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昆山博物馆调研报告

2019-03-22朱玮

卷宗 2019年9期
关键词:昆山市周庄昆山

博物馆是保护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昆山市各类博物馆不仅是昆山市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昆山人民为实现国家两个百年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近年来,为全面贯彻党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重要指示精神和《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苏省“十三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苏州市文物保护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昆山市不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加快博物馆建设工作。

1 昆山市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1.1 反映昆山深厚文化底蕴

昆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史遗存众多,文化底蕴丰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博物馆通过展示展览可以反映昆山地域水乡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及历史发展变迁脉络,是昆山精神家园的缩影,是昆山地方文化和精神气质的表现。博物馆挖掘阐释文物的价值,丰富了昆山市文化内涵,彰显了昆山特色文化,优化了昆山人文环境。作为昆山文化的金色名片、文化象征,博物馆能为推动昆山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驱动力。

1.2 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

通过博物馆建设,加强文物保护,有效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等价值,就是要让昆山市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社会,通过打造高质量的展览,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将昆山市博物馆纳入财政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推动昆山市有条件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使用的文物保护单位定期或部分对外开放,保障昆山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拓宽民众参与渠道,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使民众共享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充分发挥文物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3 促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活起来。通过深入挖掘馆藏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进一步调动昆山博物馆馆藏资源开发创意产品,开发具有水乡地域特色、民俗风情、实用性、体现当代文化品位的文创产品,满足民众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动昆山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延伸昆山文博产品链条,进一步扩展昆山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昆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昆山文化软实力。

2 昆山市博物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昆山博物馆介绍

昆山市目前一共有33家博物馆,其中国有博物馆20家,非国有博物馆13家,在地里位置上,从南到北,主要分布着3个博物馆群。

2.1.1 古镇博物馆群

古镇博物馆群主要是指周庄、锦溪、千灯3个水乡古镇博物馆群。周庄博物馆位于周庄风景区内后港街38号,馆内主要展示了周庄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和民间的生活用具农具等,还有一些专门展品,如棋展、摄影展等。另外周庄还有展示昆山市级非遗项目“周庄土布制作技艺”“阿婆茶”展示馆,明初富豪沈万三后代所修建的“张厅”“沈厅”等江南水乡明清建筑群。

在周庄博物馆群的北边是锦溪博物馆群,包括中国古砖瓦博物馆、华东第一古董博物馆、中国壶文化馆(原紫砂博物馆)、中原文化艺术馆、“金石人家”篆刻艺术馆、“柿园”书法碑帖艺术陈列馆、张省美术馆、锦溪杰出人物馆、马若特泥禅坊和宣卷艺术馆。其中中国古砖瓦博物馆位于锦溪镇区丁家弄内,收藏展品800余件,开馆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1996年,移址扩建,充实展品,易馆名为中国古砖瓦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一座以砖瓦为题材的博物馆。古董博物馆位于昆山市上塘街32号,内有各类古玩藏器3000余件,仅自春秋战国至今2500年间的历代水盂精品就达800件。馆内还藏有红山玉镯、战国玉蝉、西汉鸡首壶、北魏石佛、南北朝猛兽尊、唐代铁瓶、北宋均窑瓷瓶等精品,管理方自诩为稀世之宝。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陈列着历代紫砂名壶,还有彩陶、均陶堆花和紫砂瓶等现代紫砂艺术创作精品,其中不乏近年来在国内、国际上获大奖的作品。

千灯是昆山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镇,元代南曲大家,昆山腔的创始人,昆曲鼻祖顾坚就是昆山千灯人。在千灯有顾坚纪念馆,其以昆曲为主题布置,展陈历代各种戏剧人物,表现中国戏曲发展史。楼下厅堂中有小舞台,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听评弹、优雅古乐。千灯古戏台位于千灯古镇翠弄堂,其不仅展示昆曲发展历史文脉,还做昆曲、评弹等传统艺术展示的场所,以飨四方游客。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昆山千灯人,目前千灯还保留有顾炎武故居,并对游客开放。顾炎武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包括顾炎武故居、亭林祠堂和墓及顾园,为千灯明清宅第之首。顾炎武纪念馆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1.2 亭林园博物馆群

昆山市城区主要是亭林园博物馆群,包括昆曲博物馆、昆石馆和顾炎武纪念馆。其中昆曲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由上海同济大学专家精心设计,它以昆曲水磨腔为构思,把溪水引入馆内,运用传统的古建筑园艺,以戏台、观演楼为主体建筑,轩、阁、楼、台、回廊,古色古香,绿树粉墙,相映交辉。2005年,昆山市人民政府对馆舍和内部进行了全面修茸,部分改建和内部重新布馆,总投资约400多万元。馆内设昆曲展厅7个,馆藏昆曲資料等,内容丰富。昆石馆也位于亭林园内,展示精美的昆石。顾炎武纪念馆则展示与顾炎武有关的展品。

2.1.3 巴城博物馆群

昆山市北面是巴城博物馆群,包括玉峰古文物展览馆、江南木雕馆、江南砖雕馆、蟹文化博物馆、昆石馆、王同宝书画收藏馆、东宝笛馆等。其中蟹文化博物馆是国内第一个介绍阳澄湖大闸蟹的博物馆,由八解传说、识蟹、品蟹、蟹乡四个展厅构成。江南木雕馆有展品150余件,其中楼下的100余件全部为建筑木雕、花板杂件,楼上的50余件座雕多为儒、道、佛三教圣贤像。

2.2 昆山市博物馆取得成果

2.2.1 完成全市文物数据普查

通过对全市文物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及时系统、权威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文物保护奠定扎实的基础。一是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确定文物遗存298处,其中新发现文物131处。二是完成全国第一次古籍普查,经过收集、整理和修复、保存,我市现有列入国家古籍保护计划的古籍有600余部、3000余册。2014年,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被省文化厅正式命名为“江苏省古籍收藏单位”。三是抓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自2013年起,共采集数据6000多条、近10万个指标项,确定11家国有单位共计收藏1.3万余件(套)、2万单件可移动文物,昆山市文物管理所、昆山博物馆现有可移动文物6299件(套)、20339件,其中一级文物8件(套)、8件,二级文物27件(套)、27件。所有文物信息数据均已上传国家可移动文物信息平台。四是加强理论研究,编辑出版《昆山文史一百问》、《昆山传统文化精粹》、《昆山绰墩考古》、《昆山文物览胜》、《昆山文物楹联集萃》、《昆山碑刻辑存》等书籍。

2.2.2 开展征集文物工作

2015年昆山市印发了《昆山市文物征集试行办法》(昆政办发〔161〕号),对征集文物资金的适用范围、征集标准、征集方式、经费使用与工作程序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规定。博物馆严格依据《昆山市文物征集试行办法》,并结合文广新局项目管理办法与财政审计工作,建立博物馆征集需求、专家鉴定评估、征集小组集体研究、重大征集事项报请决策等管理程序开展向社会征集文物工作。截至2018年9月,博物馆已征集藏品988件(套),藏品品类不但涉及瓷器、玉器、铜器、书法、绘画等具有较高文化、艺术及研究价值的文物,并且将征集范围扩展到馆藏缺环的一般及近现代文物、具有昆山地方特色的文物藏品,如和“昆曲”、“昆石”、“昆山地方名人”、“昆山之路”等有关的藏品。特别是征集到的锦溪天文学家朱文鑫的《槃亭图》,对昆山博物馆近现代史部分展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3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着力建设特色博物馆。

昆山依托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水乡文化建设民间博物馆,并着力于建设特色博物馆。例如,周庄博物馆主要反映江南水乡文化,其藏品完全是水乡民俗生活的用品,像竹篮、果子筒、全盘、结婚备用品,还有旧时榨果汁的桌凳,以及小孩站的立筒(相当于现在的学步车),能够让参观者全方面了解江南水乡的风俗生活;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发源于昆山,其是我国民间民族文化高度发展的成果,设在亭林公园的昆曲博物馆,围绕昆曲的历史渊源和艺术魅力、园林与昆曲的关系,为参观者解读古典园林视角下的昆曲之美;锦溪古砖瓦博物馆是对昆山非遗项目“锦溪古砖瓦制作技艺”的展示,其中还展示有明清时代的“金砖”,从全方位展示了昆山的古砖瓦制作技艺。目前,昆山市版画馆也正在施工建设中,并已收到来自中央美术学院陆放教授所捐赠的五百余幅版画作品。

2.2.4 推进博物馆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发挥文物资源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壮大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昆山博物馆加大了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打造文物旅游品牌,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游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比如实景版《牡丹亭》在昆山市亭林公园演出,观看者不仅可以在亭林公园欣赏到江南园林、亭台楼阁建筑,还可以就近参观昆曲博物馆,了解昆曲的历史渊源;周庄博物馆就设在周庄景区内,到周庄的游客在欣赏完自然景观之后,可以通过参观周庄博物馆了解周庄深厚的文化底蕴、周庄的历史文化和周庄旅游发展的脉络。又如锦溪在近二十年来积极提倡文化旅游,为了让博物馆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采取了大力建设博物馆群的策略,并打出了“看稀奇到锦溪”、“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 等旅游宣传口号,并开发体验式旅游,游客可以在祝甸窑亲自体验制陶工艺。千灯镇按照“保护古镇、传承文化、开发旅游、促进发展”的思路,开始着力推进古镇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以先贤文化、戏曲文化、典当文化、灯文化和水乡文化五大文化为主线,在石板街两侧,依次恢复建成有顾炎武故居、顾坚纪念馆、余氏典当行、秦峰塔园、千灯馆、世界第一大玉佛等十二个文化景点,基本形成了以水乡古镇风貌展示为背景,以历史文化為特色,集寻贤访古、水乡观光、古镇揽胜为一体的旅游格局。

2.3 昆山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2.3.1 市级博物馆建筑没有建成,藏品存在安全隐患

昆山是全省14个没有博物馆的县市之一,也是苏南唯一没有建成市级博物馆的县级市。因为市级博物馆没有建成,昆山市文博单位近年来收购的文物藏品也没有专业的库房可以存放,文物目前主要是存放在昆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昆山市科博馆库房内。上述库房总体面积加起来不足三百平米,导致文物摆放过于紧凑,再加上库房条件有限,文物不能在恒温条件下进行保存,使得文物藏品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2.3.2 部分博物馆展陈环境欠佳,且未完成备案工作

昆山市现有部分博物馆展馆面积不足400平方米,藏品不足300件,不符合《博物馆条例》相关规定,馆陈多属固定展,缺少高质量的临时展,极少具有个性化的体验项目,不能持续提供参观者获得知识、娱乐身心的博物馆体验,也很难吸引参观者再次或多次走入博物馆。一些非国有博物馆未将馆藏文物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备案,使得监管部门不能有效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2.3.3 文博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昆山博物馆在编人员中,具有文博专业高级职称的人员尚无,具有文博专业中级职称的人员仅有3人。博物馆人才的缺失造成对馆藏文物研究不够深入,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度不高。同时博物馆因缺乏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也造成博物馆管理和列陈方面因循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 推动昆山市博物馆持续发展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的灵魂,为展示昆山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在对文物保护传承方面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增强昆山市文化底蕴,丰富昆山市民文化知识,在接下来,昆山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博物馆建设。

3.1 加快建设昆山市市级博物馆

昆山从2009年开始规划建设市级博物馆,2011成立全民事业单位“昆山博物馆”(昆编发[2011]16号),并在文廣新局设立昆山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开展相关筹备工作。目前,昆山市博物馆已基本确定选址,接下来昆山博物馆将以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基本原则,综合历史文化,以“县级市博物馆百强县之首”为目标,以等级馆评定的标准为要求, 高标准、严要求建成昆山市级博物馆。并在市级博物馆没有建成的条件下,通过市委市政府协调,将目前征集的珍贵文物转移到较为专业的库房进行储藏,确保文物的安全。

3.2 提升博物馆综合质量

3.2.1 优化博物馆体系

深入宣传贯彻《博物馆条例》,加强规划引导,实现昆山市博物馆质量数量协调发展,构建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打造博物馆系列“亮眼”工程。一是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博物馆。以昆山博物馆为引领,重点打造一批市级博物馆,包括昆山之路成果展、昆曲文化中心、陆放版画馆等,结合全国百戏(昆山)大会,规划建设中国百戏博物馆,成为昆山对外展示重要窗口。二是改造升级一批现有博物馆。将顾炎武纪念馆、锦溪古砖瓦博物馆、周庄博物馆、两岸交流博物馆、昆石博物馆等进行重新设计、提升改造,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展示、休闲等功能。三是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博物馆。深入挖掘昆山文化资源,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昆山特色、个性鲜明的博物馆,如朱柏庐纪念馆、归有光纪念馆、费俊龙航天馆、江南水乡博物馆等,以及为陆家衡、杨守松等文化名人建设专业展馆。

3.2.2 提升博物馆展陈质量和保存环境

实施博物馆展览提升工程,进行广泛文物征集工作,增加原创性展览内容,突出昆山地域文化特色和博物馆的优势,采用多元化的传播手段,贴近社会公众,增强陈列展览的吸引力。推动文物保护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鼓励昆山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市博物馆等开展展览交流合作,举办各种联展、巡展、互换展览,扩大昆山博物馆展览社会影响,弘扬昆山优秀传统文化。完成博物馆预防性保护及标准库房提升工程,同时提升馆藏文物保护科研水平,完成对博物馆进行文物健康评测、展厅和库房监控预警、环境调控、文物保护实验室改善等方面的提升工作,改善馆藏珍贵易损文物保存环境。

3.2.3 完善博物馆管理机制建设

加强博物馆行业组织建设,搭建博物馆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博物馆综合评价体系。按照“分类推行、循序渐进、积极稳妥、不断完善”的基本原则,逐步全面推进博物馆理事会制度建设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完成对昆山市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备案、藏品登记工作。完善非国有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

3.2.4 深化博物馆服务功能

大力开展展览陈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设立流动展览车等流动展览项目。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挖掘研究馆藏文物价值内涵,以物知史、以物见人,传播昆山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社会文明风尚。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教育作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陈列展览、文物影视节目和图书等多媒体出版物。推动建立昆山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的长效机制,鼓励学校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3.2.5 加快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

依托博物馆馆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充分调动昆山市文化文物单位积极性,鼓励文化单位与社会力量、高等院校、文化创意设计机构等深度合作,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开发艺术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适应现代化生活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扩宽昆山市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投资、设计制作和营销渠道,加强昆山市文化资源开发,促进资源、创意和市场共享 。

3.3 加强文博专业人才的培养

实施博物馆人才培养工程,加快昆山市文博领军人才、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适应昆山市文博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并重视昆山民间匠人传统技艺的挖掘保护和传承。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深厚滋养。而博物馆将文物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是城市的物化发展史,是城市文化的见证和缩影,因此应尽快完成对昆山市市级博物馆建设,并在信息多元化,传播平台多样化,数字化工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更好的将昆山市文物融入现代化生活,突出昆山文化带特色,充分发挥好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

作者简介

朱玮(1987-),女,汉族,江苏昆山人,文学学士,任职于昆山市文化馆,研究方向:群文专业。

猜你喜欢

昆山市周庄昆山
周庄端午到
黄问琴与昆山腔传承考
《昆山记》版本初探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昆山市“四进四排查” 守群众平安年
昆山市安全学校运行初见成效
昆山市坚持共建共享 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梦里周庄
周庄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