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绘画对“新工笔”的启示
2019-03-23韩羽彤
韩羽彤
摘 要: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不断思考如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解决工笔画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去找寻更直接的借鉴和启发。文章探讨从吸收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湿壁画的养分并给予新工笔作品发展方向以启迪,以古人之心来唤醒实用与功利主义下我们沉睡已久的灵性与直觉。
关键词:新工笔;当代工笔画;早期文艺复兴;传统;当代
图1及图2上为张见和金沙先生,对文艺复兴早期绘画致敬式的表达,图3与图4为笔者研究生时期的毕业创作。
我们可以看到,新工笔画家已经开始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中吸取营养,但这种吸取必须建立在对工笔本身的画体特征有充分的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以早期文艺复兴美术以及当时的美术家为鉴,看看当时的文化传统是如何作用于他们的艺术的,再回到自己的传统,对自己的艺术进行反思,这样的结果才是有意义的。笔者认为,表面的嫁接并不是长久之计,从两个方面来总结:一是画内的问题。就画论画,回到两者的绘画本体进行比较,看看有何所得。二是畫外的思考。即由文艺复兴绘画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引发的对我们自身新工笔画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性的反思。
一、画内的问题
(一)构图上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早期构图,从平面上讲,吸收了中世纪的宗教传统,但更为灵活,开始学着依据内容的需要引导观众,制造戏剧性。地域方面也有别,南方意大利通常是更接近建筑般的宏伟构造,几何形明确,北方则多优美的植物性的曲线和平面化图案的分布,但最终伟大的作品都会回到内容背后的先验直觉的形式感上。对于中国新工笔画家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启示,新工笔说法容易把人的注意力牵引到题材、内容、材料手法的创新上去,但这里的“新”指的是,画面的张力和抽象构成,以及能否传达有力的形式意味才是决定画面好不好的命门。
早期文艺复兴的绘画中对结构的重视以及平面化的抽象形式感,都直接和现代艺术相连通,很多当代的艺术大师也开始不断回顾那个时代的艺术,吸收营养。对于如何以工笔的方式同样具备在西方审美体系下的当代感和现代性,这些画作无疑是很好的提示。
空间表达上,马萨乔以后文艺复兴绘画为人称道的是焦点透视法则这个数学体系的建立。而对于中国画来说这无需苟同,因为西方的绘画的空间观自塞尚到毕加索之后,也不再有固定的表达方式,甚至常会舍弃空间做平面的表达。再加上传统中国有自己的空间观,西画的正确透视放到国画里往往却是乏味的,我们以感性的心理空间的营造独立于西方绘画的客观空间。不求精确但求意达,以少胜多,以无带有,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传统的空间表达方式反而更当代。所以新时代中国画的空间表达方式可以是自由的多样化的,但最重要的是应当自成体系。
(二)造型角度
虽然中国画有自己的造型旨趣,但工笔讲究不脱离形似与法度,做到以形写神,这和文艺复兴绘画追求是一致的。我们已经接受了中西两套造型的观念和方法,造型规律的研究也已不断深入,写实绘画对人手一台照相机的今人也不是问题,但无论写实还是变形,当代工笔作品仍存有造型力度上的薄弱。这是个老生常谈的基础问题,在现代人看来也并非有必要解决。但早期文艺复兴绘画对物象造型雕塑式的刻画是有借鉴意义的,适当吸取,有助于加强国画的造型和视觉强度。而文艺复兴绘画这强悍的塑造和刻画背后的态度,是更为重要的。
再有一点,文艺复兴画家虽然在求真求实,但这种造型是主动的,是为了他们的表达服务的,也就是说那时的大师可以为了艺术需求主动而适当地处理和改变造型。这是时下某些被动抄袭对象的所谓工笔画需要警醒的,我们也可以回头参看我们自己优秀的传统绘画,那时的造型是多么的主动、简洁、有力。
(三)线性轮廓
以线勾勒轮廓,架构形体是工笔画和西方的文艺复兴早期绘画最为接近的地方。文艺复兴早期绘画与中国工笔绘画虽然方法上同为用线,两者的造型理念却是不同的,从曼塔尼亚、马萨乔等大师残留下来的手稿可以看到,西方的大师的线是围绕空间中的形体做雕塑的结构式的线,而中国画中的线主要是是轮廓叠压,对内部的形体结构仅仅是暗示性的。
中国画中的线条表现力是独有的。
二、画外的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文艺复兴画家的伟大在于一种复合性。
人文主义的初步苏醒,可以称之为“人性”的复苏,观察的内容从虚无的天国回到人间。开始欣喜于对自然的发现,开始在宗教绘画中填充人的血肉,流露人的情感,这是文艺复兴最常被提及的方面,有社会历史背景,在此不作过多复述。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人的觉醒在文艺复兴绘画初期,并没有上升到人文理性的程度,这种复苏是渐进的,最早可以看成是自然主义的苏醒,但不同于希腊罗马的是,文艺复兴的画家懂得这并不是在模仿自然,而是利用再现这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宗教的或是人文的目的。
从形而上的角度讲,中世纪的宗教观还直接影响着画家看待世界的态度和审美情操。这也是绘画中“神性”的来源。
三、结语
新工笔画背后的是什么呢?是更复杂多元的文化背景、断痕和发展并存的中国传统文化、新生大国的复杂多元社会性、西方观念文化的冲击、信息爆炸和虚拟现实的认知状况、现代人更多层次更复杂的心理结构。相对于中世纪之后仍困于宗教主题且极力想去挣脱的欧洲画家,我们显然有更多可以作为灵感来源、可以去深层探讨的主题。
然而,绘画的出路并非仅依赖题材的创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题材其实是极为有限的,只是基督教绘画和少量希腊神话题材,最重要的是画面的内在深度——文艺复兴绘画所传递的信仰的力量,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和对现实的揭示。
反观我们的新工笔人物的主流,更要思考如何避免肤浅的猎奇式的描写,在构思上更深层次地思考。笔者不反对纯视觉纯形式的装饰性画面,但就如同前文一再强调的基督教信仰的哥特形式体现,人文主义会使画家走向写实一样,视觉就是心理学的,涉及心理就自然会涉及文化,没有对人性、世界、信仰和生命等终极问题的深层反思作为支撑,最终会导致大量作品的视觉追求只是浅层意义的“好看”“打眼”,虽然也能诞生志趣盎然的佳作,但始终少了带给人内在的“触动”和“震撼”的那一部分。而导致文艺复兴时期画作能震撼我们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笔者认为,恰恰是希腊文明和基督教文化所孕育的那颗“古人之心”,这样一颗心是有信仰的,它相信在万物中一定蕴含着上帝的真理和最完美的形式,所以可以用一生的反复推敲、缜密思索去寻找它,借此来表达对上帝的尊崇。
再回来看当代新工笔,我们能不能在绘画中突破时下流行样式的束缚,大概在于我们能否跨越人云亦云和形式模仿的陷阱,做到真正的诚实,做到如古人般的诚恳与执着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时代特征和生命体验。
参考文献:
[1]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M].潘耀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杨成凯,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4]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5]杭春晓.新工笔文献丛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