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红色资源教育中面临的实效性困境及原因分析

2019-03-22关亭亭

卷宗 2019年9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实效性大学生

摘 要: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抽象性过强的缺陷。红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多样,发挥和利用红色资源的教育,将其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但在实际中,红色资源在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中往往面临着实效性的困境,如何提升红色资源教育的实效性成为了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红色资源;实效性

1 在红色资源教育中面临的实效性困境的表现

1.1 高校红色资源教育不能形成体系

仅仅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无法加深大学生对红色资源认识的深度的。需要大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去感受和体悟,才能实现红色资源教育的意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强化大学生政治观念。高校组织大学生进行红色资源教育的活动是少之又少,即便是有也只是流于形式的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但是出于经费投入、出行安全等问题的考虑,所以这类活动也是尽可能的少组织,甚至是不组织。而且在组织相关活动时,高校各部门出于对部门工作的考虑来组织活动,学校整体没有统一、完整的规划,这样的活动只能对少部分学生起到红色资源教育的作用。高校红色资源的教育也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简单穿插中进行的,缺乏专门的课程、讲座等。由此可见,高校中红色资源的教育不能形成教育体系。

1.2 高校对红色资源的挖掘上停留于表面

红色资源所包含的价值和意义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的。红色资源发挥其教育意义并不仅仅是播几场红色影片,或者是每当纪念日时红色基地的游览及课堂上笼统讲授的红色历史等方式来实现的。高校对红色资源的利用仅停留在物质载体的层面,如红色影片、革命遗址、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等层次,缺乏对红色资源的精神层面的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层面所展现的内涵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隐性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使受教育者真正的实现“内化”。课堂上单纯的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受教育者很难去体会知识背后的教育意义,对红色资源的理解也是浮于表面;对于红色资源的传播只是借助于“走马观花”式的红色基地如纪念馆、博物馆、遗址等的游览、参观,不能事先做好宣传工作,毫无重点和目标,是无法实现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的挖掘的。如组织红色影片观看时,事先不能对影片的背景进行详细介绍,学生多数以观赏的角度去观看,结束之后又不以此开展写观后感、主题班会等讨论活动,学生也就会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这样流于表面的、形式的活动,缺乏对红色资源、精神的思考,受教育者个体也得不到反思,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发挥其实际效果。

1.3 当代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的认识趋向淡漠化

当代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的认识趋向淡漠化。当代大学生对红色历史的记忆是淡化的,对于红色资源的理解是“碎片”式的,对其内涵、特征的把握也是不足的。通过课堂和日常生活了解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革命事件、革命英雄、红色故事等“只言片语”。当代大学生对课堂上与红色资源有关的内容及校园中相关的红色校园活动如观看红色影片、游览革命遗迹、参观博物馆等,甚至是网络中的红色网站、红色微博等都缺乏关注度,缺乏主动参与性。当代大学生不管是对于红色资源理论的了解还是实际的践行,对红色资源、文化、精神的认识是持有淡漠化的趋势。

2 红色资源教育中面临实效性困境的原因分析

2.1 高校对红色资源教育缺乏重视

由于高校对红色资源教育不够重视,所以高校无法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体系。只能是由一些部门,如团委、党委等部门展开红色资源教育活动,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活动的影响变小或者是无法达到活动预期效果。同时,高校缺乏重视,也使得对红色资源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教育者的教学实践活动无法开展,这也是造成高校红色资源教育仍是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的原因之一。缺乏物质支持,教育者的活动便会处在框架中,教学的实施无法达到使教育者内化与外化达到统一的最佳教育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成了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高校对红色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上也是缺乏重视的,未能将网络这一平台合理的利用起来。

2.2 高校红色资源教育缺乏灵活性

运用红色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利用红色资源的主要方式。课堂教育仍然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完全侧重于课堂来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这样的实践是单一的。更何况课堂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有局限性。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灌输”理论更多的是被应用为具体的教育方法而不是被作为一种原则。这种“填鸭式”方法,禁锢学生思维,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长期如此反复的利用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自主意识较强的大学生对此“味如嚼蜡”,产生抵触的情绪。从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看,红色资源利用开发不足,大学生实践上主要是以缺乏目的和目标的革命遗址、遗迹、故居的参观或是自助的红色旅游为主,理论上又是以学校的单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极少数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校与社会不能形成系统的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样单向化的、流于形式的利用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形成双向互动,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

2.3 时代变迁加剧了红色资源的实效性困境

从时间维度上讲,红色资源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时代久远。可能其父辈都不曾经历过那红色的年代,不管是从家庭教育或是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对红色资源的具体内容的教育和了解都是缺乏的;从社会进程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城市化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丰富,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与之前的年代是格格不入的,人们不再去关心那艰苦的红色年代的一切。在信息化时代,科技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和交流方式,乐于接受新科技、网络的大学生,被大爆炸式的各种资讯包围,缺乏网络阵地的红色资源是不受关注的;从红色资源的载体来看,除了直观的物质载体,还包括影视、文学、艺术、访问录等。在当代影视、文学为主的大众传媒是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的。但文学载体中部分文学作品具有明显的缺失,以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为例,这一时期作品以革命现实主义为思潮,文學作品的社会功能淡化,政治功能突显,文艺为政治服务,因此作品呈现肯定、歌颂,排斥揭露社会现实,多是塑造高大、理想化、超人式的英雄人物形象和传奇的故事情节。而影视方面,除了塑造超人英雄,关于红色多以抗战题材为主,注重娱乐性、商业性,不尊重客观历史,误导观众。使人们在头脑中对于红色产生刻板印象,继而心理上产生淡漠、厌恶和反感的情绪。

由于时代变迁引发的淡漠化是可以通过实现红色资源教育的实效性来解决,真正的解决了红色资源面临的实效性困境,发挥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也就可以解决时代变迁所带来的问题。因此,增强红色资源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的实效性是高校面对的紧迫问题。

作者简介

关亭亭(1991-),女,蒙古族,籍贯吉林白城,二级教师,大学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实效性大学生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