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杉木容器嫁接苗培育技术

2019-03-23邓星伟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培育技术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杉木容器嫁接苗的培育进行试验与推广,在实践中得出砧木苗定植嫁接方法与摆放要求、容器嫁接苗的管理、杉木容器的制作材料与规格、基质中各类成分的配备比例等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技术。通过长期的实践,所培育出的苗木具有以下特点:幼苗枝干挺拔、质量较轻、高度均超过80厘米。改规格的幼苗,不仅为新建分布式种子园提供了技术保障,还对现有的种子园伐后补植的改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杉木容器;嫁接苗技术;培育技术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国家对经济建设极为重视,而林木在经济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众多林木中需求量与日俱增的是杉木,因此杉木的质量与产量也成了业界主要关注的内容。当下,我国正在开展第三代的杉木育种实验,栽培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遗传控制等方案是当下为实现杉木高产稳产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在这些研究方法中,还有一些难题至今没有突破与解决,如园林建设的资金大、杉木的长向参差不齐、树木品种不能够及时更新等,上述问题不仅影响了杉木种植,而且影响了杉木培育质量。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若在苗圃内对杉木容器苗进行培育和嫁接,既可以保证苗木的质量和规格,又可以降低种植的成本。所以,本文主要对杉木容器苗嫁接的方法进行了实验与探究,在反复的实验中总结出最适合杉木生长的嫁接技术,旨在为今后从事杉木种子园建设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为杉木种子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容器制作

2.1 容器材料

通常情况下,只有具有制作材料广、价格低、易加工、使用简单、不易破碎、利于苗木生长等特点的育苗容器,才能够保证杉木培育和嫁接的质量。因此有关科研部门针对不同的容器材料进行试验,指出无毒塑料薄膜且厚度一般为0.4-0.6毫米,作为容器最为合适。

2.2 容器规格

育苗所处的区域,育苗时间的长短、植入地的土质以及运输条件等决定了育苗容器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够保证育苗可以大面积的存活,容器的规格尽量不要太大,越小越好。而有关科研部门通过对各类规格的容器进行试验探究,指出半径为8-9厘米、高20厘米的有底塑料薄膜,作为容器作为合适。

2.3 容器打孔

有关部门对不同容器打孔的试验发现:一个容器的底部应该均匀的分布半径为0.2-0.3厘米这样的小孔8-10个,这些小孔之间的适合距离为2-3厘米。

3 基质选择

3.1 基质基本要求

因地制宜是容器育苗基质的根基,其次还应具备下述几个条件:第一,基质的价格低、材料来源普遍、具有一定的营养成分;第二,具有通风、保湿、吸水、环保等特点;第三,基质无杂草种子、虫卵与病原菌。

3.2 基质配比

通过对基质配比进行反复的试验总结出:基质(体积)最好采用糠灰、珍珠岩和菜枯3%、黄心土18%、黑龙江泥炭土73%,这样配置出来的基质不仅质量较轻,而且价格不高,同时育苗的效果较好,非常适合幼苗的生长,便于同行间使用推广。

4 容器砧木苗定植摆放

4.1 育苗地条件

对于育苗而言,应与造林秉着就近的原则,所以,对于苗圃地的选擇,应该是位于造林较近处,一般为水源充足、光线良好、排水性能好,交通方便,极易管理的土地或田地。若将育苗地选在山地,那么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半阳坡为首选区,尽量避免风大、沙尘多的低洼积水地区。

4.2 整地坐床

育苗用地一定要平整、土碎,若存在石块和杂草一定要及时清除。一般情况下,苗圃地可划分为步道和苗床两部分,苗床高20cm、宽0.8-1.0m,其长度根据地形的大小而定,步道宽为35cm。排水沟是各育苗地周围不可或缺的一项工程,它的深度至少要有30厘米,排水沟的作用是当天气不好,经常下雨时,不易形成积水淹没苗圃地;天气干旱缺乏雨水时,能够进行灌溉,可谓是一举两用。

4.3 砧木苗定植和容器摆放

选用的杉木苗木应为年限为一年的裸根壮苗,并且还应具备无病害、根系发达、枝干挺拔、顶芽发育好等特点。对苗木进行定植一定要选在早春时节,定植时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五分之二的基质装入容器中,把苗木垂直放到容器的中央部位,注意避免它的根系团在一起,其次将苗木四周填满基质,确保根土密接,防止栽植过深过浅的现象发生,最后确保一个容器内只有一株植苗,待苗木定植后要立即浇透水。实验表明,为了使得嫁接过程更加的方便,每个苗床上仅放四列容器苗。

5 容器砧木苗嫁接

5.1 接穗规格

一般是选择一年生,并且质量优良的树冠中上部半木质化的主梢接穗,切忌使用菊花头、叶片轮生的部位进行接穗;穗条的适宜范围是长10cm、粗0.5-0.7cm。

5.2 砧木规格

嫁接株的生长速度与砧木的生长势紧密相连,大约有五分之四的一年生杉木苗在进行一年的培育后,要确保其高度达到60厘米,地径达到1米以上,只有容器砧木苗达到该规格以后,才能进行嫁接。

5.3 嫁接方法

5.3.1 切接

所谓的切接,就是需要先将砧木距离地面约20厘米位置处进行剪断并削平,然后根据砧木断面侧向下垂直的切两道刀口,并且要确保刀口平行,长度为5厘米,直到木质部,对于两刀口间的距离,应该与穗条直径相差无几。然后将嫁接穗条进行截取,取长度5厘米左右,将其中一面平行削去,将其深度控制在直径的一半左右,并且要确保削面平滑,且截口端要确保45度。最后就是将两刀口之间的树皮撕开,之后将接穗插入,将双方形成层对准并用塑料薄膜封闭切口。

5.3.2 舌接

所谓的舌接,就是先将砧木距离地面25cm往上的部分倾斜切去,并且斜切面要和苗干之间有30-40度角,斜切面的长度为3-4厘米,然后将接穗顶芽下部也削成相同规格的形状,之后将两者形成的对接利用塑料薄膜进行绑扎,将切口封闭。

5.3.3 嫁接方法选择

对于地径为1.0-1.2厘米的砧木,其一般是采取舌接的方式,嫁接口下放有2轮以上底盘枝,嫁接后一年,接穗的高度就能达到55厘米;对于地径1.2厘米以上的砧木,其一般是采取切接的方式,其嫁接口下有2轮底盘枝,嫁接后一年,接穗的高度就能达到60厘米。

5.3.4 嫁接时期

一般来说,要想确保科学的嫁接时期,春季是最为合适的季节,时间是从3月上旬至4月上旬,此时穗条顶芽开始萌动,一直到顶芽完全开放。

5.4 嫁接后管理

5.4.1 松绑解带

修改后:对于嫁接后的气温,其对嫁接植株的松绑解带时间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温度较高,对于双方的形成层愈合的则会越快,温度低,双方的形成层愈合就慢。对于嫁接植株的松绑解带,一般来说是要分步进行的,在嫁接后的25-30天内需要对其进行检查,若绝大多数植株愈合存活,就可以对其进行松绑,松绑后再重新轻轻包扎;其次再经过相同的天天数后再检查一次,若接口愈合牢固,即可进行解带。

5.4.2 修枝

当接穗生长高度达到30厘米,同时也有着完整的树冠,此时应将超过穗条高度的砧木侧枝进行修剪,此外,当砧木侧枝低于穗条高度,则应该提供树体营养。

5.4.3 扶正

對于解带后的嫁接苗,应及时扶正,不然很容易木质化,此时再纠正则十分困难。扶正方法为:将1.5-2米高的木棍立在苗旁,然后将苗木捆绑在木棍上,使得苗木能够向上生长。定期进行检查,最好一月一次,不断对捆绑部位进行调整,待接株木质化为止。

5.4.4 抹芽去萌

由于杉木具有极强的萌芽力,因此要经常抹芽去萌,只有这样,植株才能正常生长。一般要在嫁接这一年进行两到三次,第一次是解带时,最后一次是出圃前。

5.5 苗期管理

5.5.1 中耕除草

杂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是春、夏两季,为了保证苗木的顺利生长,应及时进行人工除草,禁止使用除草剂,防止腐蚀幼苗。通常情况下每15天锄草一次,既保证了育苗地的干净美观,又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改善了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5.5.2 浇水与排水

水井或蓄水池是育苗地必备的设施,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修建水塔。雨水较少时,要适量的经常浇水,使基质湿润,高温的午间切不可浇水;若天气干旱时,可在夜间将圃地灌满水,白天时将水放干;若雨水过多出现积水时,应充分利用苗圃地周围的排水沟。

5.6 容器嫁接苗出圃

杉木容器苗若想出圃,需在嫁接后经过一年培育才可以。无病虫害、根系发达、高度达80cm以上、无机械损伤、苗干直、色泽好是出圃苗的基本要求。起苗应与造林时间相一致,做到起后即运、运到即栽。起苗时切忌用手提苗茎、更不能硬拔,避免容器破碎、保持容器里根团的完整。轻拿轻放是苗木在搬运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方法。

6 结束语

容器育苗即满足了苗木对阳光、温度的要求、加快了苗木的生长速度,有利于优质壮苗的培育;育苗的整个过程都可进行机械操作,为育苗工厂化奠定了基础。容器苗栽植的是一整棵植株,因此它的根部发育完善且不易受损伤,栽植的存活率非常高,且不受栽植季节的限制,便于合理安排劳力。容器苗栽种后大多数的植株不需缓苗,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可使造林效益提早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顾扬传,杨建华. 杉木容器嫁接苗培育技术[J].林业与生态,2016(8):34-36,共3页.

[2]谭永康.杉木良种容器苗培育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19(3).

[3]董朝清.杉木容器育苗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5,No.214(06):113-114.

作者简介:邓星伟(1972-),男,大专,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二代杉木采伐迹地营建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
核桃优质育苗技术初探
樟子松种植培育技术探讨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
不同基肥对圆齿野鸦椿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