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

2019-03-23冯雁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冯雁

摘 要 随着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正在逐渐提高。农作物实现高产不仅是农民的希望,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希望。可农作物在栽培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影响因素,所以,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必要工作。

关键词 农作物;栽培技术;高产

目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加上农业的从业人员日益减少,给农作物产量的稳定性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好仅有的土地资源和资金,提高农民的收入效益,才能够真正实现农作物的高产。

1 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的影响因素

1.1 农作物播种的时期

农作物栽培及高产的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播种的时期,不同的农作物其生长的时期都是不同的,农作物在其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阳光、空气、水的影响。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期进行农作物种子的播种。在适合的时期进行种子播种,可以让农作物的种子在合适的环境下生长。以往我们在进行农作物耕种的过程当中,农作物的播种都是根据节气来进行,因为叙述节气的语句当中已经包含了农作物的耕种时间。例如: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小满前后,安瓜点豆。选择合适的时期进行农作物的播种,可以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大提升。由于种子的抵抗力较弱,如果在不适合的时期播种,就会导致种子的发芽率较低。所以,只有在合适的时期进行种子的播种,才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最终提高农作物的栽培产量。

1.2 农作物的种植密度

农作物的栽培产量也会受到种植密度的影响,主要包括这几点:第一,地里的营养。地里的营养是有限的,如果种植密度较大,那么就会使每个农作物得到的营养变小,就像我们平时吃饭,同样的一碗饭,分给两个人和分给三个人,每个人所得到的的饭量都是不一样的。第二,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合理,才能让每一个农作物都享受到光合作用,也只有受到了光合作用,农作物才能够快速的生长;第三,根据农作物类型进行合理种植。每个农作物植株大小各不相同,农作物在种植過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降雨多的地区,要求密度小一些,这样一来单株的产量就比较高,而降雨少的地方,密度应稍大一些。灌溉方便的地区,密度应小一些,灌溉条件稍差一些的地区,种植面积应稍大一些。此外,种植密度与农作物品种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植株高大、株型松散的农作物,种植密度应该大一些,植株矮小、株型紧凑的农作物,种植密度应小一些。最后,在播种的过程中,先进行播种的应该密度稍大,后播种的应该密度稍小。种植密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可以使每个农作物都得到充足的阳光和营养。

1.3 对耕地的管理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耕地的管理工作对于农作物的高产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耕地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及时翻新土壤。所谓土壤翻新,就是通过耕地工具来改造土壤的耕层结构及地面的状况,只有土壤松软才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要求土壤一定要表土平整、耕层深厚、疏松、养分充足、水分合适。第二,检测土壤。在产量较低的地区,要进行土壤的检测,主要是检测土壤里面的成分是否已经丢失,如果发现土壤成分已经丢失,就要对土壤及时进行补给。第三,农作物的灌溉。对农作物要及时进行补水,进行合理的灌溉,在土地周围设置灌溉设备,这样能够预防农作物干旱。第四,农作物施肥。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施肥,同我们一样,农作物也需要及时的补充营养。在选择肥料时,要尽量选择较好一点的肥料,以此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

2 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具体措施

2.1 改良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种子的好与坏最终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所以,对农作物栽培技术进行改良,首先就是要对优良种子进行培育和推广。期间,要加强种子的高产和稳产,以及抵御病虫害的能力,通过对改良农作物单株形体方面,从整体上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光照空间,确保农作物植株具有良好的光合作用条件,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优化种子的方式有很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全面提升技术含量。

2.2 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生长环境非常重要,而光合作用的时间及积累的营养物质也直接的决定了农作物的品质。为了使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时间得到延长,使光照等自然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可以通过人工增加光照时间等方法来提高光照与土壤的使用效率,为农作物创造出良好的生长空间,降低种植的成本,为农户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此外,科学的选择土壤成分与结构,严格控制好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透气及酸碱性,对农作物的生长土壤进行科学的调整。

2.3 合理使用现代化栽培技术

在农作物的栽培过程中,土壤深翻耕、施肥、病虫害防治都是主要的栽培技术,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可以从几方面来使用现代化的栽培技术。首先,对土壤进行科学的翻耕,保证农作物能够具有良好的播种条件;其次,在播种的过程中,根据农作物植株的大小,合理选择播种的空间,并结合土壤的含水量来选择合适的灌溉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农作物有充足的水分;最后,对于土壤的表层要积极翻耕,把杂草要及时清理干净,要求土壤具有充足的氧气,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要根据农作物在不同时期所需要的各类营养元素与土壤本身的类型、结构来进行科学的施肥,保证农作物可以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营养,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有效的耕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尽管我国目前人口增长较为缓慢,可是还是处于上升趋势,加上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也在加剧,对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也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早日实现我国农作物产量的最大化,并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聪颖.论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J].农民致富之友. 2018(06).

[2]安娜.创新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意义及发展方向[J].吉林农业. 2018(11).

[3]徐淑敏.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 2019(12).

猜你喜欢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趣味象声词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