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研究
2019-03-22蔡桂兰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蔡桂兰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融媒体发展能为电视新闻编辑采编提供便利,拓展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但在融媒体背景下,受众对电视新闻的要求有所增加,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具备文字功底和采编能力,还需具备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将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应用网络语编写制作电视新闻,使其更贴近受众生活,引发受众共鸣。
一、融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编辑不足分析
融媒体是指整合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资源,形成利益共同体,对传统媒体提出创新要求。因此,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需整合传统媒体及新媒体的资源,丰富新闻素材,可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但在实际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编辑对融媒体的认识不足,难以整合新闻资源,而且电视台满足于完成眼下新闻采访任务,很少对电视新闻编辑开展及时培训,使电视新闻编辑在应用新媒体及信息系统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呈现出的新闻报道不符合融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针对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不足,电视台需重点培养其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可创新电视新闻编辑的采编方式,确保新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发挥融媒体的融合能力,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1]。
二、融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的不足,电视台及编辑需注重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的培养,为融媒体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落实提供条件。从编辑角度而言,需加深对融媒体的认识,利用融媒体开展新闻信息整合工作;从电视台角度而言,需加强对新闻编辑的培训,从整体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为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一)加深对融媒体的认识
电视新闻编辑需在工作与生活中应用新媒体,加深对融媒体的认识。和传统电视媒体相比,新媒体有显著的实时性及个性化优势,在新闻传播中,信息传递效率更高,且不同新媒体用户面对的新闻角度有所不同,使新闻报道更为多样。就此,电视新闻编辑在采编新闻时,需重点突出电视新闻的深度和权威优势。
以2019年2月17日,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发生山体滑坡为例,兴义市融媒体中心可以依托新媒体,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山体滑坡的避险常识,以及利用科学技术检车预警的相关知识等,电视编辑记者在采访受灾区域居民感受时,也可同时采访预警系统有关负责人,让受众加深对山体滑坡预警信息系统的认识,引导受众正确看待地震预警技术,提升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认可,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做好新闻信息的整合
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的采编规模增大,编辑需注重自身信息整合能力的提升,利用信息软件筛选互联网繁杂的新闻信息,选出有价值的内容为新闻报道的参考资料,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及权威性。以某电视新闻节目组为例,管理者构建大数据新闻资源共享平台,电视新闻编辑可利用大数据平台获取新闻信息,平台具备的关键词筛选和发布端筛选功能,可帮助新闻编辑快速收集新闻事件相关的新闻信息,并自动筛除权威性偏低的发布端,提高新闻信息采集效率,为新闻信息有效整合奠定基础。针对采集的多样化新闻信息,电视新闻编辑需根据信息内容做“加法”或“减法”,利用“加法”丰富新闻信息形式,整合图片、文字和视频等新闻信息,呈现出完整的新闻事件;利用“减法”剔除冗余新闻信息,提炼重点关键内容,准确向受众传递相关信息。
(三)加强新闻编辑的培训
在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培养中,电视台开展的培训活动具有良好成效。电视台主要负责人需根据融媒体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新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通常来说,融媒体要求新闻编辑具备新闻角度掌控能力、新媒体应用能力及新闻采编创新能力。
在新闻角度掌控能力培训中,电视台需培训新闻编辑辨别网络虚假信息的能力,避免新闻编辑在新闻报道中选择虚假信息作为素材,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及权威性,就此,电视新闻编辑需查阅网络新闻信息的来源,尽量选用新华社、人民网等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并对网络新闻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分析网络新闻信息的逻辑,根据自身的新闻敏感度,分析信息的真实性,避免虚假新闻报道产生负面舆论影响;在新媒体应用能力培训中,电视台需在建设大数据平台后,组织软件企业对新闻编辑进行统一培训,规范其软件操作行为,提升新闻编辑的软件应用能力;在新闻采编创新能力培训中,电视台需培养新闻编辑的以人为本理念,确保新闻编辑根据受众需求选择新闻采编内容,结合新媒体的语言风格,将网言网语用于新闻报道中,更贴近受众的生活[2]。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发展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的不足逐渐凸显,电视台需注重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的培养。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电视新闻编辑需加深对融媒体的认识,合理利用融媒体整合新闻信息,电视台需加强新闻编辑的培训,从个体及组织两方面入手,发展编辑的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