光比较强烈,大棚会由于阳光反射作用温度逐渐升高,这时农民便可以打开通风口进行空气交换,排出大棚内部产生的有害气体。由于大棚所种植的蔬菜大部分是反季节作物,更多的是喜温类型,适宜蔬菜生长的温度保持在29℃左右,最高不能超过44℃,最低不能低于0℃,对此农民在大棚内部设置温度计,当温度计温度超过33℃时便需要进行及时降温,当低于0℃时及时加温,保证蔬菜生长过程中有适宜的温度。

2 病虫无公害防治要点

2.1 生态防治病虫害

生态防治病虫害是无公害防治的最主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现象,采用生态防治病虫害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大棚蔬菜的侵蚀,同时还能保证蔬菜生长的环境。由于大棚内部环境的温度与湿度与外界相比较高,容易出现通风不良的问题,导致大量有害气体对蔬菜作物产生侵蚀,同时引发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对此采用生态防治病虫害技术能有效减少人工技术对大棚环境的影响,提高大棚蔬菜的质量与产量[3]。

比如工作人员需要在比较晴朗的天气对大棚内部进行通风,实现外部气体与内部气体的交换,提高大棚内部空气流通速度。同时在面对病虫害问题时尽量选择天然条件进行防治,减少人工干预对大棚的影响。同时还需要做好大棚蔬菜的监督与控制工作,当病虫害问题出现苗头时及时进行遏制,避免病虫害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2.2 选择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与农药防治相比更加天然无公害,能够避免农药对大棚蔬菜生长环境的影响,同时利用物理防治措施对病虫害问题进行防治能够为大棚蔬菜生长创造出稳定环境,减少病虫害对大棚蔬菜的侵蚀,保证蔬菜的质量与产量。现如今我国着重于研究物理防治技术,不断革新管理理念与技术手段,逐渐将新研发出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应用到大棚蔬菜种植实践中,推进我国大棚蔬菜产业朝着现代化科学化方向大力迈进。

比如大棚工作人员可以在大棚内部设置有色板、杀虫灯和色纸等。用病虫害的天性吸引病虫,当病虫被吸引过来之后对病虫进行集体消灭。由于容易被色板吸引过来的病虫一般是雌性,当雌性数量减少之后病虫便没有途径继续扩大自己的规模,对此采用物理防治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对大棚蔬菜的危害。

3 结束语

在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采用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虫害对大棚蔬菜生长的影响,同时种植人员根据大棚蔬菜的生长需求合理调节大棚内部环境,革新种植技术,能够保证大棚蔬菜的存活率,提高产量与质量,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佃雪,曹佃红。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

[2]于艳秋。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02).

[3]沈三龙。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析[J];种子科技;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