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力量滋养心理健康
——文学作品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深刻

2019-03-22杨超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赏析心理健康

杨超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文学作品经过岁月的洗礼,历史的淬炼,已经沉淀精华,广受欢迎。从古到今,优秀文学作品就极受大众喜爱,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活动。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维模式不断发生着变化,文学作品内容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底蕴得以传承与创新,文学赏析得以多样化发展,文学作品被用来精神治疗,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通过研究文学作品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文学作品蕴含的巨大力量。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致使现阶段高职院校将近一半的学生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虽程度、问题不同,但影响都是负面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自卑、困惑、叛逆、消沉、焦虑等。当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高职院校需要给予及时疏导与排解,避免任其发展,以至于造成悲剧。高职院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的感召力量,让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纾解,心理健康问题得以解决。高职院校应告诉学生同样是社会必不可少的栋梁之才,因其专业性强,同样受到一些企业的欢迎。现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展开分析。

(一)自卑情绪,严重的挫折感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高考成绩,相比普通高校学生不太理想,高职院校学生往往觉的比普通高校学生低一等,由此产生畏缩、羞怯情绪,甚至心灰意冷。这些情绪往往表现在安全感不足,没有毅力与勇气。然而高职院校学生都青春年少,虽然高考成绩不理想,但依然渴望成功,当其鼓励勇气,努力上进之时,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一旦屡屡碰壁受挫,极易自暴自弃,自卑心理、挫折感更甚,一旦任其发展必然情况严重。

(二)叛逆心理,责任意识的缺位

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旦遇到挫折,不考虑自身原因,先将责任推卸到社会、家庭方面,进而产生叛逆心理,经常和学校、家庭呈对立态势。家庭、学校积极倡导的活动、事情,不予配合,特立独行;与之对应的,家庭、学校明令禁止的事情,偏要去尝试,以至于没有纪律意识,对社会、家庭、集体缺乏责任感。学校指令行为规范、学习目标,对于这些学生形同虚设,公开表示逆反行为,即叛逆心理的表现。

(三)焦虑情绪,信心不足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伊始,都是心怀憧憬,满怀信心,立下豪言壮志,希望在未来三年的学生生涯,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扎实掌握,考取各种技能证书,取得优异成绩。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专升本,或者找到理想工作。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专业性较强,因其知识储备不足、基础较差,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努力学习也难以达到目标,心理上难以接受。由于就业难是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高职学生同样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当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就会产生焦虑情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二、文学作品的研究价值

(一)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让高职院校学生与古人交流沟通,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坚强力量、自信的力量,通过研究优秀文学作品,认识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使其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效仿古人积极面对。大量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增加其文学内涵,积淀文学底蕴,增加责任意识,拓宽研究,转变思维。这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意义,便于其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文学赏析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阅读治疗影响心境

通过文学作品赏析阅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更加重视文献书籍的参考价值,在进行阅读治疗过程中,心境在无形中发生着变化,认识到自身的渺小,见识到更大的世界,摒弃自身焦虑情绪,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对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意义重大。

(三)以人为本艺术陶冶

现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四种,分别为:心理治疗模式、活动矫正模式、改善心理障碍模式、消除心理疾病模式。无论何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是将学生作为根本,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高职院校运用文学赏析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进行心理干预,还能进行艺术陶冶。

三、文学作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心理素质的提高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心理,使其更加健康阳光。达尔文曾深表遗憾,认为自身审美意识未能被充分发掘,认为艺术审美是生命的重要组成。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人们能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愉悦感与满足感。因此,高职院校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同样可以获得精神力量,转变心态,学习书中人物的优秀品质。

(二)消极情绪的治疗

高职院校学生在阅读《鲁宾逊漂流记》的时候,阅读到鲁滨逊在遇到各种困难之时,心理上的变化,具体的形象的描写,学习到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回首看到自己所有挫折,感到不值一提,从而坚强生命意志,改变心态,积极面对人生,重新振作。

(三)审美取向的塑造

高职院校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塑造审美取向。文学活动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审美体现了文学的内涵,赏析文学作品不仅能够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够提高其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使得学生审美取向得以塑造。高职院校文学教育促使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感知美、欣赏美,从而心灵美,积极乐观生活学习。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赏析心理健康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心理健康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早梅(节选)
步辇图赏析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