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西汉开国第一功臣
2019-03-22陈立强
陈立强
提起萧何这位历史人物,几乎是家喻户晓。他的事迹被编成戏曲和小说,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此外,我们还能想到一句关于他的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历史上的萧何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汉高祖刘邦为何认为他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我们今天又该怎样看待“萧规曹随”这一典故呢?
沛縣起事
萧何没有显赫的家世,大概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因为他做事认真,待人宽厚,能力不凡,便以“文无害”(意思是通达文理,敏于办事,一般人不能与之相比)担任了秦朝沛县的主吏掾。所谓主吏掾,即秦县令的属吏,主管群吏进退。萧何能够任此职,说明他受到了县令的肯定和信任。
萧何和刘邦很早就有往来,且两人关系很不一般。刘邦年轻时在家乡游手好闲,喝酒任性,常常做出一些不合规矩甚至违法之事,萧何全力斡旋,使刘邦化险为夷。后来,刘邦做了泗水亭长,萧何又经常指点他。有一次,刘邦奉命到咸阳服役,临行前,朋友们照例要送些钱作为路费,一般人都送300钱,只有萧何对他格外关照,送了500钱。
萧何在沛县为吏多年,素以办事谨慎、明辨大义、有方略著称。秦泗水郡郡监御史对萧何十分赏识,想推荐他到都城咸阳做官。大概萧何此时已经预感到秦王朝即将到来的危机,于是婉言谢绝了御史的提拔,继续留在沛县做县吏。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秦浪潮迅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沛县县令也想举事,以图自保。萧何和同为沛县县吏的曹参认为,县令作为秦朝长官,不宜充当起事的号令者,他们提出将流亡在外的刘邦召回主持大事。
谁知,就在刘邦带着人马来到沛县时,县令却反悔了,他下令紧闭城门,并准备杀掉萧何、曹参。萧、曹得知消息后,逃出城外,去投奔刘邦,同时将一封告沛县父老书射入城中,要他们支持刘邦的起义军。最终,沛县令被杀,刘邦入城后被推为“沛公”,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反秦力量。
在反秦的过程中,萧何身为丞督,坐镇地方,负责督办军队的后勤供应,是刘邦的“后援团”。
收存图书
秦二世二年(前208)九月,项梁、项羽叔侄杀了会稽郡守殷通,举起义旗。不久,又拥立原楚王之孙为楚怀王,并与刘邦所部会于薛城。当时约定:项羽北向救赵,解巨鹿之围后,从北路向西攻秦;刘邦从南路西进向关中进发。两路人马在击败秦军后,谁先入秦都城咸阳,谁就当关中王。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先于项羽进入关中,进军霸上(今陕西西安东),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便西入咸阳。进入秦朝宫殿,刘邦的将士见到府库中大量的金帛财物,纷纷抢夺;就连刘邦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贪恋金玉而舍不得离开。好在有樊哙、张良的劝说,刘邦才下令封存府库,还军霸上。
此时,萧何做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就是赶往秦御史府,把律令、图书、文献档案细心地收藏起来。此举足见萧何的深谋远虑,也体现了一位政治家的长远眼光。在后来的楚汉相争和初创帝业时期,刘邦之所以能够清楚地了解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形势强弱、风俗民情,并采取安抚百姓的措施,全靠萧何所收藏的图书档案。
劝刘邦经营巴蜀,徐图大计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楚霸王,同时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当初,楚怀王曾和反秦将领们订立盟约:谁先入关中,谁就做关中王。刘邦率先定关中,理应在此地称王。但项羽负约,借口巴蜀也是关中地区,而把刘邦分封到崇山峻岭阻隔的巴蜀、汉中地区做汉王,建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南郑区)。为了阻止刘邦的势力向东发展,项羽又将关中地区一分为三,封给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个秦朝降将。
刘邦大怒,打算立即与项羽决一雌雄,对众人的规劝,听也不听。此时,萧何分析了刘、项双方的力量对比,劝刘邦向商汤和周文王学习,忍一时之气,暂且称王汉中,安抚当地百姓,广招贤士,收民心,以巴蜀为基业,再定三秦,然后东进统一天下。萧何对形势的精辟分析,显示了他的战略眼光。在当时楚强汉弱的情况下,逞匹夫之勇,图一时之快,与项羽交战,刘邦必败无疑。只有暂时隐忍,积蓄力量,寻找有利时机,再作图谋,才是明智的抉择。萧何提出的“养其民以致贤人”的政治措施,“收用巴蜀,还定三秦”的进军策略,实际上成为刘邦在楚汉战争前的施政方针。冷静下来的刘邦欣然接受了萧何的建议。
举荐韩信
刘邦被封为汉王后,拜萧何为丞相,负责处理政务。萧何懂得,国之兴亡,在于用人,他虽然有才干,却不以贤能自居,更不嫉贤妒能;他深知,在天下未定之际,要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就需广纳贤才,这是丞相的重要职责。为此,在处理繁杂政务之时,萧何也不忘寻求贤才,引荐给刘邦。韩信就是其中之一。
韩信,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项梁、项羽举兵反秦后,项梁打过淮河,到达下邳(今江苏徐州睢宁县),并开始招兵买马,扩充队伍。有着奇才的韩信,就是这时带着宝剑投奔项梁的,并做了一个无名小卒。
不久,项梁在定陶一战中被秦军偷袭,不幸死去。韩信又投到项羽部下,做了侍卫。韩信利用经常接触项羽的机会,屡次向他献计献策,希望能够得到赏识和重用。结果,事与愿违,项羽根本看不上韩信,从不采纳他的意见。韩信见项羽刚愎自用,听不进善言,就想离开,另谋出路。
项羽分封各路诸侯后,各诸侯便领兵回到自己的封地,刘邦也前往南郑。当时,项羽只给了刘邦三万人,但是自愿投奔刘邦的有数万人,且多是项羽的部下,可见项羽是多么不会笼络人心。这时候,郁郁不得志的韩信也去楚归汉,投到刘邦的部下。刘邦让他做了一个叫连敖的小官。韩信很是失望。
有一次,韩信等十三人犯了法,被处以死刑。将要被斩之时,韩信抬头看见了刘邦的亲信夏侯婴,便大声说:“汉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呢!”夏侯婴觉得此人说话非同一般,又见韩信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于是将其释放。经过交谈,夏侯婴果然发现韩信不同寻常,很有见识,就把他推荐给了刘邦。刘邦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负责管理粮饷,仍然没有重用他。
真正让韩信地位发生转变的人,就是萧何。在工作中,韩信结识了萧何,两人经过几次长谈,萧何发现韩信是个有胆有谋、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多次向刘邦推荐,希望汉王能够重用此人,以图大计。谁知,刘邦也没有采纳萧何的意见。
当时,刘邦的部将和士卒多为关东人,他们到了南郑以后,思念故乡,不愿长期留在巴蜀、汉中地区,陆续逃亡的部将有几十人。韩信见萧何多次向刘邦推荐自己均无果,心中十分苦闷,也许他也认为刘邦是和项羽一样的人物吧。
一天夜里,韩信悄悄地离开了南郑,逃走了。丞相萧何得知这一消息,大吃一惊,他认为事关重大,此人不得放弃,于是也没顾得上向刘邦打招呼,就急急忙忙去追赶。“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刘邦手下人见萧何匆忙离去,以为他也和那些部将一样逃走了呢,便跑去向刘邦报告说:“萧丞相也跑了。”刘邦听后,大发雷霆,不知所措。原来,萧何足智多谋,与刘邦共同起事,刘邦失去了萧何,就像失去左右手一样,一定会坐立不安的。
过了一两天,萧何主动来见刘邦。刘邦又喜又怒地说:“原来连你也想逃跑!”萧何赶忙解释道:“我哪里是想逃跑,我是去追赶一个人。”“你去追谁?”刘邦追问。“追韩信。”萧何答道。刘邦听后,很不以为然,说道:“跑掉的将领有几十人,你都不去追,反而去追这个不知名的韩信,你明明是在说谎。”萧何答道:“逃跑的那些将领才能平庸,至于韩信,则是难得的栋梁之才。您若只想在汉中当王,不思进取,不用他倒也可以;如果您想与项羽一争天下,没了韩信,就少了能领兵打仗的人,您的愿望就实现不了了。用不用韩信,您自己决定吧。”刘邦赶忙说:“我当然要向东发展!”萧何继续说:“既然这样,就要任用韩信。您能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仍不肯重用,他还是会跑的。”刘邦说:“那就让他当个将军吧。”“当个将军,也留不住他。”“那就拜为大将,怎么样?”萧何听后十分高兴,说道:“这样做太好了!”
韩信拜将后,便向刘邦献先定三秦、后图项羽之计,史称“汉中对”。刘邦听后大喜,并按照韩信的建议调兵遣将。应该说,刘邦最终能够打败项羽,在军事战略上,韩信功不可没。但如果没有萧何,恐怕韩信的计策也无法献给刘邦,而刘邦更会失去这个难得的将才。楚汉之争,鹿死谁手,也未可知。作为丞相的萧何,其慧眼识才的能力,举荐贤才的魄力,以及长远的政治眼光,于此可见一斑。
镇抚关中
刘邦根据韩信的建议,调兵遣将,准备杀出汉中。他留下萧何负责征收租税,供应军粮。
刘邦率兵打败章邯,并逐步平定了关中。经过战事,关中已经残破不堪,刘邦徙都栎阳,由此拉开了楚漢之争的序幕。
此时,萧何协助刘邦收拾关中的局面。一方面,他重建统治秩序,包括制定法律,整治宫室、县邑等。有学者认为,萧何作汉律九章,就是从此时开始的。其主要精神是:以秦法作为基础,因时制宜,扫除秦法的烦苛。另一方面,他开放秦朝的苑囿,令民耕种,并减免租税,以此来笼络人心。
公元前205年,刘邦与项羽大战于彭城,刘邦大败,仅以数十骑逃去,退回荥阳。此时,关中丁壮多数已被征发,萧何便调发老弱和不到服役年龄的少年去荥阳增援,才使刘邦重整旗鼓。刘邦和项羽在荥阳相持期间,萧何镇抚关中,运送粮草,调发兵卒,并常常便宜行事。可以说,刘邦能和项羽对峙,并在后期扭转局势,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萧何功不可没。
开国第一功臣
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为了庆祝,刘邦置酒大宴群臣。席间,刘邦问群臣道:“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任性,项羽待人仁慈恭敬。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有功之人,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加以妒忌,有才能的就加以怀疑,打了胜仗也不论功行赏,夺得了土地又不舍得分封,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能信任和重用,这是他被我打败的原因。”这段话中,刘邦把张良、萧何、韩信看作是“汉初三杰”。
而刘邦“功人”与“功狗”的言论,则肯定萧何的功劳最大。刘邦论功行赏时,由于群臣争功,所以一年多也没定下来。最后“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们愤愤不平地说:“我们披坚执锐,四处征战,多的身经百余战,少的也打过几十仗,攻城略地,大大小小都有个数目。而萧何从来没有战功,只是发些议论,舞弄文墨而已,为什么所得比我们多呢?”面对此景,刘邦问道:“你们知道打猎吗?”回答说:“知道。”刘邦又问:“知道猎狗吗?”回答说:“知道。”刘邦继续说:“打猎的时候,追杀猎物的是狗,而指示行踪,确定目标,放狗追兽的则是人。你们能够追得猎物,是功狗;至于萧何,能发现踪迹,指示路线,因此是功人。而且,你们大多是独自追随我,最多也就带两三个家里人,而萧何则是举宗族几十人之力追随我,为国家效劳,这样的功勋不能忘啊。”群臣听后,不再有其他言论。试想,如果没有萧何的幕后谋划,将领便如无头苍蝇般乱撞,甚至连“猎物”都找不到,又如何立下战功呢?萧何的功劳不言自明。
论功行赏后,还有一个排位次的问题。功臣们提出:“平阳侯曹参受伤七十处,攻城略地,功最多,应列为第一。”刘邦此前已经让功臣屈从而给萧何更多的赏赐,在位次问题上不好再为难他们了,但他心里想让萧何位居第一。关内侯鄂秋进言说:“群臣的议论都不对。曹参虽然有攻城野战之功,但这只是一时的事。楚汉相争五年,陛下损兵折将,多次只身逃跑,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军队来补充。皇上没有下诏召来士卒,却有数万人在您乏绝时赶到。汉与楚在荥阳相持多年,军中没有粮食积存,全靠萧何转运粮饷,军队才不至于匮乏。陛下多次失掉山东,全靠萧何保全关中,您才能重新振作,这是万世的功劳啊。现在即使缺少一百个像曹参这样的战将,汉朝又能损失什么呢?怎么能把一时之功加于万世之功之上呢?萧何应当排第一,曹参次之。”这番议论,正中刘邦下怀,于是下令将萧何排在第一位,准许他佩剑穿履上殿。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前半句说的是韩信之所以能够拜将并有所作为,全靠萧何的举荐;后半句是指韩信被杀也是萧何出的计谋。这个成语意思是事情的成功和败亡都是同一个人造成的。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萧何出了什么计谋来杀韩信?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原来,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的一大心病就是异姓诸侯王。原因在于,这些异姓诸侯王实力都很强大,也立有大功,他们在各地称雄,对统一的汉朝政权的巩固是个很大的威胁。于是,刘邦决心逐步消灭异姓王。韩信就是其中之一。
韩信的才干,前文已经提及。垓下之战,项羽自刎于乌江,不久,刘邦就出其不意地夺取了齐王韩信的军权,改封其为楚王。限制韩信之心,已有所表露。后来,有人给刘邦上书,告发韩信谋反。刘邦采纳陈平的计策,伪游云梦,计擒韩信,并把他带到了洛阳。此后,刘邦宽恕了韩信,但降其为淮阴侯。从王降到侯,令韩信颇为不满。
公元前197年九月,赵国相陈豨谋反,自立为代王。刘邦得知后,亲自率军前去征讨。此时,韩信却说自己有病在身,不能随同前往。可事实是他暗中派人去联系陈豨,并密谋在某天夜里假传圣旨,将官府中的犯人释放出来,袭击吕后和太子刘盈。布置已定,就等陈豨回复了。
韩信府中有个侍从,因为犯错而被囚禁,准备斩首。侍从的弟弟便把韩信试图谋反的事上书告诉了吕后。吕后决定召韩信入宫,趁机把他除掉,但又怕他不肯前來,于是就找萧何商量办法。萧何给吕后出了一个主意:派一个人假装刚从刘邦那里回来,并说陈豨已经兵败被杀。这样,列侯、群臣都要进宫祝贺。为确保万无一失,萧何还亲自对韩信说:“你尽管生了病,但无论如何也要去祝贺一下!”萧何的话,韩信也不好推辞,于是就入了宫。吕后立刻命武士将韩信捆起来,斩杀于长乐钟室,并诛灭其三族。
刘邦平定陈豨之乱后,回到朝中,听说韩信已死,“且喜且怜之”。
从极力举荐,到献计诛杀,萧何对韩信的态度判若两人。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根据史料分析,韩信确有不服刘邦且欲意谋反的迹象,萧何身为丞相,有安邦定国之责。此外,萧何也觉察到刘邦有除掉异姓王之意,身事其主,这是他对韩信态度产生变化的直接原因。
心系百姓,关注民生
身为丞相(韩信被杀后,拜为相国)的萧何,对于民生十分关注。他看到长安一带耕地狭小,百姓生活困苦,而皇帝的上林苑却有大片空地饲养禽兽,便借机对高祖刘邦说:“长安地狭,上林苑有许多荒地,请您允许百姓开垦,收割的庄稼照样可以供养禽兽。”刘邦听后大怒:“相国收了商人多少贿赂,来为他们要我的上林苑!”乃下令将萧何关押在狱中。
几天后,一个姓王的卫尉面见刘邦时问道:“相国所犯何罪,竟遭到这样的对待?”
刘邦回答:“他受商人的贿赂,以讨好百姓的名义要我的上林苑,以此来获取好的名声。所以我把他关起来了。”
王卫尉说:“忠于职守,只要对百姓有利,就舍身为之请命,这是宰相该做的事情啊!您想想萧相国曾经的功劳,那时他都不为自己谋利,难道还贪图商人的一点贿赂吗?”刘邦听后虽然不高兴,但还是把萧何放了。
后来,刘邦对萧何说:“相国为民请上林苑,我不许,我是桀纣一样的昏君,相国却有了贤相之名。我之所以关押相国,是要让百姓知道我的过失啊!”这段话虽然听起来“酸溜溜”的,但是萧何一心为民的廉官风范,却是不可否认的。
“萧规曹随”再认识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死。萧何辅佐太子刘盈登上帝位,是为惠帝。不久,萧何因操劳过度,卧病不起。临终前,惠帝亲临病榻前,询问萧相国辞世以后之事:“您百年后,谁可以替代您的位置?”萧何答道:“知臣莫如君,陛下自有考量。”“曹参如何?”“陛下要是选他,我就死而无憾了。”在汉朝江山的创建过程中,萧何与曹参都是功业卓著的辅弼之臣,后来两人有了矛盾。但此时,萧何不计前嫌,极力赞同曹参接替自己的相位,表现出了一位优秀政治家以大局为重、不因私废公的气度和风范。
萧何任相期间,在政治、经济、人事、法制上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继任者曹参“举事无所变更,壹遵何之约束”,使汉初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生产得到发展。
曹参死后,百姓称颂道:“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百姓在赞扬曹参之功时,也不忘追思萧何之德,表达了人们对萧何这位汉朝功臣、名相的敬仰和怀思。同时也有了“萧规曹随”这一典故。
对于“萧规曹随”,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呢?它意味着缺乏创新、墨守成规吗?
“萧规曹随”是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现象。秦末,战争不断,社会动荡,百姓渴望安定。所以身为丞相的萧何制定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继任者曹参追随萧何的制度,保证了这一政策的连续贯彻,受到了百姓的认可。可见,在政策问题上,无论是萧何的“变”,还是曹参的“不变”,都以当时的社会实际状况为依据,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脱离了这个目标,一切变革和继承都属于盲目的行为。也就是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强调政策特别是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政策的连续性,是很有意义的。但是,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形势会发生变化,如果此时不加改革和创新,而是一味固守旧有的政策措施,那就是墨守成规、止步不前了。
从一个普通县吏,到西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能、远见与智慧,堪称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专作《萧相国世家》,称他“位冠群臣,声施后世”。到了西汉末年,汉成帝与群臣议论续封功臣后代之事,经过讨论,最终只续封了萧何的后代,这是对萧何之功的肯定与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