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河道景观与生态协同设计策略研究
2019-03-23喻铄婷
喻铄婷
摘 要:河道是山地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承载着连接城市绿地、激发周边活力的景观功能,同时也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廊道,与山体、绿地等共同形成复杂多元的山地城市生态网络体系。文章从自然地理条件和景观环境现状两方面对山地城市河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存在的相应问题,探讨了山地城市河道景观与生态协同治理的内涵,并针对性地从修复生态廊道、恢复自然生境、完善交通体系、加强驳岸亲水性、激活公共空间活力五个方面提出了景观生态协同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山地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治理策略;健康河道
一、研究背景
城市河道作为山地城市中常见的滨水绿色资源,既是独特的城市绿线,又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当前,在全球倡导生态建设理念及我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下,城市河道成为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热点,修复城市河道生态、改善河道景观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然而,在原有城市发展进程中,缓解为了满足防洪需求和城市建设用地侵占导致自然河道硬化渠化、河道天然蓄水功能退化、河流水生态系统破坏、河岸空间失活等问题,与城市生态宜居建设和城市景观环境提升的目标的矛盾,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938年,德国的Seifert首先提出以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为目的的亲自然河川的治理概念。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倡导多自然型河流建设。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芝加哥市推出了以保护水质、维持滨水格局的完整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芝加哥河滨走廊发展规划”。其后,韩国也成功开展了清溪川复原工程。相比国外,我国对于城市河道空间的研究起步较晚,当前,主要是从水利学、景观学、生态学三个领域进行的,韩毅、刘海龙、杨冬冬将水文学知识融入到了河道景观的规划设计。刘滨谊、周江从生态、河流动力学、景观及游憩等四个角度对河道护岸设计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束晨阳基于对城市河道景观的认识,对河道的平面、断面、河岸、河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吴丽萍从景观生态学理论出发探讨了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的一致性,并从河道平面和断面出发提出了相应改造方式。综上所述,国外对于河道空间的规划设计研究由原来的单纯追求物质空间设计逐渐转向了兼顾人文、自然、生态及社会效益的综合考虑。国内关于河道空間的规划设计研究也在逐渐丰富,但整体来看,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协同的综合考虑仍不够完善,针对山地城市河道特殊性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二、特征分析与问题总结
(一)山地城市河道特征分析
山地城市广泛分布在我国国内,相较于平原城市,其具有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分布不均、空间富于变化但用地较为破碎、生态系统丰富但相对脆弱、景观多样但潜藏更多灾害、建筑层次分明但建设条件紧张等特点。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河道丰富的形态及独特的水文环境。不同的空间组织、功能形态以及地域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滨河景观环境。所以,山地城市河道的特征既包含其复杂的自然地理特征,还涉及内涵丰富的景观环境特征。
在自然地理上,山地城市河道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蜿蜒曲折的丰富形态。河道随地形起伏变化,坡度陡、坡降大、过水断面狭窄,导致河道具有水文动力大、水流速度快、冲刷力强的特点,经年累月,形成陡立的堤岸,整体呈现出岭、坎、陡坡等形态。
在景观环境上,首先,由于山地城市的地质敏感,所以山地城市的可建设用地整体呈现出小而多、多而碎的特征。其次,在早期山地城市河道的建设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其功利价值,大多呈现出河道硬化以及截弯取直的特征。最后,受地理因素影响,景观在介入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用地局限特征,具体表现为植物种植条件有限和景观活动场地有限。
(二)山地城市河道问题总结
1.生态问题
丰富多样的地形导致河道水资源分布不均,局部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土壤含水层薄,河道蓄水能力低,长期处于缺水断流的情况,加之城市功能性重组和外延性扩张的过程中的人为活动介入,也干扰了河道的生态敏感性,使得原有河道局部被侵占,出现河道断流、生态廊道断裂的问题。其次,山地城市河道的主要水源是自然降水,受气候影响较大,由于早期的自然河道硬化,造成了单位时间河床断面过水量大的水文特征,所以在雨量充沛的夏季,河道出现汇流快、水位上升快的特点,而在降雨较少的冬季则出现径流减少、河床缺水甚至干枯的情况。大多数原生动植物难以适应水位的长时间大幅涨落,加上缺乏可以缓冲的区域,出现了季节性自然生境破坏的问题。
2.景观问题
山地城市往往为了城市发展修建高架桥等必要的交通道路,割裂了原本完整的河流带状景观,打乱了河道内部的交通体系,众多的开口也干扰河道内部景观连续性,而断头路更是阻碍了游客的可达性,影响了河道空间的使用率,造成交通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同时,早期河道粗暴的雨洪安全管理方式使河道硬化渠化,造成景观异质性降低,生物多样性降低,河流水体也因缺少自然植被的缓冲和分解,造成污染物堆积,影响河流水质和人们出行活动,出现了驳岸空间亲水性不足的问题。并且,在以往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缺乏对山地城市河道自身景观特色的思考,呈现出河道景观单一和远离水体的情况较多,缺乏人性化的使用考虑以及相应的停留场所,空间整体品质不高,公共空间活力不足。
三、理论建构与策略探索
(一)山地城市河道景观与生态协同设计的意义
由于山地城市生态敏感性较高,河道作为城市的生态保护屏障,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所以在河道的设计之初,必须充分考虑其生态效益,结合河道特色,从功能结构、交通体系方面提出景观空间提升策略,通过营造功能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便捷完善的慢行系统、层次丰富的景观绿化、生态安全的驳岸体系、物种多元的自然生境,构建城市生态休闲廊道,提升河道景观品质,以生态游憩和景观体验为内涵,实现河、城的有机共生,打造鱼翔浅底的清澈河流、开放共享的绿色长廊、舒适宜人的生态空间,实现山地城市河道的长治理久清。
(二)山地城市河道景观与生态协同设计策略
1.连通水域,修复生态廊道
依托原有地形,恢复水体自然形态,重建深潭和浅滩。根据场地水文条件,沿河湾、滩、坝处局部植入阶梯湿地、生态浮岛、漂浮湿地等绿色修复技术,完善河流廊道的连续性和生态效能。
2.净化水质,恢复自然生境
建设分散的雨洪收集控制区,在排污点等易于控制雨洪水源的区域采取源头分散收集措施,截留收集雨洪资源。同时,优化植被配置结构,净化水质,以乡土植物为主,搭配部分适应性良好的抗性植物以及观花植物,从河岸到水体分为绿化隔离带、乔草防护带、灌草湿生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沉水植物带5个层状结构的立体净化体系,增强堤岸的抗灾防洪功能,减少水土流失,削减水流速度,防止侵蚀河岸并恢复自然生境。
3.因地制宜,完善交通体系
考虑山地城市独特的地形,在交通体系的设计上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横向沿河道水平展开,又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游步道三个层级。纵向以台阶、坡道等形式连接上下层级。在保留山地城市特色的前提下,相互交叉贯穿,形成步移景异、富于变化的空间,共同打造便捷完整的道路游赏体系。
4.优化岸线,加强驳岸亲水
根据河道现状以及水文资料,主要对驳岸提出以下四类改造方式:
一是自然驳岸:适用于以山体、崖壁、陡坡等为自然屏障的岸区,在尊重自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状植被状态和发展需求,保留适當的植被缓冲带,加强河岸带的稳固性,增设轻质栈道、挑台。
二是立式驳岸:适用于水位下落变化急剧、边缘地形陡峭的河岸区域,可利用天然石材、木材等材质结合,加建护栏、挡墙用以防护,加强河岸的抗冲刷能力,结合河岸植被缓冲带实现护岸功能。
三是台阶驳岸:适用于坡度较小、空间纵深较小、防洪标高以上有一定空间的岸区,尽量采用透水材料,可结合石笼和台阶分层种植,在旱季达到较好的亲水体验效果,在雨季达到观景防洪的目的。
四是斜式岸线:适用于坡度较大、空间纵深较大、水平方向有一定缓冲空间的河岸区域,可加强对岸线的软化处理,形成景观面,隔离水体与人,保证安全性,同时形成景观面。
5.强化体验,激活公共空间
河道空间通常为带状空间,单一的道路景观不免使人感到单调,所以在设计之初应结合地形及河道长度,分段打造,形成相应的主题特色;适当拓展空间,形成景观节点,聚集人流;融入智能化服务、人性化考虑,与时俱进,强化体验感。同时,城市河道空间也是见证城市发展、历史变迁,承载居民记忆的场所。所以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原有的地域文化,并以符号或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景观之中,形成场地特色,激发公共空间活力。
四、结语
山地城市河道景观与生态协同设计策略,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对河道景观进行优化设计,体现了对山地城市水体自然资源的尊重和保护,是应对当下河岸硬质化、河道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对山地城市河道现状的特征分析总结问题,针对性地从修复生态廊道、恢复自然生境、完善交通体系、加强驳岸亲水性、激活公共空间活力五个方面提出了景观生态协同的治理策略,以期为山地城市河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兴茹.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相关研究进展[J].水生态学杂志,2011(5).
[2]韩毅,刘海龙,杨冬冬.基于景观水文理论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实践[J].中国园林,2014(1).
[3]刘滨谊,周江.论景观水系整治中的护岸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4(3).
[4]束晨阳.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模式探析[J].中国园林,1999(1).
[5]吴丽萍.景观一致性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7(12).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