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阈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2019-03-22杜海英战秋莲
杜海英 战秋莲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期,高校学生面临愈来愈多的社会压力,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自杀和他杀等极端事件屡有发生。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积极心理品质是其成长和成才的必备要件。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深入剖析其心理问题成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健康中国;心理健康;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1-0148-05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他们拥有崇高远大的理想抱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我国高校频频现大学生同室操戈和轻生自杀等极端事件,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顺利挤过高考独木桥的佼佼者为何走上不归路,象牙塔里的学习强者缘何成为生活弱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一、积极心理品质是大学生成为健康中国建设后备力量的必备要件
健康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健康领域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人民健康问题。继《“十三五”规划纲要》做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部署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9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因此,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智健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大学生要想顺利成长成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品质能够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是其从“潜人才”成长为“显人才”的必备要件。因此,关注象牙塔中的心理弱势群体,深入剖析其心理问题成因,有效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
二、大学生消极心理品质即心理问题成因剖析
与积极心理品质相对应的是消极心理品质即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自卑、虚荣、嫉妒、自私、冷酷、身份优越感、网络成瘾、焦虑、强迫、神经衰弱等,这些消极心理品质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和成长成才的障碍。当代大学生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既有其特殊的个人心理素质、心性修养方面的原因,也有不容忽视的社会环境因素,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
(一)遗传及不当家庭教养方式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遗传病因学研究表明,精神障碍的病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是指亲代将某种性状传递给子代,子代表现出与亲代相同性状的现象。遗传不仅限于身高、样貌等生物学性状,也包括人格、气质等心理特质。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包含了有别于他人的稳定心理品质。人格缺陷是与生俱来的,而人格的最终形成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是人类性格的加工厂,不同的家庭教養方式塑造不同的人格[2]。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以放纵型和权威型居多。放纵型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表现出自私、任性、幼稚、独立性差的性格缺陷;权威型的父母过于严厉或过度保护,孩子易形成被动、懦弱、自卑的心理倾向。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民主型家庭成长的孩子才性格活泼、直爽,擅于交往与合作。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结果都与童年有关[3],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都缘于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4]。因此,每个大学生都应觉察自身的人格状态,反思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关注自己人格发展,克服自卑、抑郁、焦虑、自我中心等人格缺陷。
(二)处于“心理断乳期”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年龄因素
人格的形成主要是从胎儿到青年前期,青年中后期仍有一定可塑性,接受学校教育期间是受教育者人格的整合和重塑时期。德国青少年心理治疗协会调查表明,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开始面临心理问题。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岁至23岁之间,处在生理发育成熟期和心理发展断乳期,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的特点决定了其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冲突: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情感日益丰富但情绪变动大;精力旺盛,有很强的自我实现冲动,但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增强,有很强的独立性要求,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自主能力还有待完善。恰在此时,许多重大人生事件(如恋爱、求职等)陆续展开,情绪在各种压力之下无可避免地跌宕起伏。大学生如果不能科学地理解、分析自我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势必产生消极心理状态进而成为心理问题。
(三)社会文化缺陷和价值观冲突极易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5]。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总体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但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发生前所未有的交融与碰撞,刚柔并济的传统文化受到永不服输的刚性文化冲击。受这种竞争性极强的文化影响,一些国人将人生目标定位在上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找到最体面、最赚钱的工作,组建最富有的家庭,生下最聪明的孩子,再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幼儿园……国人为此不知疲倦地劳碌奔波,这种价值导向最易令人心力交瘁甚至精神崩溃。许多大学生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熏陶出来的,所以检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反思并调节我们的文化做到刚柔并济。实践证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负面作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功利主义盛行,一些社会成员道德沦丧;法律制度有待于完善,某些社会成员钻法律空子投机致富、攀比炫耀败坏传统价值观和社会风气,使学生在社会规则认知方面出现偏差。面对不同价值观的选择,大学生常常处在茫然、沮丧、压抑的心理失调状态。
(四)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弊端导致心理问题在大学阶段集中爆发
“重智育、轻德育”的应试教育痼疾导致我国学生从小缺乏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除了学习凡事由父母包办代替,交往能力和挫折教育因此缺席,加之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一些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娇纵溺爱,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甚至漠视自己及他人生命。事实表明,挫折教育是人生必修课,可以提高人们挫折容忍力,免于遇到挫折一蹶不振甚至行为错乱失去应付能力。中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同样忽视学生交往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思想品德课程形同虚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近几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向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级专门人才,但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张,高等教育过于重视“大学之用”而忽略了“大学之道”,脱离了应有的人文关怀,盲目扩招导致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一些大学成了就业服务站[6]。部分大学生因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产生郁闷、焦躁、易怒心理,人际冲突在大学阶段集中爆发。
三、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基本路径
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压力愈来愈大,个体心理行为异常和常见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件在大学生群体中亦时有发生,如“川师大滕某斩首同学案”[7]等,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危险因素。我们既要谴责这种极端行为,又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国家和社会责任
首先,创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以消除大学生滋生心理问题的土壤。国家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全体民众提供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健康的社会文化和健全的社会制度才会彻底消除大学生因价值观冲突而产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全面深化改革,优化社会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关心弱势群体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国人才不会为了追求金钱和官阶地位而读书。在理性健康平和的心态之下,个体的才力方可发挥到极致,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才愈加有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心理健康基础。
其次,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并充分重视国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大、中、小学生的自杀事件屡见报端,警示全社会反思我们的教育问题。只有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均衡高等教育结构,早日实现高等教育职业化和科研型分级,稳定并扶持高质量的中、高职学校,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和使用政策[8],才是缓解盲目追求本科教育的压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长久以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喜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健康中国”建设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二)家校共担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引导和监管职责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一些心理脆弱的大学生极易丧失自信、迷失自我。因此,家长和学校应从小教育孩子珍视生命、正确面对挫折,乐观进取是应有的人生态度,但遇到困难亦可迂回等待做到刚柔并济。高校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主要场所,应与家庭合力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并及时识别潜在危机,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危机的突发性。
首先,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干预和援助机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要求,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原则,即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规范心理咨询及治疗等心理健康服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及援助所采取的具體措施有:设置专、兼职辅导员和心理委员监测学生心理动态;为全体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其进行跟踪心理健康测量,对心理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早发现早干预;配备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和疏导,并对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纠正、治疗;加大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识别、报告登记和及时转诊救治[9]。逐步建立和完善衔接递进、密切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机制。
其次,加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和系统化建设,不断提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途径,逐步推进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因此,加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迫在眉睫。根据《指导意见》要求,每所高等院校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的专业教师。各高校应全面统计、科学整合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加大心理咨询师等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将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神圣职责,遵循心理健康教育所特有的教育性、整体性、平等性、艺术性、保密性、坚持性、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适应个别差异等原则,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10],为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发挥独特作用。
第三,贯彻“以人为本、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必须关照和服务学生,使其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以及学生成长规律,在改进中创新,在创新中改进,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并贯穿于校园生活始终。为此,要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师资队伍,鼓励全体教师既做经师又做人师,用爱去感化和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各种人生境遇。除了每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5月25日“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及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集中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外,更要营造利于学生身心和谐的校园文化。“学校景观及建筑物亦是无言而伟大的教授,除了实用方便外,尤其考虑其精神的作用和心绪功能。”[11]除了全体教师的言传身教,校园情景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
(三)自觉心理调适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
自我调适是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自控系统,应当坚持“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大学生自觉调适情绪困扰,排解心理压力,进行积极自助。
首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心理学认为,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是心理健康的保障。同样的环境刺激对不同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人的认知。塑造正确的认知,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础。大学生应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产生悦纳自我和他人、正视现实的价值情感体验,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同时要理性客观地认识自己,端正读书目的。受科举制度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消极影响,当今仍有部分国人读书是为“求取功名利禄”,这一功利目的从高考雷人标语中可窥一斑[12],杨绛先生曾告诫莘莘学子,读书不为升官发财、不为一纸文凭,而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深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因此,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和生死观,在利益抉择时不盲从、不功利,这是大学生减轻学业和求职压力、缩小心理落差以及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根本途径。
其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正视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精神卫生习惯,正确面对心理困惑,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提升心理调适能力。遇到困难挫折时应坚强面对,分清轻重缓急各个击破,提升自信心;亦勿苛求自己,要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还应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科学方法,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心理暗示,及时合理地宣泄和转移不良情绪,防止心因性疾病的发生。更要正视心理健康问题,一旦发现自己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应及时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不可讳疾忌医。
第三,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在爱和全面发展中塑造健全人格。心理学认为,所有心理健康问题都是人际关系问题。一些大學生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经济窘迫等原因对课外活动兴趣索然。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宽了人际交往领域,同时也成为现实人际交往的阻碍。一些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网络世界不屑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流,人际关系淡化进而产生自闭心理甚至自杀倾向。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个体的社会关系越孤立、越疏离,便越容易自杀。集体的力量,是最能遏制自杀的障碍之一。”[13]渴望友谊与归属是人的本能需要,健全人格的培养需要有爱来滋养,校园中爱的教育源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个体自爱与爱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个性完善、情绪稳定,健康的人际关系可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应当博学多闻、兴趣广泛,在全面发展中塑造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和谐。
积极心理品质不是终极评价,而是一种动态、延续的适应过程。因此,我们要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努力塑造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生,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时政新闻新华社,2016-12-08.
〔2〕卢勤.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3〕弗洛伊德.达·芬奇的童年回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4〕弗吉尼亚·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6.10.
〔5〕励骅.大学生心理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275.
〔6〕杨玉良:大学过分赶时髦 精神已虚脱[N].中国青年报(北京),2010-06-22.
〔7〕川师大滕某斩首同学案开庭 被控故意杀人罪[N].四川日报,2016-11-21.
〔8〕袁贵仁:职业院校原则上不再升格[N].南方都市报(广州),2015-07-01.
〔9〕“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时政新闻新华社(北京),2016-10-25.
〔10〕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03-406.
〔1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4.
〔12〕罗昕.“霸气”高考标语:励志还是功利?[N].东方早报(上海),2015-06-05.
〔13〕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16.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