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行业纸媒转型如何另辟蹊径
2019-03-22杨舒国际商报社
杨舒 国际商报社
一、传统纸媒转型频遇困境
在新媒体时代,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行业纸媒开始逐渐探索新形势下的升级与转型。从理论上讲,一方面,与行业纸媒相比,自媒体在传播范围、传播受众、传播时效等多方面存在优势;另一方面,行业纸媒的专业性使其在内容方面仍极具竞争力;因此,利用数字化将行业纸媒的内容优势与自媒体的传播优势结合起来,成为不少行业纸媒转型的途径之一。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多数行业纸媒的数字化努力并没有带来显著的效果,反而在人才、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遇到了更多的问题。以上问题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行业纸媒转型的过程中,数字化沦为简单的发布渠道,与新媒体应该具有的传播范围、受众、时效方面的优势相去甚远,影响力极为有限。
二、国内行业纸媒发展仍有空间
行业纸媒发展虽然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与困境,但在现阶段行业纸媒仍然有一定发展空间。观察近些年来停刊的传统纸媒会发现,选择停刊的纸媒多是以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都市类报纸。这一类传统纸媒的内容与互联网搜索引擎严重重叠,受到冲击在所难免,而与都市类报纸作为对比的党媒及行业纸媒受到的冲击则相对较轻,在国外,甚至已经出现了专注于质量的专业性媒体依靠高质量的内容赢得付费读者的案例。
对包括行业纸媒在内的传统纸媒发展的另一个有利且重要的因素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作为党和国家舆论引导工作的喉舌和主力军,政府和各机关部委对行业纸媒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政策、资源、与财政支持,为行业纸媒转型与发展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空间。
三、探索行业纸媒发展的微创新
行业纸媒一开始就想着全面转型是不可能成功的,需要不断校准并朝着最终目标日以继夜的前行,其中的“不断校准”其实就是转型过程中不间断进行的小尝试,微创新,即用最简单的方法、最低的成本先做小的尝试,如果行不通马上调整,如果验证可行再加大投入。
(一)坚持内容为王,做强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行业纸媒制胜新媒体时代的重要利器之一。而深度报道相对较低的时效要求,让行业纸媒避开了在“快传播”方面与自媒体的直接竞争;对内容质量的高要求,则可以盘活行业纸媒长期积累的资源,令以时效见长但不擅长进行长周期报道的自媒体相形见绌。
通常情况下,行业纸媒往往具备自媒体所不具备的专业背景,比如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对新闻线索的深度思考能力,再加上长期深耕所积累的丰富人脉资源,最终体现就是行业纸媒会更容易接近新闻现场、了解到新闻真相、以及获得权威回答,这给行业纸媒作出更加细致、准确、深入和预测性较高的报道提供了重要基础,而通过满足读者对信息内容深度、广度、精准度的需求,行业纸媒的可读性、权威性和公信力也会随之提升,进而形成自己的品牌的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舆论场赢得一席之地。
(二)宣传正能量,加强舆论引导
以行业纸媒为代表的传统纸媒自带权威性,并承担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和使命,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会给行业纸媒进行新闻报道提出更高要求,但更重要的是,这同时也给行业纸媒发展开辟了一块实现自身发展的“自留地”。如果行业纸媒能够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将成为行业纸媒应对自媒体发展所带来挑战的最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进行日常报道时,行业纸媒需要牢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和使命,总体上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决策部署;技巧方面,则要在内容策划、创新、创意上面下功夫,包括并不局限于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故事、讲道理,以平实亲切的语言,宣传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社会经济成就和民生改善的成就成果,生动地做好正面报道,行使好舆论引导职能。
(三)活用行业资源,创新政务服务功能
行业媒体一般都有机关或相关机构背景,这就给其在推动自身转型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和平台。行业媒体完全可以考虑推动自身成为机关机构政策解读和舆论宣传的主要执行机构,创新开拓政务服务功能。
商务部直属媒体国际商报近年就在传统新闻报道外,立足商务背景,探索开设商务政策解读、商务实务培训等政务服务功能,主要做法是邀请商务系统内专家、学者就对外投资、对外贸易、对外合作和消费流通等商务领域内容,通过录制视频或进行直播的方式,向各省市地区商务系统内工作人员进行解读和宣讲,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对政策落实形成有效助力;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行业纸媒多元化经营的探索,且这种探索立足于现有业务和熟悉的领域,又能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在保证自身原有业务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又进行了对行业纸媒转型路径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