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03-23李文广
摘 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了解课本之外的知识丰富和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让学生能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语文教师也应尝试将信息技术融进课堂中,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应用策略
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的教学形式发生改变。教师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这不仅是时代发展形势的必然,也是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结果。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堂导入、情景创设、自主学习等方面谈谈将信息技术融进语文课堂的具体做法。
一、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将信息技术融进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学习有很积极的作用。其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书本中的知识是固定的,对学生的思维和视觉等能力激发的效果不大,采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不仅可以通过图、声等活泼形式呈现,触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还能激发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给学生学习注入新的活力。其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学生无法做到全面理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较强,通过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网络中可以随意搜索各种需要的信息,既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能拓展学生的探索、探讨能力。
二、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 信息技术在课堂导入中的应用
一节课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课堂导入占有重要的分量。可以说,一节课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学习兴趣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所以,教师要打好导入这一环节的基础,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课堂的顺利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前研究教材的内容,采用信息技术将教材中所缺乏的内容以图片、音乐、视频等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此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激发他们的课堂兴趣。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课堂的导入,能缓解学生紧张的神经,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中感受到放松,劳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雨巷》中,本文意境优美,渗透着一种音乐美、朦胧美,但文本的含义很多学生不能及时掌握,尤其是文中的“寂寥的雨巷”“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等这些意象,让学生通过阅读是很难体会到“我”迷惘感伤及充满期待的心境。所以,为了给学生从一开始就建立一种哀怨、凄清的氛围,笔者在课堂的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了多媒体歌曲《雨巷》。在播放完毕之后,笔者及时问学生:“通过欣赏这首曲子,你们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大家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哀愁”,有的学生说“沉寂”,有的学生说“忧郁”,笔者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并顺势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正文中。这样的导入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触动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容易让他们很快与文本内涵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教材的感知能力。
(二) 信息技术在创设情境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中很多内容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与内涵,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教师要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透过情境了解文本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能将文本中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以简单明了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课文时,由于文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网上搜集了有关的中国建筑,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期间,还配以一定的轻音乐,在流转的视频画面中,学生感受到中国建筑的艺术之美、风格之美,不禁产生对中国建筑的热爱和对建筑师的崇拜之情。这样的教学形式比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授课形式更深得学生的喜欢,把那些难以描述的艺术之美通过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建筑群里,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领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 信息技术在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新课标指出,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出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学习时间,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学习。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基本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为此,教师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在微信群里自由讨论交流有关的话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跳跃,其自身的综合能力也悄然提升。
例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多元思维发展能力,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研究别里科夫的古怪特点——与众不同的行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众不同的穿着等,这些是本文的主要亮点,也是教学中的重点。通过课堂上的阅读,学生们基本对主人公的特点有了大概的掌握。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由外及内、由表及里,走进主人公别里科夫内心世界,在课下,笔者通过微信的方式,在群里为学生出了如下思索题:“别里科夫是一个怎样的人?现实中有这样的人吗?”“别里科夫死后,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到旧样子了呢?”这样一来,学生们在群里讨论起来:“别里科夫是那个时代社会的一个缩影,他死了,又有无数个迂腐的人站出来。”“不改变那个社会,就不会铲除像别里科夫那样的人”“别里科夫用各种套子将自己包起来,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也是一种自保的行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这种人迂腐、懦弱又滑稽,可怜又可悲。”通过让学生们在群里自由探讨,他们对文本的认识升华,思维能力也悄然提升。
总之,语文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既是对科技发展的借鉴,也是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尊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课堂导入增添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课堂创设情境,讓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美妙感;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和空间,如此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霞.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7):88.
[2]杨丽萍.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6(21).
作者简介:李文广,福建省漳平市,福建省漳平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