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从认知失调的角度看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

2019-03-22舒盖依茹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行为矫正矫正犯罪

舒盖 依茹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据相关部门统计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如何能够及时的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能够有效的改进自身的不良行为,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在现阶段的未成年人认知引导和矫正中,社区所承担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研究社区矫正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作用,从而帮助未成年人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能够尽快走向正途。

一、认知失调理论应用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意义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对那些已经触及法律的未成年人的教育集中于社区之中进行。由于社区环境是未成年人所熟悉的,因此能够避免拘留、劳教等关押教育方式对未成年人心理和精神上造成的压力,不利于未成年人行为矫正的效果。

而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中应用认知失调理论,能够帮助社区工作人员从深层次上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和心理。认知失调理论中强调了与犯罪行为相联系的环境影响因素、个人影响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未成年人认知偏差,从而在认知指导行为的过程中出现犯罪现象。通过对认知失调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在面对未成年人犯罪时,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进而提高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效果[1]。未成年人犯罪程度普遍较低,其中更多的是对社会危害程度以及影响较小的行为,因此,对未成年人进行及时的、有效的矫正,能够使未成年人尽快走上正途,从而降低社会的危害隐患。

二、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途径

(一)对未成年人的认知失调进行有效的调整

1.帮助未成年人准确定位其社会角色

由于很多未成年人犯罪根源是对自身的社会角色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因此,在进行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中,社区工作人员首先要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2]。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定位,或父母、或老师、或学生、或子女、或医生等。而未成年人的社会角色就是子女、学生。通过这种社会角色建立,能够使未成年人尽快理解不同社会角色所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为人子女,首先要具备孝道,听父母教导,尊敬父母。身为学生,要尊师重教,以学习为首要任务。通过这样一种角色以及责任认知,能够帮助未成年人反省自身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出现的偏差,从而能够接受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的教育与引导。

2.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行为意识

很多未成人之所以犯罪,是由于他们对于自身行为的约束力不足。在社区矫正过程中,要转变他们对于行为意识的认知偏差,能够认识到自身行为与他人行为在本质上的差异,从而进行行为矫正。在未成年人行为矫正中,可以利用心理反差方法进行教育[3]。例如,有的未成年人不愿意参加社区的公益劳动,社区工作人员需要采用友善的态度进行引导,避免语言行为激烈造成未成年人的抵触,降低矫正效果。社区工作人员可以让这名不愿意参加社区公益劳动的未成年人承担监督他人公益劳动的任务。由于监督责任与其思想意识中不愿参加形成的鲜明的对立,从而使未成年人在思想斗争中反思自身行为的差错,从而达到矫正效果。

(二)在社区中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矫正环境

由于很多人在内心中会对进行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带有偏见,把他们归于“坏孩子”一类,从而在言语和行为上作出一些伤害未成年人心理的现象。这种环境不利于未成年人的矫正工作,容易造成未成年人自暴自弃的行为[4]。社区工作人员需要加大社区宣传,使社区居民能够接受并愿意帮助未成年人进行社区矫正,通过来自周围群众的友善和信任等积极态度,能够帮助未成年人在这种积极的环境氛围下,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愿意转变行为习惯,进而实现社区矫正效果。

三、结束语

由于未成年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其思想和行为能够在有效的矫正过程中实现较大的转变。因此,社会要重视对于未成年人的矫正工作。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理论,并结合社区环境的有利条件对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的矫正。通过帮助未成年人正确认知自身的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通过积极的行为引导使其认识到自身的差错,从而帮助未成年人实现认知失调的有效调节。通过在社区内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的矫正环境,从而使未成年人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猜你喜欢

行为矫正矫正犯罪
Televisions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小学生消费攀比心理透视及行为矫正初探
代币制在培智学校学生行为矫正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