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教育中的项目化教学
2019-03-23彭敦运
彭敦运
校本课程中的乡情教育,只有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并以“项目化教学”形式展开,才能使其教育的效率最大化,使“知乡”“爱乡”和“长大了建设家乡”的教学目标稳步落实。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支撑起来的以乡情教育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确是学校德育必不可少并且必须坚守的新型校园文化。
重新认识潘柳
20世纪末,考古学家在梁子湖西北的潘柳村曾发掘出一件珍贵的“石耜”。
石头打磨而成的“耜”,是远古先民们耕土的农具。打个比方,如果将“耒耜”比作“铁锹”,那么“耒”就是“锹把”,“耜”就是“锹头”。如果发掘出来的这个“锹头”是用石头磨制而成的,那就足以说明这把“耒耜”有多么古老。而潘柳村发现的这件石耜,就是这样一个古董!
几个月前,潘老师带着40多位中学生来了,利用暑假在这个遗址上忙乎了两天,又在博物馆呆了足足一个礼拜,终于在暑假结束前的那个下午,在阶梯教室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出席报告的多达400多人。当张俊同学的PPT上呈现《礼记·月令》中有“(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郑玄为其加注“耒,耜之上曲也”时,潘老师不住地点头,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色。
张俊说:“耒耜是神农发明的。证据是因《易经·系辞》中有‘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礼·含文嘉》说,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都讲到炎帝神农制作了耒耜。”
或许是为了活跃气氛,现场还播放了一段动画视频,画外音说,当初炎帝带领族人来到一片树林围捕野猪,发现野猪正在拱土,长长的嘴巴伸进泥土,一撅一撅地把土拱起,不一会儿好大一片土壤就都被翻松了。野猪拱土的情形,让炎帝很受启发:自己能不能做一件工具,也模仿野猪翻松土地,种植作物呢?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用尖木棒刺进土穴,掏田鼠、捕野兔的往事,于是,就在一根下部已经削尖的木棒上横着绑上一截短木,先将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脚踩在横木上加力,让木尖插入泥土,然后将木柄往身边扳,结果,尖木还真的将脚下的土块撬起。这样连续操作,果然翻松了一片地……
制作耒耜的材料,一开始都用木头,所以不那么锋利,而且容易断,于是先民们就在耒耜的齿头装上两个石质、骨质或陶质的耜,这样就出现了一件组合工具“耒耜”。
张俊讲完后,刘鑫接着说:“……耒耜的出现,明显提高了耕作效率。但是,收成不仅仅决定于工具,还要取决于种子、土地肥力、灌溉条件等。即使各种自然因素都凑齐了,风调雨顺了,先民们的耕作模式也会左右年成好坏。”那时,先民们使用的是怎样一种耕作模式呢?答案是田莱制,也就是“休耕制度”。
今天,许多人以为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农业执行的就是井田制,在他们的想象中井田制就是把田分成方块,人们居住在部落中央,周围都是农田。刘鑫在白板上给出了“井田制”的示意图。“然而,事实远非如此,”他接着说,“《周礼·地官·县师》记载:‘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郑玄曾作注曰:‘莱,休不耕者。”
“《魏书·李孝伯传》也说:‘田莱之数,制之以限。盖欲使土不旷功,民罔游力。清朝学者梅曾亮在《臣事论》中说:‘使农、工、商、贾皆汲汲然有为士之心,则方其为农也,田莱必不能。说白了就是休耕。”说着,刘鑫用手猛地一劈。
土地为什么要休耕呢?要知道,即使有了耒耜,要清除几亩土地上的杂草、树木,再进行深翻也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赶季节,先民们事先要看好天气,下雨之前就在即将要耕作的土地上放一把火,利用大火将杂草、灌木烧成灰,待雨降下来后,草木灰就成了肥料;然后就在这层灰烬上撒上种子,或者用石刀挖出小坑,播入种子,等其发芽。这就是“刀耕火种”。
毫无疑问,刀耕火种式的耕作,只能是廣种薄收,而且经过这样多次烧、种的土地,必定越来越贫瘠,收获量也越来越少。史书记载,这样的耕作,即使在年成好的时候,也只能收获1~2盆/畛。1“盆”相当于现今的27千克,“畛”就是“楚亩”,换算成今天的计量,大约为94.5千克/亩。如果年成不好,要养活一个人,大约需要耕种3亩土地,也就是6畛好田。
可见,这个产量是极低的。为了获得更好的收成,新的耕作制度规定,部落定居点周围的地,不是每年必种,而是每三年形成一个耕作周期,轮换耕作。所以,古代部落周边的田,先民们是按照下面这样一个秩序耕种的:
一年以后,耕作秩序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变成了:
在这种模式里,田莱休耕只有一年……
这时,我发现,台下的潘老师突然睁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电子白板。他震惊了,因为学生的这个结论,颠倒了他的教学!看来,潘柳不仅让学生重新认识了家乡,还让他这位具有20多年教龄的历史老师重新认识了历史课本。
项目化教学的启示
这是潘老师第一次采用项目化教学。为了与学校提倡的游研活动配套,他以“潘柳”古遗址和区博物馆为课堂,借助电脑和学生们的手机,安排了如下流程:①明确这次游研的任务,就是探索五里界在几千年之前就存在的井田式农业。②制订从参观潘柳考古遗址到发布研究成果的学习计划。③全班42个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研究一个小课题,并于8月3号前完成研究报告的整合。④发布研究成果。⑤考古学家、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对各小组的游研活动进行综合评估。
这次活动,一开始拟定的课题为“梁子湖边的古老农业”,该项目学习的主题密切联系潘柳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博物馆里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希望他们能更充分地了解家乡,坚定自己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为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潘老师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把控自己的决策机会,并允许学生在校外聘请指导教师。这不,博物馆的两位专家和电视台的一位编辑都做了他们的导师。
这次研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次综合性极强的历史教学活动,它不仅补充了学生平日里没学到的常识,而且还涉猎了测量、环境、农业数据分析、摄像和录像后处理等交叉性学科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综合能力得到迅速提高,甚至每个人的手机的功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挖掘。其中他们对“井田制”的理解,颠覆了教师教给他们的结论,让教师对他们的创新结论感到震撼。
所以,研学结束时,研究的课题变成了“对梁子湖边井田制农业的探究”。应该说,后面这个题目更直白,而且他们的研究卓有成效,成果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