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别关注》内容质量控制机制

2019-03-22张新雄

出版科学 2019年1期

[摘 要] 纸媒发展受互联网冲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关注》创新工作方式,细化工作流程,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在杂志品质上狠下功夫,探索并建立了“查图”“查飘”“查重”“查限”、优质稿件遴选制度等一整套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仅保证了杂志内容的独特性,而且保证了杂志质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得益于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特别关注》抵挡住了网络冲击,一直保持稳定发展。

[关键词] 《特别关注》 期刊质量 质量控制机制 内容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G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9) 01-0043-03

受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近年来纸媒发展受到较大冲击——报纸杂志发行量普遍出现断崖式下跌,休刊停刊的消息时有耳闻[1]。

毫不讳言,中国名刊《特别关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好在《特别关注》编辑部采取多种方式有力应对,将这种冲击减少到最低程度。截至目前,《特别关注》单期发行量在全国9000多种杂志中仍稳居第一。

纸媒市场一片哀鸿遍野,《特别关注》却能独善其身,背后原因值得探究。应该说,《特别关注》杂志社应对网络冲击的招数很多,涉及内容生产、市场营销、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2]。其中,关于内容生产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做法,尤其值得研究、借鉴。

1 品控:坚持“四查”绝不放松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别关注》与以往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比以往更加理性,更加执著地坚守产品质量。

为了保证杂志质量的总体稳定,编辑部在过去经验管理的基础上,近年来着力推行科学管理,建立了一整套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其中,包括异常严苛的“四查”(查重、查限、查图、查飘)制度等。

查重。编辑部建立了最为严格的查重制度,对重稿实行“零容忍”。重稿不仅包括字句段完全一样的稿件,还包括那些故事核一样,但经过改头换面的稿件。每月月底,编辑部都会安排人更新稿件查询系统,把最新一期《特别关注》刊发的稿件上传到查询系统。编辑部工作人员可登录这一查询系统,输入关键字就可进行文章检索,一旦发现有内容相同的重稿或改头换面的重稿,都会毫不留情地拦截。文字编辑如果没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稿件是重稿,编辑部会按规定予以处罚。

查限。编辑部规定,同一本书(杂志、报纸),文字编辑可投稿多篇,但每期《特别关注》最多只能从中选发两篇,超过部分必须拿下。对于书籍尤为严格,已选发两篇文章的书籍,无论新旧都视同“废书”,不能再从上面摘录稿件。在编辑过程中,不论任何环节发现某本书(报、刊)超限,都会对稿件进行拦截。查限制度旨在从源头上扩大稿件来源,避免读者形成“从一本书上反复摘稿子”的不良印象,努力为读者提供好的阅读体验。

查图。在与网络媒体和平共处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在内容产品方面坚持走差异化道路,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无优”的发展理念。为此,编辑部制定了“四小时内交原图”等一系列制度:文摘编辑提交的稿件通过一审之后,必须四小时内提交稿件原图——能呈现稿件来源原貌的扫描件或拍摄图片。对于提交的原图,编辑部相关工作人员会对原图进行逐一甄别,避免在文章来源上弄虚作假,避免文字编辑从网上违规扒稿子。如果不能及时提交,必须作出合理说明,否则相关稿件不计稿费。

查飘。与“查图”一样,“查飘”也是《特别关注》应对互联网冲击而推出的一项独特制度。所谓“查飘”,即从拟发稿件中任意选取一段文字(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从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等处各任意选20字左右),复制到百度检索框,然后进行百度搜索。当百度能搜到十篇及以上同样或同类的文字时(编辑部内部俗称“飘10”),稿件一律拿下不用。上传“飘10”稿件的编辑,将按规定给予一定金额的处罚。这样做的背后逻辑是:“飘10”的稿件肯定不用,如果编辑上传这样的稿件,意味着编辑、校对、一审、二审等相关流程都要再走一遍,浪费了有限的编辑资源。

2 选稿:优中选优“百里挑一”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蔡斯(Chase,R.B)等在《运营管理》一书中提出,顾客要求的核心服务是质量好、能满足需要、运送及时以及价格有竞争力的产品。“质量好”排在第一位[3]。

《特别关注》的读者看的是一篇篇文章,杂志质量是他们最看重的,他们不会因为编辑辛苦就忠于杂志,更不会因为编辑辛苦每期都去掏钱买杂志。对此,编辑部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为此细化工作流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力求篇篇可读、篇篇精彩。

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特别关注》编辑部推出的举措有优质稿件遴选机制、选稿后再加工机制等。

从源头把控质量。《特别关注》是文摘综合类杂志,除《卷首语》和《特别报道》两个栏目的稿件是原创之外,《家事》《国事》《天下事》《开心事》等绝大多数栏目的文章都是文摘稿件。编辑部严禁从网上摘编稿子,规定只能从书、报、刊三种纸质媒体上摘录稿件,并建立了配套的核查机制。这样就可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通过内容的差异化来与网络媒体形成错位竞争。

编辑自由投稿。很多杂志实行栏目负责制,由某位编辑具体负责经营某个栏目,但《特别关注》是个例外:稿件一律由总编辑签发,编辑人员没有“自留地”。《家事》《国事》《天下事》等所有文摘类栏目都对文字编辑开放,文字编辑可根据选稿情况向各个栏目自由投稿,这样有利于扩大稿件来源,丰富稿件类型,为总编辑签发稿件提供更多选择。

层层审核稿件。到了每月的签稿日期,总编辑根据投稿情况,按照一定顺序为各个栏目签发稿件,即编辑部内部所说的“一审”。“一审”之后,还有“二审”和“终审”等编辑流程,“二审”人员包括总编辑、副总编辑、校对和特约编辑等,“终审”人员包括供稿的文字編辑、特约编辑、副总编辑、总编辑等。参加会审的工作人员可对拟发稿件表达“发”“可不发”“不发”等意见,供总编辑参考。

精细加工再提升。《特别关注》是文摘综合类杂志,编辑部对来稿并非“一摘了之”,而是要在原稿基础上做一些再核查、再压缩、再提升,包括但不限于纠正错别字、语法错误、删改稿件、政治问题把关等。以二审编辑职责为例,编辑部要求:二审工作需“编审合一”,二审编辑要敢于“压缩饼干”,挤出文章中的水分,为读者奉献优质的精神食粮;二审建立协调机制,即二审会,二审编辑根据二审会的工作安排,对拟发稿件进行精细加工,对相关差稿进行处置[4]。由于二审编辑职责重大,在工作流程中处于枢纽地位,是保证杂志质量的重要力量,因此对综合业务能力要求非常高,编辑部常年聘请2—3位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担任二审编辑。一篇数千字的稿件,经二审精心删改后只剩下几百字,这样的事在编辑部并不少见。

残酷的竞争机制。从书(报、刊)上摘编一篇稿件,通常需要经历选稿、扫描、录入、整理、编辑、上传等诸多环节。以一名编辑月交稿300篇为例,意味着前述程序需要走300遍。借用“粒粒皆辛苦”之语,文字编辑可谓是“篇篇皆辛苦”。《特别关注》编辑部文字编辑总数保持在8人左右,每期投稿总数長期稳定在2500篇左右。能顺利走完“一审”“二审”“终审”等编辑流程并最终见刊的稿件总数有多少呢?不到120篇。换句话说,每期平均上稿率不到5%。对于运气不好的编辑来说,往往达不到5%的平均水平。

常怀敬畏之心。杂志每期投稿约2500篇,而每期上稿不到120篇,其余没上的2000多篇稿件怎么办?这些稿件中有极少数成为幸运者,经打磨之后得以刊发,其他则进入“废品库”弃而不用。《特别关注》创刊18年,发刊220余期,进入《特别关注》“废品库”的稿件累计有数十万篇,总字数有数亿字之多。进入“废品库”的文章并非真的是“废品”,这些稿件均是公开出版物公开发表的作品,质量一般不差,其中不乏名篇佳作。之所以弃而不用,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就是不符合《特别关注》既定的编辑规则,这些规则包括:“两度”规则(人性的温度、思想的深度),“两点”规则(冷点里面找热点、热点里面找冷点),“两未”规则(道人所未道,察人所未察),“三人”规则(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动人心弦),“三点”规则(进入点、记忆点、启发点),等等。数十万篇“废品”弃而不用,可惜吗?说不可惜是假,毕竟每篇文章的背后都凝聚着编辑人员的心血。这些“废品”能凑合着用吗?不能。

作为一本一出生就走市场的刊物,《特别关注》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在市场中摸爬滚打近20年的“关注人”深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敬畏读者,敬畏市场,必须对自己狠一点,绝不能糊弄读者[5]。

注 释

[1]张新雄.精准营销 创新模式:以《特别关注》杂志的发行实践为例[J].新闻前哨,2015(12):83-85

[2]陈永和.《特别关注》拥抱终端模式探析[J].新闻前哨,2008(7): 86-87

[3][美]蔡斯(Chase,R.B)等;任建标等译.运营管理(原书第11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13

[4]《特别关注》编辑部.“特别”铸就品质:《特别关注》18年创造传奇[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9-11

[5]易飞.憨的智慧:《特别关注》15年传奇 [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5:61-69

(收稿日期: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