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方式应用现状及措施探讨
2019-03-23史昭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已经取得迅猛发展。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可让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将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物理学理论直接转变成为直观的场景,从而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对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方式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推动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应用现状;措施
当下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普及,多媒体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在教育领域引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比较难懂、枯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知都较为抽象,只有大致的框架印象。在此背景中之下,在课堂之上融合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示出物理现象、物理生成过程以及物理现象等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 我国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现状
(一) 教师过分依赖信息化技术
纵观当下的初中物理课堂,不少教师都在课堂之上频繁地使用信息化技术,过度依赖的情况严重。许多教师并未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知识辅助教学的一项工具,主要是为了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他们看来使用信息技术能够节省板书时间,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快捷,不少教师整整一堂课都是通过多媒体来讲授,课堂由以前人的灌输变成了机械式的灌输,这与新课改的理念背道而馳。实际上,一个好的信息化教学应该是一个具有多种形式、丰富内容的教学大纲载体,应注重借助信息技术的便利性来开展教学,而并非一味地依赖而忽视了运用教学方法。比方说,部分物理教师过分依赖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视频以及图片,然后将其生搬硬套用于课堂之上,课前也不做好备课,同时也未对这些素材与课程主体的相关性进行考量,对教学方法的重视度明显不足。
(二) 学生过分依赖信息化技术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授课,可将板书的时间节省出来,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学的速度。本身物理知识就比较青涩难懂,需要学生花时间消化理解。教学速度过快,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进度,既要花时间理解课本知识,又要花精力做笔记,时间久了不少学生将会产生厌学的负面情绪,最后干脆直接不再抄写笔记;有些学生则直接依赖手机或录音笔把教师的教学内容直接录制下来,心里虽然想着等课后再重新温习,然而学生由于学业比较繁重,课后根本没有时间再次重温,录制的学习内容根本没有派上用场。
二、 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方式优化的对策
(一) 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
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来说,切勿因为使用了信息化教学方式,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仔细研究信息化教学的使用技巧,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在课堂之上设置合理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此外,教师应该控制多媒体的使用频率,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认真观察,遇到重点知识或难点知识,应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及概括,并适当停留几分钟等学生消化和做好笔记再继续授课。
(二) 注意控制内容信息量
在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严格控制好教学内容信息量,如果信息量过多,那么学生就变成了信息技术的灌输对象,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总结与思考所学的知识点,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低,且容易感觉到疲惫。所以,物理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对信息进行筛选,选择一些精华的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之中学习。
(三) 有机融合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
以往的物理课堂主要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台上用板书来讲解相关知识,学生在台下被动的听,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并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也应该摒弃。尽管时代在发展,但是教师仍然在教学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则转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必须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充分体现出来,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机结合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将两种教学的优势互补,打造一堂高效的物理课堂。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融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论是在教师教学方面还是在学生学习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合理、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青涩难懂的物理知识,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必须认真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技巧,并在课堂之上进行合理运用,不断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钰,于海霞,文雪巍.“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与现代教育科技深度融合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22).
[2]李运林.论教育与信息·信息技术——四论“信息化教育”兼解读“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13(3).
[3]郭可馨,马北河,谢桂英,于耿华.基于云存储平台的初中物理实验翻转课堂的构建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Z2).
作者简介:史昭,贵州省六盘水市,六盘水市第二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