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
2019-03-22刘丽丽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
刘丽丽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
高校学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学报质量的提升,而要提高学报质量,首先就必须具备一支高水平的编辑工作团队,评价一支编辑队伍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全面的知识结构、熟练的业务技能和较强的主体意识。其中,主体意识主要涉及到市场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等。创新意识是主体意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除了必须具备创新意识以外,高校学报编辑还应当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善于发掘各种学术信息,并学会鉴别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编辑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的信息意识分析
(一)编辑人员应具备信息加工的意识
在对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的时候,往往需要考察其信息加工能力的高低,要求所有编辑人员都要具备较强的信息加工意识与能力,积极主动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人员。所以,编辑人员必须注重对自身信息加工意识和信息加工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和教训,学会根据文件信息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信息加工形式和方法。与此同时,还应当提高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深入分析和挖掘实践的核心内容与本质,并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有效融入自身的创新理念,做到合理创新。
(二)编辑人员应具备信息收集与整理的意识
在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与高校学报相关的信息也逐渐增多,且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信息收集与整理的意识,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把其中的有用信息整合到一起,使其形成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稿件,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
(三)编辑人员应具备信息反馈的意识
在新时期、新环境下,我国不少高校在学报编辑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要实现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提高学报编辑工作的质量,就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反馈意识,能及时收集和整理读者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学报编辑内容、编辑方法等进行改进和优化。
二、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的创新意识分析
(一)办刊理念的创新
办刊理念的创新是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创新的基础。首先,高校学报的办刊理念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学报正面临着信息技术革命、市场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挑战,高校学报不能一味地闭门造车,而应当全面认识当前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积极转变办刊理念,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其次,高校学报应从以往单一的服务意识朝着期刊意识转变。许多学报编辑人员往往存在为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服务的思想,这一思想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期刊意识的形成,导致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意识不到质量的重要性,最终造成学报质量始终处于低水平层次,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学报编辑人员必须树立较强的期刊意识,为学报编辑工作设立明确的质量目标,从而增强高校学报在文化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选题的创新
高校学报创新的关键在于编辑创新,而编辑创新的核心则是选题策划的创新。学报编辑人员应与时俱进,加强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深入钻研本学科的重难点问题,并积极与其他学科的优秀学术人才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准确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此外,编辑人员还应当亲自深入到科技工作团队、教学团队之中,掌握当前的学术与科研状况,并考虑到本校学报创办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具新颖性的主题。
(三)稿件加工的创新
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的创新意识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稿件加工的创新。通过稿件加工,可使其中的观点更加清晰、逻辑性更强。稿件加工的创新就是在原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充实和完善,使稿件的亮点更加突出,对读者更具吸引力。除此以外,稿件加工创新还体现在体例编排、外部装帧、版式设计等方面。编辑人员应坚持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全面倾注自身的智慧,做到精益求精,从而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这就要求学报编辑人员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报办刊理念、选题与稿件加工的创新。只有做到上述几个方面,才能推动新时期高校学报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