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2019-03-22潘琦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创设美术

潘琦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

在新课改引领教育发展潮流的大环境下,情境教学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由此可见,就高中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这一课题展开探索与研究,以找出可行性的应用途径,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为学生所创设的有利于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学习情境,从而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引发有效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构建新知识的活动。情境创设法所依托的是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其能够有效实现学生情感和认知活动的结合,使学生在场景学习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启发思维,激发兴趣的效果。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所得: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让情境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能够借助情境的渲染教育作用,达到以情动人目的。可见,作为一名一线的高中美术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创设情境,为学生思维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途径

(一)创设媒体情境,呈现精彩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继承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当前的信息化技术,其集合了文字、图画、动画、音频、视频于一身,所展示的信息既能听得到又能看得见,形式丰富多样,能够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美术世界,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譬如:在欣赏《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时,教师就可以在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美术作品相关联的配乐视频,在音乐、视频的双重熏染下,美丽的影像给学生们带来了视觉的美感,而悦耳的音乐则触发了孩子们听觉的美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学生们都能够多维度、多层次寻找画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对《百老汇街的爵士乐》这一美术作品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一时激起千层浪,教师就可以紧抓机会,引导学生从节奏感和抽象的绘画语言方面述说自己所看到的美术作品,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各抒己见,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获得审美的享受。

(二)创设角色情境,体验情感

缺乏情感的课堂是毫无生机、单调乏味的,而美术作为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学科课程,其更需要进行情感教学。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绘画技能和鉴赏能力为主,而欣赏教育就是强化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在进行欣赏教育时,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把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地挖掘出来,吸引学生从鉴赏升华为无声的情感体验,获得美的熏陶。当然,对学生进行欣赏教育的渠道有多种多样,但我却认为针对高中生的实际,创设角色情境,让学生担任与自己性格相符的角色,并完成角色所承担的任务,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升华自身的情感。例如:在欣赏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所创作《最后的晚餐》这一幅作品时,如果仅仅是依靠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进行讲解,那么即使教师讲得如何的声情并茂,学生也难以深刻地理解到门徒的内心感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组排内容的特征和情境的需要,创设角色情境,采用话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分别扮演耶稣和门徒,把这幅作品的内容演出来。通过角色扮演活动的开展,学生们都会愿意认知达·芬奇绘画横平竖直、左右对称的稳定架构,愿意主动去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三)创设生活情境,以用固学

“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教师们应深入挖掘美术学科中所蕴含的生活内涵,加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融合,把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生活化,让学生能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美术知识,从而达到发展学生创造力的目的。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绝对不是仅仅教会学生画一张画,做一个泥塑,而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当学生能够在美术课程里,把自己所沉淀的美术思维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时,那么他就已经达成了“核心素养”的目标。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如参观博物馆、美术展览馆等。通过美术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在理解与体验的过程中,更好的感受艺术的魅力,增加美术知识的积累,学会美术知识的运用。

三、结语

实践证明,把情境教学法应用到高中美术学科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地突破传统教学的瓶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故此,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应用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积极引进情境教学法,让美术学习不再枯燥无味,为困境中的美术教学带来信的生机与活力,为新课改抒写全新的一页。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创设美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创意美术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