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9-03-22于维平

大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才引进艺术院校

于维平

[摘 要]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可以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相对理工类、综合类院校,学科单一的艺术院校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但由于定位不明确、资源整合能力弱、政策落实差、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拓宽渠道、统筹规划、增强意识等手段解决引才瓶颈,从而更好地提高引才吸引力,充分发挥海外高端人才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艺术院校;高层次海外人才;人才引进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3-0156-03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的《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2009年6月,教育部召开会议,对高等学校加快实施“千人计划”进行动员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是创造人才红利、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对高层次海外人才的引进,把人才视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高校作为人才使用与引进的重要载体,在推进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努力吸纳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其专业和特长,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从而使其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很多国内外学者对高校海外高层次引才的政策与机制、人才引入后的培育与使用、引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研究文献中很少涉及对艺术院校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育方面的专门研究,艺术院校在专业设置、科研方向、人才评价等方面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并且对引才的需求更加急迫、人才的选择余地更小、引才的难度更大,尤其是针对高层次海外人才。

本文在对天津音乐学院及全国部分艺术院校进行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艺术院校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所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以天津音乐学院在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方面的工作为例进行了实践总结。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艺术院校及高校艺术类专业的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参考。

一、艺术院校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选拔目标不明确,标准体系不完善

由于艺术类院校可选择的高层次海外人才范围较窄,加之一些学校人才选拔渠道有限、模式单一,因此出现“为了引进而引进”的现象。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工作,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敷衍了事。一些学校为了业绩需要,没有从学校实际需求出发去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制度,引入的人才并不适合,既浪费了学校的资源,也耽误了被引进人才的时间和精力,没有达到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目的。

引才目的的不明确导致了选拔标准的不合理,一些学校将毕业学校、职称等级学历层次等因素作为首要的选拔指标,而忽略了内在的因素以及与学校匹配度的考量。名校毕业、高学历、高职称并不完全意味着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而较低的匹配度也造成了人才的“水土不服”。如何结合学校的实际需求,透过出身、学历、职称等因素,看到引进人才的真实能力和水平,是人才引进工作面临的重点与难点。

(二)引才条件不足,资源整合能力较弱

艺术类院校在引进顶尖海外高层次人才后普遍存在引才时间短、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未向高层次人才提供适合其发展的软、硬件条件,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与留下。而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基础条件薄弱,没有条件在短时间内创造良好引才、育才、用才环境。在自身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部分学校寻求外力的手段同样单一,与国外院校交流合作机会不多或深度不够,也没有充分利用好已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的资源,资源整合能力较弱,外感内滞,这对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工作造成了瓶颈。

(三)政策落地需过程,实施细则有待完善

“千人计划”“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以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党组出台高层次人才发展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党和国家各级部门出台的政策中都指出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重要性,并且对引进工作的实施提出了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与各高校高度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与举措。但由于各院校现行政策及资金状况的情况各异,尤其是艺术院校在学科结构、科研方向、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独特性,普适性的宏观指导政策落地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导致海外人才引进的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无法有效实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海外人才引进的质量与效率。

(四)重引进轻培育,人才服务体系缺失

由于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稀缺性,一些院校更多地关注如何引到高端人才,片面追求引入人数和轰动效应,引才时轰轰烈烈,引入后却默默无闻[1]。对于艺术院校来讲,高层次海外人才的引才、育才、用才应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进行统一规划,多部门齐抓共管。但由于很多院校的前期人才引进和后期人才使用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相互衔接与协作很容易出现问题,这就导致了科研设施、教学环境等配置不能满足高端人才的需要,极大地抑制了其工作的积极性。而入编手续、福利落实、户口办理、子女入學等事务的办理效率对于身在异乡的海外人才来讲也是十分重要的,服务的不到位也影响了其归属感。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后半场与前半场同样重要,如何进行统筹规划,兼顾“引好”和 “用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院校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的对策

(一)明确用人目标,拓宽引才渠道

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精神的同时,艺术院校要根据专业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要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契机,发挥引进人才的学科带头与示范作用,带动校内教师发展、推动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2]。只有结合好学科建设发展需要,明确了引人用人的主要目的,才能更好地完善引才标准指标体系与考核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统筹安排引进优势学科的海外学术带头人、艺术界的大师或者新兴学科急需的海外优秀人才[3]。

艺术学科的高度实践性决定了艺术院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应多渠道、全方位[4]。高校不应仅局限于网上招聘途径,要拓宽引才渠道,尤其是对于知名度不如部属院校、重点院校的地方院校来讲,要突破国内外信息交流的不顺畅,使学校及应聘者之间的信息了解更加及时、全面。通过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结合网络新媒体资源发布人才招聘信息,扩大传力度,并尝试访学宣讲、以才带才、同窗同事、校际交流、师生传承等方法,全方位拓宽引才渠道。

(二)资源整合,形成顶尖人才高地

艺术类院校对所需人才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与学校匹配度高的人才相对稀缺,学校无法在短时间内打造良好引才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的情况下,引才工作还需要刚柔并济,灵活引才,借助已引进人才的资源进一步吸引其他人才。要打破常规,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途径,通过“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荣誉教授”“兼职教授”等形式,长效发挥海外顶尖人才的作用。另外,还应加强国际交流,增强产学研合作、课题合作、创新团队合作等方式的国内外校际间合作,通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领,着力构建“大师领军+团队作战”模式,报团取暖,更好地发挥人才的集聚与辐射效应。有条件的院校可探索学科共建、学院共建等模式,深入进行资源整合,将松散的引才用才模式变得更加紧密,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借助外力,取长补短,源源不断地根据自身需求获取引才资源。

(三)部门协作,打造人才生态体系

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不是独立存在的,引才、育才与用才工作是一个完整的人才建设体系,要充分考虑系统化和整体效能最优化,按照需求的程度,充分考虑引育的“机会成本”,做到引进、培养与使用的协调发展。学校主要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负责牵头进行顶层体系设计,构建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艺术院校专业特点及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实施细则,督促政策的落地与实施;各部门要细化职能,明确分工,校办、教务、科研、人事、国际交流、学院等各个部门之间需要统筹联动、协同协作,促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带动中青年骨干、青年教师、优秀学生打开视野、拓宽思路,以开放的思维与海外人才共同创新,协同发展,形成“引”“育”“用”一体化海外高层次人才生态体系。

(四)增强服务意识,提供工作与生活双保障

高校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完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体系,帮助高端海外人员尽快适应角色、发挥作用,增强归属感。告别以往行政部门“引进后即可功成身退”的惯性思维模式,行政部门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服务要更深一步、更进一步、更远一步,切实加强行政服务,优化人才工作生活环境,使海外高层次人才尽快适应国内工作方式,与现有队伍尽快熟悉、融合。同时,艺术人才更加注重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精神需求,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求和获得尊重的愿望也更强烈[5],所以要鼓励创新、容忍失败、不急功近利,为高层次人才的潜心钻研创造宽容的成长环境,并尽量为其配套教学与科研相应设备设施,充分激发其潜能,创造更大价值。

三、天津音乐学院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的实践

以天津音乐学院为例,作为天津市唯一的一所音乐艺术院校,其不仅肩负着艺术人才培养的重担,更肩负着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责任和使命。而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还是文化的传播,都需依靠高水平人才去高质量地完成。因此,学院近年来立足学科专业建设,开阔学术视野,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

(一)发挥顶尖人才带动效应,领衔培养人才

2011年,学院分别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一级学科引进了两位世界级的“大腕儿”——国际著名美籍华裔作曲家、长江学者陈怡教授和曾获得普利策音乐奖的周龙教授。2012年两位教授成功获批天津市“千人计划”项目,并于2012-2015年分六期入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天津市“千人计划”期满后,两位教授并没有从天津音乐学院“功成身退”,而是与学院加深合作,担任特聘教授,分别以大师讲坛、优秀青年教师的大师班培养、本科生小组课、作品音乐会以及广泛的学术交流等形式,依靠其丰富的作品创作与教学经验、广阔的国际视野与前沿的专业思想,深刻影响和浸润着学院大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 形成顶尖人才生态高地,对接国际资源

陈怡和周龙两位专家入校工作后,不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其与学院现有优秀人才一起,形成了良好的人才生态高地,充分发挥了学院与国际资源对接的作用。2013年,两位专家积极运作,成功引荐了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堪萨斯城校区(UMKC)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教授、美国威廉与亨利现代舞蹈团团长玛丽·帕特·亨利教授,UMKC音乐舞蹈学院院长、艺术管理专家彼得·维提教授,小提琴教授、芝加哥室内音乐家、弦乐团创建人及首任音乐总监约瑟夫·简努阿尔第教授来学院讲学及交流访问,三位教授均受聘为学院的客座教授。

2012年,学院引进调入了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合唱指挥专业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刘巍,在入职的短短几个月中,其不仅承担院内的教学工作,更充分发挥了服务区域文化建设的作用,协助担任天津歌剧中心演出剧目《托斯卡》的合唱指挥、担任天津音乐厅和大剧院隶属的驱动力混声合唱团与木兰童声合唱团的合唱指挥。她还充分发挥了其国际辐射作用,2013年初带领匈牙利华人合唱团参加了欧盟举办的“中国日”活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匈牙利春晚的歌声》一文。

(三)海外知名院校深入合作,共建创新育人基地

2015年9月,中国教育部批准了美国茱莉亚学院与天津音乐学院的合作,“天津音乐学院茱莉亚研究院”开始筹建。2018年9月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同意天津音樂学院与美国茱莉亚学院正式设立天津茱莉亚学院。坐落于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于家堡的天津茱莉亚学院是茱莉亚学院的首家海外分院,将于2019年展开招生工作,提供三个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管弦乐表演、室内乐表演和钢琴艺术指导。除此之外,学院将面向各年龄段和不同水平的艺术爱好者,为他们提供音乐入门、公开表演和互动性展览。其成立凸显了茱莉亚学院全球战略发展的重点,即让更多人接触到茱莉亚学院专业的艺术和教育资源[6]。

为保证教学水平,天津茱莉亚学院建立了一支新的师资队伍,成员主要是从茱莉亚学院毕业的校友,国际著名的巡演大师和艺术家也会不断到学院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天津茱莉亚学院作为国际院校深入合作的载体,不仅使天津音乐学院在教学质量与水平上得到了提高,而且形成了可持续的国际交流与国际化引才渠道,很好地拓宽了引才途径。

四、结语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一个改变观念、统一思想、真抓实干,使政策有效落地的过程。只有通过学校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长时间的多方努力协作,才能够将此项工作做出成绩。作为单科性的艺术院校,更应该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发挥各专业的资源优势,明确定位、扩展渠道、完善体系、增强服务,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作为一项持续性的工作抓牢抓实,使人才不仅要“落地”“生根”“发芽”,更要“开花结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岳克勤.高校创新机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之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9):124-126.

[2] 李燕萍,郭玮,夏义堃.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0-155.

[3] 徐晓华.高等艺术院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234-235.

[4] 张卫军.艺术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研究[J].文教资料,2014(34):94-95.

[5] 郭号林.高校高层次美术专业人才引进问题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4):96-99.

[6] 顶级音乐学校茱莉亚学院首家海外分院落地天津[J].国际人才交流,2017(7):12.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人才引进艺术院校
艺术院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研究与实践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浅析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唐山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沧州科技人才流动问题研究
论我国乡镇企业人才引进的现状与发展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后发展地区人才引进的机制研究
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