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成分影响因子及其VAR传导效应研究

2019-03-22杨丽莹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新型城镇化

杨丽莹

摘要: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居民生活质量三维度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成分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基于VAR模型对其传导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促进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是新型城镇化的原动力;(2)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3)转变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是当前紧迫的任务。应树立集约型发展理念,打造绿色生态产业系统工程,积极培育并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做好产业承接;通过推动特色小城镇化建设,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打造各地区主导产业,实施“以工促农”行动计划,加快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主成分分析;VAR传导效应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9)02-0073-08

一、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的城镇化,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曾言:与世界新技术革命一道,中国的城镇化也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之一。[1]与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不同,新型城镇化强调绿色发展、集约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全面促进城镇建设走科学发展和绿色环保的道路。即新型城镇化旨在提高城市综合水平,推动城市、环境、人口、资源等诸方面的协调发展。

对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研究,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指标体系构建与发展模式等诸方面。其一,在动力机制方面,王发曾(2010)[2]通过以中原经济区为例,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改善等内容的发展动力以及行政控制、行政促进等内容的行政动力两个方面;杨发详(2014)[3]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由政府主导动力、市场配置动力及农民执行动力等多重合力协同构成。其二,在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吴江、申丽娟(2012)以重庆为例,从经济发展、政策制度、人口转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诸维度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并考察了各指标变量对城镇化的影响度;张向东(2013)[4]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民居生活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并据此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问题与政策建议。其三,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方面,宁越敏(2009)[5]在综合考察泛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发展基础上,提出了沪苏浙城镇化发展模式;谢路遥(2014)[6]提出了现代农业化、生态旅游化等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秦诗立(2012)[7]根据我国多山地的地形特点,提出了山区都市区城镇化模式、小县大城发展模式以及次经济区模式等三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可见,在新型城镇化研究中,现有文献大多集中于对动力机制、指标体系、发展模式研究上。为此,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探究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诸因素,并分析其对我国城镇化影响的数量特征,以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言献策。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现代国家发展实践表明,城镇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截至2017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高达58.52%,[8]但相对于发达国家80%左右城镇化率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可见,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具体而言,我国新型城镇化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国城镇化质量水平偏弱。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截至2015年,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4.9%,我国城镇化率为56.1%。[9]我国城镇化水平从数量上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从经济增长方式看,我国的城鎮化质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据统计,在我国目前的城镇化过程中,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和3.3倍。[10]这种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使我国城乡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第二,产业结构同质问题严重,地方产业支撑不足。由赵弘教授编著的《区域蓝皮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认为,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同构”。该报告指出,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多地忽视了对地域特色的把握,各地区不能根据自身的自然禀赋和特色人文展开各自的产业定位和产业分工,所以,区域分工不明确导致产业结构趋同严重[11]。另外,在相同或同类产业的垂直分工上,城镇化产业规划大多将自身产业布局在生产产品主体部分的分工上,而配件产品的生产配置不足,这种产业结构的同质布局,严重影响了各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我国城镇化产业同质性问题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各地千篇一律的经济房地产化。很多地方的城镇化过多地依赖房地产经济,认为“城镇化就是修楼盖房”(张占斌,2016)[12],事实上,城镇化不仅是产业的合理布局,更是人口的重新分布。

第三,城乡发展呈现显著差异。经过30多年的改革,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却在进一步扩大。其一,从居民收入比指标来看,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86∶1,到了2015年,这一指标达到了2.73∶1,该指标在国际上一般为1.5∶1,超过2.0∶1的非常少。其二,从居民消费指标看,城乡差距明显,但有缩小之势。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为405元,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为138元;2017年,前者为24 445元,后者为10 955元。计算可得,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的绝对数提高了78倍,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的绝对数提高了59倍,两者差距在进一步缩小,这是一种积极信号。其三,城乡公共服务存在显著差异。公共服务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公共教育、卫生医疗、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城乡教育、医疗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否则就不会出现目前我国“乡村教育空心化”[13]“乡镇医院空心化”[14]的问题。这几年,政府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花了大力气,大大改善了我国农村面貌,“村村通公路”基本实现,但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还太弱,这使得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不能很好地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三、我国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下列因素:(1)人口城镇化。在我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城镇非农产业的不断扩张和壮大,城镇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岗位,因此非农产业的扩张本身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拉力”效应。笔者把该因素再细分为以下两个指标:历年非农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或用“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描述)和城镇失业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7)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78—2017)。(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物质基础,也会推动要素集聚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同时还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首先笔者用人均GDP来表征这一因素;其次是体现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这里用非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具体表现为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来表示;最后,我们选取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一指标,正是由于该指标的不断增长,才为城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以上几个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7)。(3)居民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旨在统筹城乡以缩小城乡差距,形成一种城乡互动的局面,为此,我们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和万人拥有私人汽车数(辆)3个指标来表征居民生活质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7)。

(一)新型城镇化研究指标选择与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根据上述因素分析,结合吴江等(2012)研究成果,笔者把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指标体系归于表1,并把城镇人口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由于各指标量纲、指标数量级不一致,有的表现为绝对数量特征,有的表现为相对比重特征。为此,这里笔者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令X和?滓分别为均值和标准差。标准化公式为:

Xi=[Xi-X]/?滓(1)

其中,X=Xi/n,?滓=■。首先对以上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即对其取对数,然后再对这些取对数之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15]。经以上处理之后的数据分别设定为lnxi和zlnxi。通过SPSS软件可得以上10个变量(包括因变量yi)的描述统计值,得到所有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等(计算结果见表2),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奇异值。

(二)主成分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

这里笔者采用对数线性回归方程:

zlnyi=?茁0+∑?茁i×zlnxi+?着i(2)

第一步,不论是自变量还是因变量,笔者都先采用标准化之后的对数数据。在式(2)中,?茁0为常数项,?茁i为系数值,即xi每增长1%时所引发的城镇化变量yi所引起的变动幅度为?茁i%,先进行相关矩阵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强。因此各变量之间的强相关会引发共线性,因此相关性矩阵说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是必需的。

第二步,再对以上变量进行KMO和Barlett检验,该检验过程即是检验以上各个变量间是否有较强的相关性,或者说检验各个变量间是不是独立的序列[16]。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KMO值为0.78,说明该检验的结果满足要求。

第三步,计算影响因素变量的公因子方差。表5给出了结果。该结果表明了大部分变量的共同度在90%以上,剩下的几个也在80%以上,故其解释能力还是能够满足要求的。

第四步,设定因子的固定数量为4,那么该提取标准是否符合要求呢?笔者运用碎石图来分析。碎石图是显示按照降序排列的因子特征值或因子的數量,以评价哪些特征值占数据变异中的大部分,或者说用来观察哪些因子是主要的[17]。碎石图的陡坡部分对应较大的特征根,后面的平缓部分对应较小的特征根,因此主要看陡坡上有几个特征根。笔者根据SPSS软件可得各个变量的碎石图如图1所示。

图1中有3个公因子位于陡坡上,第4个公因子的影响力稍弱一些,但是相对于后面几个公因子来说,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笔者选择前面4个公因子。同时笔者还给出了公因子结果,如表6所示。笔者选取了表6中前面4个公共因子。根据旋转平方和载入,其中第一个因子解释了原数据的75%,第二个因子解释了12.5%,第三个因子和第四个因子分别解释了11.4%和1%,它们解释了总方差的99.8%,接近解释了原数据的100%。因此四个公因子基本上可以代表原数据和变量(见表7)。

笔者再来确定这四个公因子所代表的含义:(1)公因子1基本上和所有的变量都有着强相关,只是与城镇失业率和工业化比重的相关系数值稍低,所以把它称为综合发展水平。(2)公因子2只与两个变量高度相关,一是与城镇失业率,二是与城镇工业化比重,但它与城镇失业率的相关系数值为正,不符合经济含义,把它命名为城镇工业化水平。(3)公因子3与就业率和人均GDP呈现较高的异步性,一般来说,就业率高则会推动人均收入和人均GDP上升,失业率下降,这与表5的计算结果一致,也符合经济含义,故我们把该公因子命名为城镇失业率水平。(4)公因子4只与城镇服务业比重的相关系数值相对较高,因此我们把它命名为城镇服务业发展水平[18]。

第五步笔者计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8)。

根据表8,可得以下表达式:

(三)主成分回归

这一部分笔者对以上计算出来的主成分进行回归,用城镇化率变量(Y)作因变量,用以上的四个主成分作自变量,可得回归结果如式(4)所示。

Y=-0.002+0.96×F1+0.07×F2+0.18×F3-0.036×F4+(ar(1)=1.58)+(ar(2)=-0.72)  (-0.13) (18)  (5)  (9)  (-2.5)   (12)    (-6)R2=0.98,DW=2(4)

由式(4)可知,回归式拟合效果较好,除了常数项之外,其余变量的T统计值都是显著的,拟合度达到了0.98,DW值刚好为2,说明不存在共线性问题[19]。

由于以上分析笔者用的都是标准化之后的变量,现在对其进行还原。根据标准化的公式:lnxi=zlnxi×?啄+X,其中?啄和X分别为以上各序列的方差和均值(见表2),把标准化的变量系数换算成原变量的系数,计算结果见9。

(四)VAR模型的城镇化传导效应分析

这部分笔者将以上四个公因子为内生变量,从脉冲反应的角度分析它们对城镇化率的传导机制。

笔者首先建立VAR模型,加上城镇化率变量Y,共有五个内生变量,可建立VAR方程如下所示(根据LR准则和SC准则,设定VAR模型的滞后值为2):

YtF1tF2tF3tF4t=C1C2C3C4C5+A1Yt-1F1t-1F2t-1F3t-1F4t-1+A1Yt-2F1t-2F2t-2F3t-2F4t-2(5)

接下来我们进行脉冲反应分析,脉冲反应必须要满足VAR模型的稳定条件,即所有特征根倒数的模必须要小于1,计算出的模如表10所示。

由表10可知,该模型的特征根满足脉冲反应要求,说明该模型是稳定的。设定以上五个变量为内生变量之后,最后进行脉冲反应分析,脉冲反应的结果如表11所示。

由表11可知,脉冲反应结果与笔者前面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也与变量所包含的经济意义一致。城镇化率对其自身的冲击反应结果是正向的,即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能够促进自身的良性循环,带来城镇化的示范效应;城镇综合水平(F1t)、城镇工业化水平(F2t)以及城镇服务业水平(F4t)的不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的不断进步,失业率(F3t)对城镇化率的冲击反应是负向的,这有力地说明就业率的不断扩大会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20]。通过对以上脉冲反应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城镇化自身的示范效应带来的效果是最明显的,城镇综合水平在短期和长期的效果比较明显,而城镇工业化水平的中期效果比较明显,再接下来是城镇服务业水平,其在第二期的反应值还大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效果,只是在之后的几期中提升效果明显下降了,这说明我国城镇服务业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建设新型城镇化的作用还有很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笔者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因子进行实证考察,并以VAR模型为研究工具,将城镇综合水平、城镇工业化水平、城镇服务业水平及城镇失业率水平为内生变量,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因素进行传导效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 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因素主要有:(1)表征人口城镇化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以及城镇失业率水平:随着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型与提升,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日益明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带来大量的城镇就业,反过来城镇就业率的提升也大大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2)表征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第二三产业比重以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人均GDP水平即是城镇化的重要标志,又反过来助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点就是第二三产业在经济总体中的占比加重,因为伴随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社会资本必然从传统的第一产业转向新兴的第三产业,促成社会生产率的高效化,进而加速城镇产业化的发展;城镇化加速发展必然带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过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城镇化提供不竭动力。(3)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新型城镇化既是工农产业产业化,更是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旨在统筹城乡,改善城乡生活,增进城乡福祉。所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既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使命,又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泉。

2. 诸因素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程度及其显著性水平如下:(1)从排序结果看,排前两位的是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说明促进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还是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促进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是新型城镇化的原动力;其次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再者是万人拥有私人汽车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这两个因素在传统城镇化中则退居第六位,表明新型城镇化已不再是唯GDP是瞻,而是更强调人文、绿色和服务等发展理念。(2)在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度排序中,第二产业占比及失业率对城镇化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且失业率系数绝对值较小。这说明我国工业化增长方式粗放,我国现有的工业化还不能契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失业率回归系数反映出我国城镇就业率的提升对新兴城镇化的影响程度较小,我国城镇从业者收入低,对就业的吸引力不够,所以,增加产业就业人员收入,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3)通过VAR脉冲反应得知,城镇综合水平、城镇工业化水平、城镇失业率以及城镇服务业水平等四个公因子对城镇化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工业化水平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为正,说明我国工业化转型有利于城镇化发展,我国工业化转型空间还很大;各因子对城镇化发展提升具有不同的长、短期效应,短期看,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化影响较为显著,从中长期看,工业化影响力更大。这说明发展服务业和集约型工业具有较强的时代迫切性,转变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是当前紧迫的任务。

根据以上结论,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树立集约型发展理念,打造绿色生态产业系统工程。我国目前粗犷型经济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要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上解决这一问题,大力培育并发展绿色生态型产业。产业生态学认为,自然生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个生态承载阈值,即生态具有其自身的种群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与资源承载力。超过此承载力,生态将被破坏,进而反向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目前的工业化发展已严重超过生态承受力,必须通过转变其增长方式,促成工业增长的集约化。其一,进一步淘汰现有的落后产能企业和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近几年,保护生态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于治理污染的使命担当和对企业转型的坚强决心。其二,积极培育并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新型城镇化归根到底是增进社会福祉,使城乡居民“住有所居,业有所宜”,传统高能耗的乡镇企业已不合时宜,所以,积极培育并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就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城乡居民“业有所宜”之关键。如在因地制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展开其项目开发;在城乡接合部展开乡村生态度假旅游项目建设,带动周边居民就业;展开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样既能够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有机的绿色食品,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其三,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地方政府可相机出台相关地方性政策規范,以引导当地产业主体向绿色生态产业转型发展,为打造城乡绿色生态产业系统工程保驾护航,如通过信贷手段、税收减免优惠制度、生态产业审批绿色通道等引导性政策,为新型城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第二,推动特色小城镇化建设,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以特色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提升。特色小镇即“一镇一品”,通过借助地方生态禀赋、挖掘地域人文特色,从而找准产业定位,按照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打造具有自身内在人文气韵的集“产、城、人、文”于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平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着重阐明了我国重点发展小城镇的立场与观点,该规划强调:要通过市场运作、政府引导,把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打造成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以此带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业专业化。打造特色小镇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产业定位做足“特色”功课,力求“特而强”,避免“泛而宽”,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城镇自身的自然禀赋和人文优势,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打造特色的产业精品,避免照搬产业形态和产业发展模式。其二,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在打造。一方面,保持自然生态原貌与山水脉络,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另一方面,在继承地域传统特色文化民俗的基础上,加入现代人文元素,使其特色人文在保持其地域传统样式的基础上,让其在城镇化过程中找到新的生存发展土壤,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与融合。其三,在开放中求发展,力求建成“活而新”的特色小镇,使之成为年轻人的就业栖息地与心灵港湾,让年轻人发展与小镇建设荣辱共担,以此凝聚人心,共筑中国城镇化的未来。

第三,打造各地区主导产业,实施“以工促农”行动计划,增加农民收入。从实证结论可以看出,对我国城镇化影响最大的还是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这说明促进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仍是促成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其一,充分发挥各地区主导产业优势,把地方产业做大做强,以此带动地方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地区产业特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据其产业优势打造多点支撑的产业体系,如以农业为优势的地方产业可打造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以信息科技为主导的地方产业可打造智能终端、移动支付、云网络等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等。其二,依靠小城镇的发展带动乡村发展,“以工促农”实现城乡产业联动,增强城市对乡村的辐射效应,实现城乡共赢与融合,最终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共同富裕。其三,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工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其中,工业现代化是主体,农业现代化是保障,新型城镇化是纽带,所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做实保障工作:首先,做好科技兴农,增强农产品的社会供给能力,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其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确保国家主产粮安全的前提下,加强特色农业、园艺产业、现代畜牧水产业建设,为社会提供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有机农产品,并强化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再次,加强现代农业资金投入,一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培育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于猛,宋家宁.我国城镇化模式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2013(3).

[2]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2010(12).

[3]吴江,申丽娟.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张向东,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及评价[J].中国市场,2013(20).

[5]宁越敏,李健.泛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的机制、模式与战略[J].南京社会科学,2009(5).

[6]谢路遥.谢家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4.

[7]秦诗立.三大模式推进山区新型城市化[J].浙江经济,2012(9).

[8]北京青年报.国家统计局:截至2017年末全国人口城镇化率超58%[N].2018-01-18.

[9]国家统计局.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6.1%[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doc-ifxnqrkc6642982.

shtml,2016-01-19.

[10]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content_5165309.htm?gs_ws=tsina_636218355404484747,2017-02-04.

[11]赵弘.区域蓝皮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2]城镇化要速度也要质量[EB/OL].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c_129374505.htm,2016-11-23.

[13]吕梦琦,晏国政.“空心化”挑战农村教育布局[J].瞭望,2016(15).

[14]杨健.多措并举,防止乡镇医院空心化[N].人民政协报,2015-04-15.

[15]张丽琴,陈烈.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

[16]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10).

[17]程开明.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创新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2(5).

[18]郭将,杨芹芹.新型城镇化对就业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北省時间序列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

[19]孙敬水.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形成机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财经论丛,2013(2).

[20]Dharmendra Dhakal,Pawel Mensz,Kamal P. Upadhyaya.Urbanizatio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outh Asia[J].Scms Journal of Indian Management,2010(9).

責任编辑:齐 园

Study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VAR Conduction Effect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Yang Liying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College,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 We analys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economic urbanization and the lifequality of residents,and the transmission effect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VAR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Promoting the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bor to the second industry and the third industry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new urbanization. (2)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qua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new urbanization. (3) Changing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urgent task at present. Therefore,we should set up the concept of intensive development,build a green eco-industrial system project,actively cultivate and develop green and ecological industries,and do well in industrial undertaking. We sh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b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mall towns. To build the leading industries in various regions and implement the action plan of "promote agriculture by working work",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improve the living quality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VAR conduction effect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新型城镇化
基于NAR模型的上海市房产税规模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