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社会主义出版价值的行动指南

2019-03-22刘银娣

出版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出版业价值体系价值

刘银娣

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是世代积累的。选择传播和积累什么样的知识和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何种文化知识影响当代人,甚至未来世代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走向。这就涉及出版价值引导的问题。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不仅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出现深刻变动、利益结构进行深刻调整,而且整个社会的文化模式、价值体系、心理结构也处于裂变与重构之中。伴随着社会文化和媒介形态的变迁,价值观念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激烈,要确保出版业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则必须建立起健全的出版价值引导机制,通过机制内各个要素的有机配置和良性互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向性。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出版价值引导研究》这本书的出版可谓是恰逢其时。该书从讨论出版价值的概念、功能和构成等基本理论问题切入,从经济、文化等不同视角系统分析了对出版价值进行引导或干预的必要性,解析了出版价值引导的主体与对象,并建构起较为完整的出版价值引导的工具与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逐一探讨了社会、媒介、财税金融政策、行政管理与法律法规、出版基金、图书评论和出版奖励等不同工具与方法引导出版价值的机制与机理。该书作为出版行政管理机构职能转变过程中完善出版价值引导、出版企业在市场运作中坚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选择、出版教育者把握专业教育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1 价值论的理论与方法:出版价值研究的新视角

近年来,在出版业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巨大变革中,为了避免出版业从文化理想的神坛跌下,沦为谋求商业利益的手段,很多学者、出版从业者和管理者都加入到关于出版价值的探讨中。然而,大多数学者、专家都是从出版功能的角度去理解出版价值,研究角度相对单一,研究的系统性也略显不足。《出版价值引导研究》一书从价值论的角度切入“出版价值”研究,将价值论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出版学科,这对于出版价值研究而言,具有极强的开拓和创新价值。全书开篇即系统地对“出版价值”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明晰其概念体系和特征。其中,尤其具有启示意义的是,其将出版价值主体界定为“社会的主流群体”,而不是“独立的社会个体”这一界定,让我们可以跳出满足某些时期某些读者低俗阅读需求的“市场陷阱”,坚守更好地满足社会主流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出版价值观。

本书并没有完全否定出版的商业价值,而是在厘清不同出版价值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出版价值“二元”结构体系。将出版价值分为以商业价值为核心的外在价值和包含意识形态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在内的内在价值。本书还明确指出外在价值是手段,内在价值是目的。当前的“低俗出版”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些出版企业本末倒置,将商业价值误认为出版目的的结果。因此,厘清出版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关系,明确出版商业价值是为实现出版内在价值服务的,出版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迷雾”中,坚守正确的出版价值观,摆脱金钱、利润、资本的束缚,出版更多优质的出版物。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出版价值体系的指导

出版活动本身是一项纯粹的社会历史活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出版价值主体的需要也不尽相同,社会历史性是出版价值的重要特征。因此,在建立出版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用社会和历史的眼光来看待。

《出版价值引导研究》一书分别从出版技术演进和社会制度的角度考察出版价值现象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出版价值体系,并最终明确了我国当代出版价值体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归宿的,运用新型出版技术和出版资源创造的全部出版价值的集合”。

当前,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出版的商业价值和娱乐功能进一步放大,出版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强调,“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但价值导向是一元的”。厘清当代社会主义出版价值取向和价值导向,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正确构建我国当代出版价值体系的基础,然而,在本书之前,甚少出版价值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和分析过这个问题。价值取向的主体包括个人、群体和社会,价值认识的多元性决定了价值取向的多元性。而价值导向的主体则只是社会的主流,价值真理的一元性决定了价值导向的一元性。本书基于价值论理论厘清了这个问题,并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当代社会主义出版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是我国出版市场多元价值取向的向导。这就告诉我们,一方面,要正视数字时代我国出版市场价值取向的日趋多元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构建当代出版价值体系的时候也不能迷失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中,必须坚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当代社会主义出版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当代社会主义出版价值体系对于当代社会主义出版业健康发展的引领作用。

3 出版价值引导:对出版业的一种“弱干预”

出版价值引导是出版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该概念是随着“十二五”初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这就进一步对出版业提出了明确的出版价值引导的要求。出版业作为重要的文化媒介,除了满足广大人民日益丰富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以外,还要跟上整个社会民族进步的步伐,通过出版价值引导,引领作者的创作、出版发行企业的出版发行活动,以及大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提升阅读水平。

尽管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也是党和政府在新时代对出版业提出的重要使命,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还很模糊。《出版价值引导研究》一书则在第二章给出出版价值引导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出版价值引导,是指党和政府等引导主体借助各种不同的引导手段或工具,以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干预和影响出版物的创作、生产、发行和阅读消费的一种出版管理活动”。这一定义,为我们开展出版价值引导工作提供了明确方向。本书还站在国际的角度,考察了国外政府管理出版业的方式,指出,“以价值引导的方式来管理出版业是一种普遍的做法”,这种方式是一种“弱干预”。这个“弱”是相对于法律和行政等硬手段而言的,因为其行为方式更加隐蔽而温和,其效果也如“润物细无声”,能够更加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4 社会、媒介、财税金融、行政管理与法律法规、出版基金、图书评论、出版奖励:综合多种工具进行出版价值引导的行动指南

出版价值引导,属于出版管理范畴,旨在通过“价值引导”的方式管理出版业,引导出版业的发展方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出版管理实践问题。因此,在对出版价值以及出版价值引导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剖析后,《出版价值引导研究》一书用了更大的篇幅逐一探讨了出版价值引导的四大主体——政府、媒介组织、中介组织和教育文化机构综合运用社会、媒介、财税金融、行政管理与法律法规、出版基金、图书评论、出版奖励等不同工具与方法引导出版价值的机制与机理。

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于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由于本书出版价值引导理论体系构建系统而完整,在各项具体的出版价值引导工具和方法的研究中,也未仅仅停留在工具的简单介绍和实践现状描述上面,而是对这些工具的实践影响与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并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和经典案例,它提出的对策建议部分没有落入泛泛而论,而是极具问题意识,与当前我国出版价值引导主体面临的现实困境形成了高度的指向性,真正形成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出版价值引导的行动指南,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对策建议。这就使得本书不仅具有非常高的理论创新价值,而且还具有非常高的实践价值,能够真正指导各个出版价值引导主体更好地开展出版价值引导工作。这在我国出版价值研究成果中不说绝无仅有,但也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出版价值引导”关乎出版业的发展方向。从确立到传播,再到认同,出版价值引导归根到底是一项改进人心的工程。方卿、徐丽芳、许洁等人的《出版价值引导研究》一书,将价值论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出版价值研究,为我们厘清了出版价值以及出版价值引导的各项要素和体系构成,探究以一种更加隐蔽、温和的“弱干预”的方式加强出版管理,以间接、渗透性的方式完成出版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和传承的使命,对我國形成一种强调“治本”而非“治标”的促进出版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出版业价值体系价值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南宋出版业考述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