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9-03-22张艳红广州铁道报社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快车道传统媒体微信

张艳红 广州铁道报社

传播方式发生变化

当今时代,媒介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处在一个新媒体时代。

“新”在哪里?习总书记关于媒体发展的一段讲话给出了准确答案:“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8.6%。当人们都在看手机的时候,媒介传播方式也不得不跟着改变。面对这种改变,传统媒体人,尤其是纸媒从业者,一边感慨,一边思考,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迎来发展黄金期。目前我国各种手机应用软件超过400万种,活跃的微信公众号超过1000多万,微博日活跃用户数近2亿,抖音、快手等网络短视频平台日活跃用户数均达到1个多亿。与其说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越来越大,不如说人们对获取外界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日新月异的全媒体环境中,用户也不再是被动的受众,粉丝的偏好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但是,善于思考和探索的媒体人不会“善罢甘休”,现象级的传播案例仍然层出不穷。乘着新技术、新平台的东风,传媒发展进入新的轨道。

转型不是新瓶装旧酒

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用户阅读习惯、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传统媒体无不谋求转型,不转型就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但转型并不是“新瓶装旧酒”这么简单。事实证明,把传统媒体的内容规规矩矩地搬到新媒体上,读者肯定是不买账的。

2012年7月22日5时,人民日报发布了第一条微博,从此踏上了全媒体发展征程。“北京暴雨,整夜无眠。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大家共同守望。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北京,加油!”

但是,这条微博并没有得到编辑想象中的好评和转发。网友在评论中毫不留情地批评,“用报纸用微博无所谓,多点实话就够了”“希望贵报多说人话”“人民日报挑这个日子挨骂图啥”……这些评论也并没有如网友所料被删除,而是至今仍被保留在该条微博的评论里。

经过不断尝试和改进,人民日报终于找到了赢得粉丝欢心的诀窍。“一本正经”也好,“耍宝卖萌”也好,人民日报微博不再是单纯的新闻发布渠道,而是已经成为和亿万网民沟通交流的平台。

除了微博外,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也深受国人欢迎。2018年的数据显示,人民日报“两微一端”用户总量3.6亿,在传统媒体中排名第一。只要功夫深,严肃的传统媒体同样可以成为“流量大号”。

形式与内容都重要

碎片化,是全媒体时代用户阅读的最大特点。打开手机,他们希望看到新鲜的咨询、有趣的内容、好玩的设计等。因此,对于全媒体产品来说,形式和内容都很重要,“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缺一不可。

形式方面,“刚刚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7年6月21,新华社微信发布了一条消息——“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这条推送不到10分钟点击量就超过了10万,累计转发超过46万人次。“刚刚体”由此诞生,也推动新华社新媒体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内容方面,根据一项调查,愿意在手机上阅读长篇幅文章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一半。这说明,即使在碎片化时代,人们对优质的、深度的内容仍然有很大需求。这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因为内容是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2019年4月24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微信公众号发了一条内容《五四的第100次纪念》,这是一篇超过8000字的深度报道,比微信早一天见诸报端,从头到尾阅读一遍需要10多分钟。笔者4月26日打开时,微信阅读量显示为1.2万。

当然,形式远不止吸睛的标题,内容也不仅仅是干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好看又好玩的全媒体产品不断涌现,形式与内容已经合二为一。正如人民日报一篇评论所言——不论媒介形态怎么改变,人们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始终如一。

媒体融合发展大势所趋

媒体融合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媒体从业者的重要使命。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集体学习,标志着媒体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快车道”。

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报纸与网络、“大屏”与“小屏”的融合,给用户呈现的是多种多样的选择、立等可取的便捷和互动性很强的体验。2017年人民日报为纪念建军90周年而推出的互动式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刷爆朋友圈,引发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军装照。这个成功的新闻传播案例,获得了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从微博、微信到新闻客户端,从简单的图文消息到互动式H5、VR全景,从写稿机器人到AI合成主播……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处发展。全媒体时代的采编人员,能写能拍、能说会编,守着新闻人的初心,进行一场自我革命,见证和推动时代的发展。

猜你喜欢

快车道传统媒体微信
高速公路,让中国驶入快车道
野六大行动冶助力教育扶贫驶入快车道
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品质工程驶入快车道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微信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