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裂时代的统一梦

2019-03-22黄旖旎徐金超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主题统一

黄旖旎 徐金超

[关键词]三国鼎立,统一,主题,史料实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3-0015-05

三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历史时期,在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引导学生突破先入为主的成见,从而辨析小说与历史的差异,这对初中历史教学是一种挑战。同时,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掌握史实、习得方法、感悟情怀,更有赖于教学主题的提炼,有赖于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

一、教学设计的思路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是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的一课,常规的教学思路有两类,一是以两场战争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为中心解读三国鼎立的形成;二是以曹操为中心解读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样做的优点是紧紧围绕教材知识展开,缺点是割裂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短暂统一的整体性,容易造成对三国鼎立形成及其历史地位的理解不到位。事实上,三国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是从秦汉400多年大一统到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状态的转折时期。本课教学要从这一历史定位出发,提炼教学主题。笔者认为本单元的主题是“分裂与统一”,并由此确定本课的主题为“分裂时代的统一梦”。以“曹操的统一梦”“孙刘的统一梦”“司马氏的统一梦”三个环节统摄教材,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字、图片、数据等历史资料进行解读,引领学生阅读、分析、讨论,多角度地分析三国鼎立出现背景、过程和历史地位,了解三国群雄为统一中国所作的努力,理解西晋的统一昙花一现的原因。通过对“分裂时代的统一梦”的解读,认识到“统一自古以来是中国人的梦想”,涵养家国情怀,这是本课之魂。

从学生的实际看,大多数八年级学生阅读过《三国]义》,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初步的认识,但由于不能很好地区分文学与历史的差别,所以对三国的历史也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偏见。因此,抓住学习三国历史的契机渗透“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是本课的另一重要目标。

二、教学过程及分析

【导入】

现场调查,了解学生阅读《三国]义》的情况,让部分学生谈一谈阅读后最深刻的印象。然后,播放反映东汉末年政局的视频资料,呈现曹操《蒿里行》中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设问:结合视频资料和诗句,说一说你对东汉末年的印象。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宦官外戚把持朝政、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军阀割据连年战争,老百姓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追问:如果你是生活在当时的老百姓,你最渴望什么?由此引出本课主题:“分裂时代的统一梦”。

设计意图:学习是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所以,三国史的教学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看过《三国]义》或相关影视剧的事实,从课堂小调查入手,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而且可以为后面史证意识的培养埋下伏笔。从执教情况看,学生对三国的印象一般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赵云的忠勇无敌”之类。可见,学生对三国的历史有两重偏见:一是不能很好地区分文学、影视与历史的区别,缺乏历史实证的意识;二是认为三国是一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历史是英雄的历史,却不知道这段历史也是老百姓生活困苦、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历史。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明白还应该站在民众角度去看历史问题,统一并不只是英雄的伟业,而且是民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此外,上述导入设计还有利于学生明确“东汉末年”这一时间概念,缓缓推进到三国,解决“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的混淆。

【第一环节:曹操的统一梦】

呈现曹操的诗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请学生说说曹操的梦想和抱负。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曹操为了实现他的统一梦做了哪些努力。在學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曹操三个方面的活动:(1)挟天子;(2)破袁绍;(3)征江南。

分析:“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天子的号令,而不用曹操自己的号令?用天子的号令有什么好处?通过问题链阐释逻辑,从而让学生理解教科书上的结论:曹操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出示“官渡之战”的形势图,让学生结合教材说出战争的时间、地点、过程和结果。重点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三则资料(略,主要介绍袁绍刚愎自用,曹操宽宏大量、善于用人),分组讨论:“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的原因:战术得当、善于用人、宽宏大量、多谋善断、政治主动等。在此基础上得出本课的第一个“学史之要”:要善于从历史学习中的借鉴经验教训。然后,提供一则课外史料:

公(曹操)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是岁(196年)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三国志》注引《魏书》

思考:除了教科书相关资料中分析的原因外,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曹操胜利的哪一方面原因?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除了教材中叙述的原因外,曹操取得胜利还有其他原因,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实行屯田,为军事胜利提供了经济条件”。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依据教科书进行历史分析,但不能“唯教科书至上”,当提供的史料可以得出其他结论时,也要从史料出发进行合理的分析,保持历史结论的“开放性”。

设计意图:以史为鉴是历史学习的传统功能。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总结其经验教训是有价值的,而懂得“借鉴历史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之一”则尤为重要。考虑到教材中有关于官渡之战的三则资料和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得出历史经验,是符合“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

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他挥师南下意欲统一江南,于是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关于赤壁之战,《三国]义》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让学生来讲一讲赤壁之战中的历史故事,如草船借箭、借东风、苦肉计等。

设问:这些精彩的历史故事都是历史事实吗?

试以“草船借箭”为例进行探讨,呈现两组材料让学生比较阅读:

材料1:元末明初历史小说《三国]义》中: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识破这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诸葛亮预料天有大雾,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材料2:《三国志》注引《魏略》(魏郎中鱼豢著):(建安十八年,213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讨论:上述两则材料记录的“草船借箭”的故事,有什么区别?你认为哪一则资料的记录更可靠?理由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三国]义》是元末明初的历史小说,对事件的叙述常常有虚构成分,《魏略》的作者是三国时的人,而且不是虚构的小说,所以更为可靠。初步总结历史记载的可靠性,可以通过记载出现的时间、记载的性质等信息加以辨析,要区分历史事实与文学作品的差别。这是本节历史课要学会的第二个“学史之要”:要辨别不同类型的历史记载的可靠性。

课外自学任务:赤壁之战后,曹操的统一梦最终梦碎长江。赤壁之战是历史上又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大家参照分析官渡之战的方法,在课外自行分析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设计意图: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教学中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渗透。由于《三国]义》的巨大影响,三国历史中传说、]义与历史事实之间的落差尤其明显,再加上学生有《三国]义》的阅读经历,这两者都是培养史证意识的重要资源,因此,提供两则对比性的材料让学生开展讨论,以此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环节:孙刘的统一梦】

曹操为他的统一梦挟天子、破袁绍、征江南,那么,孙权和刘备阻止曹操南下,是不是孙刘想要分裂中国、不希望统一呢?

让学生根据资料说说孙权和刘备在的统一问题上的态度和战略。

材料1: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河南方向),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陕西方向)……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国志·隆中对》

材料2:孙权刚即位不久,就企图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拉拢当时的辽东太守公孙渊反曹。孙权当时有一个宏伟的计划,那就是西边与蜀、北边与公孙氏同盟,然后从南北西三方对魏进行围攻。

——据讲谈社:《三国志的世界:

后汉三国时代》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历史地图小结:刘备和孙权都想由自己来完成统一大业。刘备的战略是一支军队从荆州(大致今天湖北)出发进攻河南,一支军队从益州(大致今天四川)出發进攻陕西,完成统一;孙权的战略则是以一支军队联合公孙渊从北进攻曹氏,一支军队南面进攻,一支军队联合刘备从西面进攻,完成统一。可见,统一,是当时英雄人物共同的追求。

追问:最后历史有没有按照孙权或刘备的战略实现统一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引导学生简述曹丕、刘备、孙权相继称帝的过程,结合地图叙述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

说明:由于三大力量势均力敌,相互制衡,谁也没有完成统一,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设计意图:教科书在叙述赤壁之战后就结论性叙述三国鼎立形成,这不利于学生理解“分裂时代的统一梦”这一主题,因此,笔者在教材介绍“隆中对”的基础上,补充孙权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到三国时代英雄割据是表、追求统一是里,从而渗透维护国家统一的家国情怀。

教师继而引导学生比较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和三国鼎立形势图,并阅读补充材料,选择一个观点谈谈“我[中的三国”。

材料3:《晋书》载(曹操统治后期):“关中丰实”,沛郡“比年大收,顷亩岁增”,凉州“家家丰足,仓库盈溢。”黄淮流域“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材料4:左思《蜀都赋》:“沟洫脉散,疆理绮错,黍稷油油,粳稻莫莫。……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材料5:陶弘景《刀剑录》:“吴主孙权黄武四年采武昌山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皆南钢越炭作之。”

观点1:三国时期国家分裂,是历史的倒退。

观点2:三国时期经济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魏蜀吴在农业、手工业方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1)三国之后,中国确实出现了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与秦汉统一王朝相比是一种退步;但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情形相比,却是完成了局部统一,为以后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魏蜀吴之间相互竞争,各国统治者比较注意经济的发展,与东汉末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情况相比,三国时期人口有所恢复,人民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改善。这是本节历史课要学会的第三个“学史之要”:要放在特定的背景和条件下全面评价历史。这个全面评价既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评价,又要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评价,除此之外,更应该从民众生活状态去考察。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针对两个观点开展讨论。通过对比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地图,阅读关于三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史料,帮助学生学会有理有据地说明观点,学会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和评价三国,引导正确历史价值观的形成。本环节的三则史料虽然是文言史料,但因为教科书中有相对应的结论性叙述,笔者认为这种拓展性的史料补充,既可以印证教科书的结论,更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第三环节:司马氏的统一梦】

三国英雄为统一而争斗,但曹、刘、孙三家却都没有完成统一,最终完成统一是司马氏。在《三国]义》中出场比较多的是司马懿,司马懿的儿子是司马昭,有个成语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里的司马昭之心就是篡魏之心,而最终完成统一的是司马昭之子司马炎。这里可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归纳:司马氏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统一的?

教师小结:通过灭蜀、篡魏、灭吴三个步骤完成了统一,实现了一代代英雄人物追求的统一梦。

让学生根据教科书画出西晋建立到统一中国到灭亡的年代尺。

设问:西晋这个统一王朝有什么特点?(得出西晋的统一只是昙花一现这一结论)

3.设问: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只是昙花一现?

引导学生结合教科书关于晋惠帝昏庸无能的资料和八王之乱的历史地图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西晋统一昙花一现的原因:(1)继位者惠帝无力处理政事;(2)“八王之乱”反映了西晋分封诸侯,存在制度问题;(3)内迁匈奴人起兵反晋。

西晋完成了统一,最终却昙花一现,中国重新陷入更为持久的分裂状态,然而,在接下来的大分裂时代,人们仍然不断追求统一,直到隋唐时期中国重新形成大一统的局面,这是后面几节课要学习内容。中国历史的长河蜿蜒曲折,但最终的流向均是国家的统一。这是本节历史课要学会的第四个“学史之要”:要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看到历史的大趋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任务其实是较重且难理解的,难点在于:既然统一是大家的追求,为什么好不容易统一了,又是昙花一现?我们仍然以教科书的叙述为主,通过阅读课文概括灭蜀、篡魏、灭吴的统一三步曲;运用年代尺直观展现西晋建立、统一、灭亡三的三部曲;结合教科书中的文献和地图册的资料分析原因。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和概括叙述的能力;二是通过动手画年代尺直观感知西晋统一的昙花一现;三是结合相关资料,对历史问题作出历史解释。

初中的历史教学中经常会只让学生记忆结论而不去解释原因。笔者认为,解释这段历史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反,对问题的剖析反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后面东晋南北朝历史学习。

【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统一梦:曹操的统一梦,最后梦断长江;孙刘的统一梦,形成了三国鼎立;司马氏的统一梦,虽然实现了却是昙花一现,中国再度陷入大分裂时代。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总结本节课:一条主线即追求国家的统一;二次战争,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个政权,即魏蜀吴;四个学史之要,即要善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要辨别历史记载的可靠性;要放在特定的背景和条件下全面评价历史;要看到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设计意图:以一、二、三、四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既有助学生扼要地掌握所学的基本史料和基本方法,又可以提炼本课的主题:统一梦。

三、问题与思考

本课的学习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进行评价:

第一层,知道三国时期是魏蜀吴政权分立的时期,西晋完成了短暂的统一;能够说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名称;能够认识到历史小说和历史事实之间是有差异的,认识小说不能作为可靠的史料。

第二层,能够简述魏蜀吴政权分立局面从形成到结束的基本过程,能够指出三国大致的地理位置;能够说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名称、时间和地理位置,并简要说明其结果;初步学会根据资料出现的时间和资料性质辨别其可靠性;认识到统一是三国时期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的追求。

第三层,能够用年代尺和历史地图概述魏蜀吴政权分立局面的特点;能够简要说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结果,并初步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能够根据史料和地图分析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地位;从三国时期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追求统一的活动中感受家国情怀。

第四层,能够用年代尺和历史地图概述三国西晋时期的特点,并认识这一段历史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能够在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能够迁移运用辨别文献资料可靠性的初步方法;能够根据史料和历史地图、比较全面地分析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地位;能够从三国到西晋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升华家国情怀。

从本课的设计和实践效果看,有几个问题值得总结:

一是主题的提炼与落实。一节历史课的处理,一定要重视主题的提炼。笔者在执教中抓住“分裂与统一”单元核心,以“分裂时代的统一梦”为主题,既能够有效地把整节内容串联起来,又凸显了家国情怀的落实。主题既定,如何落实呢?重点在于教学资源的运用和教学问题的设置。本节课中,我们运用资源包括:学生的阅读经验、教科书、历史地图、补充资料等,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核心素养。

二是历史的故事和神采。如何把枯燥的课本讲得生动有趣?要重视历史的故事性。比如本课中,曹操听到许攸来投奔,高兴的连鞋都沒穿这样的细节,历史人物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神采。再如,让学生讲讲赤壁之战的故事,把自己看过的电视剧、电影、文学作品联系起来,就展示了历史的神采,同时可以填补教材的空白、增加内容的连贯性,为后面讨论历史的可靠性提供资源。

三是历史的比较和分析。譬如,对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形成,学生不理解为什么两场战争后三国就形成了,通过曹操的统一战略与孙刘的统一战略的比较学习,才能理解这一时期因为势均力敌而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再譬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在教学中详细分析前者,让学生自学后者,也是一种比较式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人认为一堂好课就是要把学生调动起来,课堂参与度高,气氛活跃。笔者认为片面追求这样的课堂效果,可能会走向了活动的庸俗化、表面化,容易冲淡教学的主题,历史学习更应该学会阅读史料、评价历史,历史课要基于史料、依托问题,让学生真正的思考、分析、讨论。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主题统一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淝水之战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