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19-03-23蒙金海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高质量发展思考

蒙金海

摘 要 近年来,不管是基层群众还是政府机关都逐渐认识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现阶段,虽然我国森林资源正在持续扩展,但因中幼林比重大,森林健康情况欠妥,抵抗有害生物的能力不高,导致实践防治工作落实越发严峻。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优美自然环境、清洁空气的期盼越来越迫切,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显得更加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的技术不断升级,森林资源保护需要科学的理念来指导。在大量新型技术渗透林业保护工作中,要求防治人员在掌握新技术推行方式的同时,构建完善的林业抗病格局,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林业生物防治工作水平。本文以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快大茂镇林业工作站为例,着重研究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运用。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灾工作;高质量发展;思考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多发频发,呈逐年加重态势,每年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建设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全面遏制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暴发式扩散蔓延趋势,有效处置各类林业生物灾害突发事件,降低灾害损失,各地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加快防治机制创新,持续加强法制建设,狠抓防治责任落实,突出灾害治理重点,加大防治资金投入,强化防治质量监管,切实提高防治成效,促进防治减灾工作迈上新台阶。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义

我国作为全球范围内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要加大对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探索。整合以往工作案例分析可知,林业出现严重生物危害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水平不达标,且实践防治工作没有完善处理越发严重的生态环境。同时,受全球气候变暖、工业农业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林业对外抵抗水平越来越低,极容易受有害生物的威胁。东北一带是我国原始森林保护最好的地区第一,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保持着最为完整的绿色生态,巍峨耸立的长白山、郁郁葱葱的白桦林更是另外一份风貌。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这些原始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地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虽然这在一定意义上提升了当地经济水平,但也提升了有害生物的扩散力度。此时,在进行林业防治工作时,必须要整合研究客观因素,并提出适宜的解决对策。另外,还要全面了解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团队及员工,多组织他们参与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培训活动,确保他们在掌握现场工作需求的基础上,优先选择符合要求的基础设施、药剂药械等,这些工作都可以提高防治工作的生产力,并满足日益革新的林业防治发展需求。森林植被的修复、恢复、沙漠荒漠重新变为绿水青山,有可供借鉴的现实经验,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河北承德的塞罕坝,经过几代人的呕心沥血、默默耕耘,把曾经黄沙遍野的不毛之地改变为一望无垠的绿洲,塞罕坝也成为第二个南泥湾。塞罕坝的成功,不单单是几代林业人员的付出,更离不开无数科技工作者、林业技术人员经过长时期的科学规划,这些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林业修复与种植技术值得借鉴。

3 优化措施分析

3.1 牢固树立绿色防治和促进森林健康理念

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灾方式、手段、技术等方面还比较落后,生物防治、人工物理防治及营林防治等绿色防治措施应用程度相对较低,化学农药防治和生物化学农药防治仍是最主要的技术手段,部分地区过度用药、过度防治现象依然存在。为有效解决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质量和效益,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绿色防治理念,转变防治思路,明晰防治对策,充分发挥综合防治效能,积极推广运用绿色防治技术,安全合理精准使用防治药剂,科学开展防治工作。当前,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多发频发,从根本上讲是生态系统出现了问题,实施综合性营林措施和森林健康恢复技术是治本之策。树立促进森林健康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造管并举、科学改造的原则,改变过去单一针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以培育健康森林为目标,以改进营造林技术和强化森林抚育经营为基础,通过采取更替、补植、抚育、封育等方式,加强现有人工纯林、低质低效林改造,优化林分空间结构,消除病虫害发生源头及滋生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增强自我抵御灾害能力,提高生物多样性,逐步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3.2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是当前最为先进的技术,是基于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多维度、立体化病虫害防治技术。由于当前林业面积越来越大,且包含多个环节的监测任务,此时若继续沿用传统意义上的人工方式监测和管理林业信息,不仅难以保障信息数据的完善性,而且会增加员工工作压力。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促使数字化技术成为各行领域革新和优化的重要依据。通过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应用数字化技术,不仅能进行有效且规范的预测工作,而且可以保障实践工作能够有效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并由此构建完善的防治系统。尤其是在信息化进程全面推广下,数字化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應用越来越多,在转变传统林业管理方式的同时,为了更好落实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求防治人员要根据现场工作情况构建完善的防治数字化系统。这就需要基层林业部门加大计算机类专业人员的引进力度,提升他们的待遇,通过他们的努力来推广应用这种技术。

3.3 提高人们的有害生物防治意识

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需要经过漫长的周期,因此,需要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种植户和相关部门相互协作,高度重视。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意识到其对林业发展所带来的为害和森林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为了能够带动更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伍和相关企业的积极性,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和培养一批专业防治队伍和龙头企业,利用模范效应更好地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3.4 鼠害的防治

近些年,鼠害危害的面积成倍增长,它们主要采食种子、树皮、幼苗,使幼苗的成活率降低,对林木的更新换代产生很大的威胁。常用杀鼠灵、氯化苦、C型肉毒素、敌鼠钠盐等化学药物来达到灭鼠的目的。但是有的化学药物毒性较大,在消灭鼠害的同时,还会杀死家畜、野生动物等,使用不当甚至会减少天敌数量。目前,最常用的灭鼠剂为C型肉毒素,此药物对人畜和鼠类天敌相对安全,使用量较大。此外,还可以用鼠类抗生育药剂使单性或两性短期或永久不育,减少后代出生的数量。在寒冷的季节,还可以用生物毒素灭鼠剂毒杀鼠类,生物毒素灭鼠剂来源于有毒的植物,对森林环境和非靶向动物没有威胁。

4 结语

病虫害的出现会导致林业生产效益下降,也会影响到林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也会妨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林业工作人员应不断研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减轻有害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林业工作人员还要注意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林区检疫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林业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从而保障林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冀梅.豫西南杨树病虫害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J].科技资讯,2008,05.

[2]王守忠.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6).

猜你喜欢

林业有害生物高质量发展思考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