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传统民居更新的关键技术

2019-03-23左光之周文利

安徽建筑 2019年2期
关键词:五福古民居天井

左光之 ,周文利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0 前言

古村落是人类经过长期适用自然、利用自然逐渐形成的聚居地,它记录着人类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承载着乡土中国千百年的历史记忆,一个地方古民居建筑的消亡,也就意味着地域历史文化的消亡[1]。为了让这千百年来积聚的财富不在风吹日晒中消逝,黄山市政府在2009年印发了有关古民居保护利用的通知《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百村千幢”工程)。

本文通过对徽州传统民居的实地走访测绘调研,通过居住者进行对话,了解居住者的心理感受,通过对古民居的内部空间、外部空间以及建筑本身的观察,阐述传统民居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对古民居的更新策略,以证实古民居修复保护的意义。

1 徽州传统民居的保存现状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道出了古往今来多少游人对徽州的向往。徽州遗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其中古民居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但通过调研走访发现,有许多古民居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保存现状堪忧。

1.1 功能布局问题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大量古民居的功能布局都表现出一个问题: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

以昌溪古村为例,大量居民表示他们宁愿住在新建筑内,也不喜住在古民居内,因为古民居的功能达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例如,古民居内的卫生间是露天的,厨房内是泥砌的灶台,空调没法安装等问题。图1是昌溪吴柏华住宅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住户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功能布局进行改进。图2是昌溪吴良寿宅和吴仲谋宅,他们已经搬离古建筑住进新建筑中,徒留古建筑自生自灭。

图1 昌溪吴柏华住宅平面图

图2 昌溪古镇民居室内现状图(自摄)

1.2 居住环境问题

徽州传统民居非常注重场所精神的营造,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是民居建筑所追逐的,加之徽州自然地理条件优厚,到徽州除了看山看水就是看古民居。图2中的古民居现状照片可以看出,房间通风不顺、光线暗,冬天室内潮湿阴冷,夏天室内潮湿闷热,加之古民居建筑的主要材料木材很容易发霉导致许多现代设备都无法安装等问题,使民居的居住质量明显下降。

1.3 安全性问题

徽州地区林木资源丰富,在徽州的建筑中,木结构作为主要的支撑结构,但木材极易引发火灾,虽经过防潮技术处理,也禁不住长年累月的潮气侵蚀,所以木材很难长时间保存。

2 徽州传统民居保护更新策略研究

因徽州古建筑受相关政策的保护,外貌是不准随意改变的,所以其主要更新方式需遵从“修旧如旧”的原则。这样既可以达到更新的目的,又可以做到对传统民居的历史肌理的保护[2]。

2.1 功能布局的更新

功能布局的更新是将原有的形式整改成适应现代生活模式的形式,在功能更新时尽量保留原有的空间和秩序,采用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来达到既可节约成本又可更新功能的作用,居住功能的置换是最简单的更新策略,在保持传统民居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将建筑内部空间进行调换以达到满足新的居住功能需求[3]。

2 .1 .1 功能置换

功能置换是根据新环境,采用更新、植入等方法赋予旧空间新的功能,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又能延续旧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徽州古建筑中,厅堂即是徽州民居的起居室,也是民居家庭中的主要祭祀场所,随着祭祀功能的淡化,现代化的“起居室”主要功能则是待客、聚餐的场所,厅堂的陈设以及格局并无太大变化,只是将厅堂功能与其他功能置换。

2 .1 .2 空间重组

徽州传统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可以通过“推墙留结构”的做法,将空间进行“扩大重组”,以满足居住者使用要求。还可以通过拆除建筑中心靠天井处的楼板,以达到扩大天井,采光通风的作用。

2.2 居住环境的更新

徽州传统民居中的天井起到调节气流、光线的作用,五福民居是“百村千幢”保护工程中完成的出色项目之一,以下以五福民居为例。

2 .2 .1 天井改造

在新建的五福民居设计中,采用电动天井一说,下雨时启动,封闭庭院,可尽情欣赏庭院美景。夏季打开天井,可通风降温,冬季关闭天井,可创造一个温暖的庭院空间,减少能耗。

图3 五福民居天井改造前后

天井改造主要是基于空间的延续利用——使用钢材和玻璃将天井改造成可开启式封闭空间,使用效果类似玻璃阳光房。这种改造,不仅对原有建筑的空间形态进行了一定的保留,能实现原有的采光效果,而且有效扩展了建筑使用面积,提高了建筑利用率[5]。

2 .2 .2 屋面改造

屋顶在改造前的具体做法是在望板上加油毡防水层,防水层上设置顺水条和挂瓦条,并将小青瓦搁置在挂瓦条上,这样的小青瓦没有可靠的固定措施,很容易松动,小青瓦松动以后就会导致屋顶漏水,防水效果不是很好。为了解决屋顶的小青瓦松动问题,在对五福会所的屋顶施工上进行了改进。具体的做法是在望板上设置40厚细石混凝土做为挂瓦基层,为了避免细石混凝土开裂,内部加直径为4mm的钢丝,增加它的整体性和刚度。再在细石混凝土上做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上再铺设改性沥青防水层,小青瓦通过座浆的方式固定在屋面上。通过处理后的屋面整体性很强,又能很好地固定小青瓦,增加了建筑使用耐久年限[6]。

2 .2 .3 交通空间改造

徽州传统民居内部交通空间主要是围绕着天井而布置的檐廊和连接各楼层之间的楼梯。民居中的楼梯狭窄且陡峭,爬上爬下非常危险。通过调查测量,徽州传统民居中的楼梯宽度大多都在600mm左右,且大部分楼梯的坡度都大于45。[7]。

如何将楼梯设计得既符合设计规范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且尽可能少占用其他功能空间,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在对民居改造时,楼梯的改善是最基本的,改变楼梯的位置,从位于厅堂太师壁与后檐墙之间夹弄移至天井一侧。加长楼梯坡长,减缓楼梯坡度,并在中间加休息平台,以提高行走舒适度,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2.3 建筑构件的更新

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结构是木结构,所以对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措施之一就是对木结构进行加固处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木结构进行检测,根据木结构的损毁程度来确定加固的方案。

作为主要支撑系统的木结构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整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木料本就有着易腐烂的特点,对于腐朽的木料的处理方式也有很多种,采用构件替换的方法来替换那些腐烂的木料以维护结构整体稳定性,采用化学灌浆的方法对确实无法替换的构件进行灌充以提高构件强度,用千斤顶将房屋整体抬高的方法对需要整根更换的木柱进行更换,采用切割、补料、粘接、打磨的方式对需要部分更换的柱子进行修复,采用将瓦片、屋面板、望板等拆除的方式对梁和枋进行更换,采用木结构在别处加工,到施工现场再安装的方式对需要重新搭建的建筑进行修复[8]。

图4 五福民居楼梯改造前后

图5 五福民居前后对比

3 总结

古民居作为古村落的主要组成部分、徽州文化的载体,为了让古民居不在时代的变迁中消失,对古民居的修复成为当下政府尤为关注的事情。经过百年的风雨侵蚀,古建筑的修复及再利用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来加以改造,特别在防腐、防霉、防虫、防火、采光、保温等方面[9]。

笔者通过对徽州古村落中古民居的调研,了解古民居的现状,然后再通过调研古民居修复工程的成功案例五福民居,从功能、环境、结构三个方面对古民居的修复及更新进行阐述。更新是为了让古民居的宜居性达到现代人的标准,而不是让古民居单单只作为一个承载历史及文化的载体。

图5可以看出,民居前后对比明显,修复之前的住宅,几乎没人愿意居住,住宅被废弃,修复、改造过后的住宅,变的干净宜居,每个人都希望住上干干净净、配套完整、安全性高的房子。改造后的民居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宜居舒适原则,不仅改善了人的居住环境,还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间接为徽州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0]。

猜你喜欢

五福古民居天井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最后一个顾客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雨天
简述古民居的保护和发展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
『五福临门』是哪『五福』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健康是“五福”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