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2019-03-23黄舒娉
摘 要:数学作为初中階段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锻炼、理解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大众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转变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供广大同行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与趣味化的实际案例进行结合,通过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了解书本中的知识,加强学生对有关内容的印象;并且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加教学的乐趣,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它与传统教学不同,传统教学偏向于理论化,会显得数学知识点更加的抽象,难以理解,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结合新课改要求,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化的实例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逐步培养学习信心,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 将理论教学与生活实例进行结合
仔细研究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的理论知识点和概念性知识点,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不大,理论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而传统教学教师往往是直接的将理论内容传递给学生。告知学生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接着就结合例题来进行讲解。整个过程中,学生其实并没有理解理论知识点的内涵,但为了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只能够继续进行后面的学习,这容易给教师造成一种学生都已经掌握的错觉,不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点,促进学生对有关内容的吸收,我们可以将理论教学与生活实例进行结合,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将理论内容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数学知识点,教给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例如,在进行《轴对称》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轴对称的含义,发现轴对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前我先利用互联网搜索了有关的图片,包括桌子、椅子、气球、花瓶等,实际教学时通过投影显示给学生,让学生从这些生活物品中找找有什么特别之处。一位学生回答:“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我先肯定了这个答案,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物品的图形。一开始学生并不能准确的发现,这是,我在图片中见插入了一条直线,学生一下子就会发现,直线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并且沿着直线折叠可以将左右两边的图形重叠。这时候我再引出轴对称这一概念,并且要求学生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是轴对称的。学生积极地与我进行互动,有的说:“杯子是轴对称的。”也有的学生说:“白纸也是轴对称的。”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方式,在理论知识点的教学时加入生活化的实例,学生对这一理论点的掌握较好。
二、 将教学训练生活化
教学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常会在理论教学结束以后进行有关的训练讲解,以此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的知识点,促进学生对有关内容的吸收。但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在选择训练题目时就会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往往是一些考试常考的题型,教师经过简单的改编,改写几个数字,或者调整一下数量关系就呈现给学生。题目整体较为理论化,读起来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就失去了读题、解题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解这些题目的时候会采用一些考试常考的解题方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的枯燥乏味,学生一开始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就不够深刻,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较低。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有关的知识点的吸收,结合生活化教学模式,我们教师在开展教学训练时可以需要注意题目呈现方式,将教学训练生活化,从生活实际寻找案例与题目进行结合。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意义,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训练难度。
例如,在进行《直方图》这一课的教学训练时,我以本班学生本次数学成绩为题出了一道训练题目,要求第一大组学生轮流上台将自己的成绩写在黑板上,前后四人为一组根据黑板上的成绩选择合适的组距绘制直方图。不同的组因为想法差异选择的组距也会存在差异,绘制出的直方图也就各不相同,随机选择几组排除代表上黑板绘制本组的直方图。其他学生在下面观察,评选出组距选择最为合理且直方图绘制最为科学的一组。由于成绩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多,所以在看到训练题目时学生的抵触情绪不高,反而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同时整个的训练过程又是以学生为主体,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促进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
三、 合理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处处可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忽略了这种联系,紧紧围绕教材开展有关的知识点教学,导致数学与生活相互脱离。学生不知道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甚至产生了数学学习没有用的想法,数学学习兴趣明显降低。同时,学生学习了数学也不会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数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不明显。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合理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实践,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数学运用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进行《统计》有关的教学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实践题目。学生六人为一组,开展与统计有关的实践活动,活动主题不限,可以是“本校学生每月平均零花钱”,也可以是“本次考试我班学生数学成绩分布状况”,给予学生一周的时间进行准备。学生在组内进行分工,有的负责前期数据的搜集,也有的学生负责实验结果的分析。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了有关的统计方式。
四、 结语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策略,从生活中寻找与教材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其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与学习的关联,从而有效地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黄进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
[2]张月.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6):37.
作者简介:黄舒娉,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