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变化分析

2019-03-23朱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题核心

朱琳

国家已经发布了新的课程标准,也正在进行新教材的编写与审查。那么,我们教研部门和广大教师准备好了吗?本期解码,让我们走进两个新课程实施地区的交流现场,看一看教学的变化、专业的发展。

山东省高中信息技术自从2017级学生开始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走进来自一线的课例评选活动,一起分析教学中的各种变化。2018年上半年,滨州市进行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德育优秀课例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基于2017年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目的在于提高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从信息技术教师讲课过程中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把握和渗透的角度出发,就高中信息技术德育优秀课例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简要的分析。

“课题选择”分析

本次德育课例评选活动基于新修订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为主体,兼顾信息意识和信息社会责任,选取了若干备选课题,如《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在《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选择中,大部分教师选择使用VB语言,少数教师选择使用Python语言,还有极少部分教师选择使用VB和Python语言进行对比教学。在《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课题选择中,大部分教师选择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实际教学,少数教师选择人工智能知识进行教学。

从总体课题选择上,我市教师还是更倾向于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计算思维的学习应用,对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方面还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课题的选择主要是引导教师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在课程中以更有效地方式发展信息技术学科计算思维,使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工具。因新教材尚未出版,在Python等新内容上大家选择不多,但是基本上都认识到了编程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前景。

“教学实施”分析

根据本次德育课例评选活动选题原则,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以《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为例,分析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实施,其中涉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

1.新课标和教学目标方面,计算思维成为热点

大部分教师选择《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课题,并对新课标的内容要求把握比较准确,普遍认为本课题的内容要求是掌握一种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使用程序设计实现简单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多数课题的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从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来看,大部分教师都能够把握知识与技能要点(基本数据类型,赋值语句,输入和输出语句,选择结构语句,算术、关系和基本运算及表达式),特别是对于学科核心素养中涉及到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授课教师能根据不同受众学生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交流;针对给定的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教学思想和教法学法方面,注重学生活动

从课例来看,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思想比较新颖,部分教师采用的是项目式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第一,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例如,在新课的引入方面,通过“苦恼的小明”这个案例的导入,告知学生当遇到特定问题,没有合适的工具软件解决时,可以利用编程来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入课题,并通过引入的课题引导学生,遇到问题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第二,注重學生主动性的发掘。利用导学案、微视频、微项目等相关素材,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动手设计,并且利用有效的电子教室进行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示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注重学生全面性的参与。在新授课程和实践操作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全体学生全面参与的意识。在教法学法上,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体验探究、任务驱动、讲授、学习指导法等教学法,这些都是信息技术教学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非常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3.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环节依然追求全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讲授新知—交流评价—课堂总结—实践拓展”这一条主线来开展教学活动。

大部分教师能够结合新课标的实施建议,通过教师展示基于真实情境的程序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开展项目设计,如高斯方程的VB程序设计作品和百钱买百鸡的Python程序设计作品。通过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学生欣赏程序设计作品,构思自己的作品,修改编译运行,体验编制环境,从而体验程序的作用。教师再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等形成项目设计的初步方案。通过一定范围内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设计项目方案进行交流,教师从项目成果、呈现方式、实现技术等角度,对学生项目设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项目调整的建议。

4.在学习评价方面,追求评价的多样化趋势明显

学习评价大都能够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在教学中起到有效的导向作用。教师主要从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善教案、完善学案,采用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习开展的评价方式。例如,大部分教师在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时,采用评价量表、小组互评等方式,适当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从单纯关注知识与技能向关注学生学业成就转变上进行评价,同时还关注现实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等多种能力的提升。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升信息素养。

总之,在整个信息技术课例评选活动中,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让学生体会到编程、人工智能等技术既不神秘,也不复杂,都是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握新课标内容,领会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上好每一堂信息技术课,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课题核心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项目化教学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