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规模化育肥场发生猪伪狂犬病的病例分析

2019-03-23柳永振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1期

柳永振

摘要:猪伪狂犬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以及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和新生仔猪大量死亡的传染病,给养猪从业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某规模化育肥猪场猪只发生伪狂犬病的发病情况、诊断及成功防治经验进行分享,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剖解;病例分析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所引起的猪的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以及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和新生仔猪大量死亡的传染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该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给养猪从业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伪狂犬病可以通过口鼻接触、胎盘及空气等途径进行传播,其中空气传播是PRV扩散的最主要途径,并且随着猪只高密度饲养、活动受限及连续生产等生产模式的改变,使该病出现更强的毒株,给该病的控制和净化带来了困难[1,2]。自2011至2016年我国从北向南发生猪伪狂犬病以来,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 2016-2018年期间伪狂犬野毒感染阳性率在35%左右,整体趋于平稳,但如果在猪只交易和流通环节存在带毒的种猪,仍然可以导致伪狂犬野毒的感染和传播[4]。本文就2018年9月份某规模化育肥猪场猪只发生伪狂犬病的发病情况、诊断及成功防治经验进行分享,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发病猪场为存栏13,200头猪只育肥场,主要饲养12—27周龄(出售)阶段的育肥猪,保育猪来自自繁自育的种猪场。2018年9月10日,一存栏1,100头的单元14周龄的猪只出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50%,发病猪只体温升至41℃,当日死亡猪只9头,因发病前期对该病认识不足及处理方案不佳,至9月16日该单元死亡率至3.5%。至9月17日,该病传染至相邻的单元,经过调整治疗方案,其他单元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并且猪只发病呈一过性,损失轻微,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2 临床症状

发病猪只表现精神不佳、畏寒扎堆、趴窝和不同程度的咳喘,采食量下降50%,发病猪只体温升至41℃左右,眼睑呈现明显肿胀,眼部有泪斑,眼睑肿胀比例约8%,个别猪只出现倒地划水及眼球震颤等神经症状。

3 剖检病变

将9月10日死亡猪只中具有代表性的5头猪只进行剖检,病猪剖检病变为: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出血;喉头及扁桃体出现坏死点(图1),肺部淤血,间质增宽,肺叶出现实变(图2),肝脏肿大,有坏死点,肾脏肿大,其他未见异常。

4 实验室检测

取病猪脾脏、颌下淋巴结、肺脏、肝脏和扁桃体等组织器官,送病料至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PCR法进行猪瘟、猪伪狂犬和猪蓝耳病的病原学检测,并分离细菌做药敏试验。检测结果:猪瘟和猪蓝耳病为阴性,猪伪狂犬病野毒抗原为阳性(图3);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复方阿莫西林为敏感药物。

5 防治方案及心得

在发病初期病料检测结果未检出之前,根据过往经验怀疑为猪蓝耳病感染,采取枝原净和金霉素群体给药,采用氟苯尼考注射液进行个体治疗的治疗方案,并未获得较好的效果;获得病料检验结果后得知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对防控方案进行了调整:①给药方案调整,发病单元猪只群体给药更换为复方阿莫西林粉,并增加退烧药卡巴匹林钙和板青颗粒(中药制剂),进行防止继发感染及对症治疗,个体治疗改为阿莫西林钠和氨基比林治疗;②免疫疫苗和程序调整,将之前使用的猪伪狂犬Bartha K-61株疫苗更换为武汉科前猪伪狂犬疫苗,免疫程序由之前的9周与1 2周免疫2mL,调整为8周、11周与14周(活苗+活苗+灭活苗)免疫2mL,当前单元在13~16周龄的猪只进行武汉科前灭活苗普免;⑧生物安全方面,对发病单元进行隔离和消毒等措施,对空舍单元进行彻底清洗、熏蒸和消毒;④加强饲养管理,对于发病单元增加供暖措施,减少猪只冷应激,保证充足的饮水和饲料。经过防治方案调整,发病猪只发病第3d时精神状况开始恢复,采食量上升,死亡率迅速下降,较之前的方案提前4d恢复,降低死亡率1%~2%,弱猪产生比例大幅降低,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对于此次猪伪狂犬病的控制,有以下几点心得:①对于猪伪狂犬病的疫苗选择,应结合当地流行毒株进行正确选择,因该病在我国存在变异株感染,经典的Bartha K61毒株疫苗存在保护力不足。研发高效的兽用疫苗是动物疾病控制和净化的先决条件,使用有效的灭活和弱毒疫苗控制猪伪狂犬病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途径[5]。然而,从猪伪狂犬病毒株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来看该病存在变异毒株,并且新毒株与Bartha K6,I毒株存在较大的差异,且新毒株存在毒力返強的情况,免疫Bartha K61毒株的疫苗后不能对猪只产生足够的保护力[3,6】。②快速诊断对于该病的防治及降低经济损失尤为重要,单纯依靠临床经验进行疾病防控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③选择正确的疫苗和合理的免疫程序是猪伪狂犬病防治的基础,同时还要结合生物安全和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Christensen L S,Mortensen S,Btner A, et aI.Further evidenceof long distance airborne transmission of Aujeszky's disease(pseudorabies) virus [J]. The Veterinary record. 1993, 132(13): 317-321

[2] Freuling C,Muller T,Mettenleiter T C Vaccines againstPseudorabies virus (PRV) [J].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2017, 206:3-9

[3]陈焕春猪系统性疾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J]饲料与畜牧,2018(02):45-50

[4]杨汉春,周磊2017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18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J].猪业科学,201 8,35(02):36-38

[5] Meeusen E N,Walker J,Peters A,et aI Current status ofveterinary vaccines[Jl.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 2007(20): 489-510

[6]冷依伊,任梅渗,蒙正群,等猪伪狂犬病病毒致病机理及其变异的研究进展[J]养猪,2016(05):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