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研究
——以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为例

2019-03-22宋婳婍河南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小莉新闻节目传统媒体

宋婳婍 河南大学

一、媒介融合的类型

(一)技术融合

技术的进步是推动媒介融合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技术大力支持,媒介发展寸步难行;反之,如果没有媒介需求推动,技术进步也举步维艰。因此,两者关系相辅相成,互为依存,这也是媒体技术融合的内涵[1]。而在现实中已有不少技术融合的案例,例如现在的智能电视,不仅能看电视,还能上网和听广播,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将这些互不兼容的媒介内容放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传播,并且保留了信息的多样化形式,成功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技术融合。

(二)内容融合

内容融合可分为内容生产、内容形式和内容整合。内容生产融合主要指的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都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例如现在所流行的微博,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内容形态融合指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数字化的世界,让文字、图片、声音等内容在原本相互独立的媒体节目内容之间互相转换;内容应用的融合指的是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获得的信息量也是急剧增长,所以因此出现了数字终端的形式,受众对信息的各种需求都很大程度的满足了。

(三)战略性融合

在数字传媒时代,媒体战略性的融合主要表现在为了实现内容生产、营销、传播等领域的资源共享,不同所有制的传统媒体之间以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公平自愿的原则下,消除地域和部门的限制,从而达到目的。这种战略融合的方式在当代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有很强的发展前景,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之间就有很多合作的可能性。例如在2014年河南电视台、东方今报以及映象网等传媒单位进行整合,成立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一跃成为电视、网络和广播一体化的现代传媒集团[2]。

二、媒介融合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的影响

(一)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模式的影响

1.受众模式

对于受众来说,媒介融合带给他们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首先,媒介的融合让受众从“幕后”走向“台前”。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能作为一个被动接受的人,没有选择新闻的权利与自由。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从被动到主动,不仅可以自己选择新闻,也可以作为传播者主动发送新闻,真正有了主动权与选择权[3]。其次,当受众对信息具有选择权的时候,单一的媒介就满足不了所有受众的需求,受众就出现了分流化。因此也导致不同的媒介根据受众的教育程度,价值观念及喜好偏爱等对受众的进行不同的划分,有针对性的打造媒介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

2.传播模式

媒介融合带给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由单一的传播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传播模式,但传播模式的多元化对电视民生节目的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人们获取新闻只能从传统传播模式中选择,而电视新闻以其快速、画面感强的特点往往成为观众的首选,拥有大量的受众群体。而新媒体出现后,无论是个人、公司、还是政府组织,都可以在网上注册网页、申请微博、开通公众号等自媒体,还能在评论中和受众互动交流,对传统媒体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新媒体的诞生也促进了电视等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合作,因为在新媒体时代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传播的速度往往比电视等传统媒体还要迅速,而与自媒体的合作可以尽最大可能弥补这个不足。当记者赶往事发现场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将事发情况上传自媒体,既可以弥补电视传播速度的不足,又可以引起其他自媒体账号的转发,增加电视台及节目知名度,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对电视民生新闻从业者的影响

1.需要从业者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对民生新闻节目从业者来说,如今的压力不单单来自于传统电视媒体,更多的来自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同样发布新闻,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迅速,虽然其中可能会掺杂假新闻,但对于新媒体来说,速度就是它最大的优势。而对于电视台来说,传播的速度相比可能不占上风,要想占优势,就要在传播的质量上下功夫,因此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必不可少。新闻从业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拥有更强的专业能力,带给观众更有分量的新闻,才能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依然保持创新,稳步发展。

2.复合型人才的缺失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从业者往往只熟悉电视节目的编排与制作,对于新媒体的了解知之甚少。如果想推动媒介融合的更加紧密,更加成熟,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传统媒体的重中之重。一个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如果连不能把它熟练使用,那错过的机会与造成的损失将不可计量。因此,拥有复合型的人才对于电视台来说,不仅能够促进传统媒体的更好发展,也能带动新媒体的发展,让节目在新媒体的浪潮中也能跟上时代发展,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电视民生新闻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策略

(一)打造节目品牌理念

一个节目的品牌理念就象征着一个节目的灵魂,所有的节目内容都为打造品牌理念服务。只有理念清晰正确,节目才会朝着正确的轨道前行。而《小莉帮忙》节目的口号“小莉帮忙,越忙越帮”,就间接地传达了节目的理念,虽然后来也有新的口号“帮忙,我是认真的”,但始终没有最初的口号深入人心。因为随着节目的播放,小莉的帮忙内容与风格逐渐深入人心,不断印证着品牌理念的始终如一,这也是其他节目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除此之外,品牌视觉的打造也十分重要。《小莉帮忙》的片头设计以紫色为主调,整体给人一种热情、活泼的感觉。而品牌标志以白色为背景,搭配紫色字体及帮忙电话,巧妙地呼应了片头,并搭配黑、蓝、黄等环形装饰,给观众带来一种层次分明、一目了然的观感,也加强了传播效果。片头和品牌标志也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改,追随发展步伐,保持新颖独特的风格。视觉包装的另一个关键就是主持人和节目记者,为了塑造它们的形象,还特意在节目中为小莉招聘造型师,打造小莉的出镜形象,设计统一的服装。在节假日期间,还迎合节日特色,制作不同的专题活动,展现小莉们的风采。例如春节期间播出的《小莉拜年》,更结合当下流行的撕名牌活动,举办小莉撕名牌等特别节目展现记者风采;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制作播出“买房有问题,小莉帮到底”等专题节目,从而体现出小莉们的专业性。

(二)提高节目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增强节目趣味性、流行性。如今民生新闻节目越来越多,单纯的依靠新闻本身已经无法吸引观众的兴趣,尤其是年轻的观众群,所以表现形式的改变对于吸引受众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小莉帮忙》在改版后,在每个帮忙的事件前,都结合事件增加了一段小情景或小故事,小情景由求助者和小莉联合呈现,小故事是在事件前放一段类似经历的电影或小品,提升观众的趣味性,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

其次要增强受众互动性。一个节目的出现,最终要面向的就是受众,尤其是以民生为主的新闻节目中,观众的支持与互动更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小莉帮忙》最初与观众的互动,就是栏目的热线电话,观众通过电话寻求帮助、提供线索;随后又有了官方微博,大家可以上网留言进行求助与互动;后来又出现了官方微信,节目中可以扫二维码或微信摇一摇进行互动,最近又开通了抖音等短视频账号,通过互动方式的与时俱进,受众与节目的互动也越来越方便,互动性也逐步增强,这样节目才能有更好地发展。

(三)创新节目宣传营销策略

《小莉帮忙》作为一个民生帮忙类节目,节目中内容不免各种负面的求助内容,而作为一个新闻媒体的责任,就是要向观众传输正确的价值导向,宣传社会的正能量。因此,《小莉帮忙》节目组也做了不少努力。

在每天的直播中,《小莉帮忙》大概可以播出九条帮忙节目,通过五天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天至少有一条节目是正面宣传好人好事或者公益救助。除此之外,每到夏天小莉们都会上街帮助贫困的果农卖滞销的瓜果;每到中高考时都会及时帮考生解决困难,这逐渐形成了一种规律,也在无形之中树立了小莉热爱公益的形象。除此之外,最初节目中设有“公益起拍”环节,企业捐赠爱心商品,观众打热线竞拍,竞拍所得善款捐给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改版后与体彩中心合作,打造体彩助力计划,专门成一个板块,拿出一定资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体现了小莉热心公益、投身公益的决心与行动。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出现虽然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播速度和传播形式上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并不意味着新媒体将取代传统媒体,相反传统媒体可以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通过合作来弥补不足,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特别是在以《小莉帮忙》为代表的竞争激烈的民生电视新闻节目中,要想长远发展,只顺应时代潮流是不够的,还要树立正确的方针,选择适合的方式,创新更好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中站稳脚步,创造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小莉新闻节目传统媒体
大自然的为什么
小心翼翼的妻子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有“很”不写“很”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最不能撞的车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